廖玉蕙
廖玉蕙(1950年4月14日- ),台湾台中人。笔名: 唐生、柳映堤。东吴大学中国文学博士,曾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中正理工学院文史系讲师、副教授,台北师范学院语教系兼任副教授,世新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曾任《幼狮文艺》月刊编辑。台北教育大学语言与创作学系教授,并为全球华人文艺协会、中国妇女写作协会理事[1]。 曾获吴三连文学奖、中山文艺奖、吴鲁芹散文奖、五四文艺奖章等。
廖玉蕙散文向以活泼轻快著称,擅长书写生活琐事,传达情感清新温润。多篇作品被选入高中、国中课本及各种选集[2]。
著有:《像蝴蝶一样款款飞走以后》、《送给妹妹的彩虹》、《教授别急!──廖玉蕙幽默散文选》、《老花眼公主的青春花园》、《写作其实并不难》、《古典其实并不远》、《阿嬷抱抱》、《在碧绿的夏色里》、《为什么你不问我为什么?》、《后来》、《纯真遗落》、《大食人间烟火》、《廖玉蕙精选集》、《像我这样的老师》、《五十岁的公主》、《走访捕蝶人》,小说集《赌他一生》、《淡蓝气泡》,绘本书《一本灿烂》,及访谈录《走访捕蝶人》及学术论著《细说桃花扇》、《人生有情泪沾臆》...等四十馀册;也曾编写《文学盛筵──谈阅读教写作》、《繁花盛景──台湾当代新文学选本》、《晨读十分钟:亲情篇》等语文教材多种[3]。
目录
生命的阴霾 引路的灯火
自言从求学时代乃至成年以来,和母亲的关系一直处在一种复杂的情绪压力之中。廖玉蕙说,母亲结婚的时候只有十五岁,一肩扛起整个大家庭的重担,练就了她精明待事的强势态度。 “相反地,我从小生性就迷糊,反应又比较迟钝,常常她问我一个问题,我还弄不清楚意思,一阵骂就挨了下来。”
“念中学的时候,家里的家境并不宽裕,可是她仍然坚持帮我转学,给我受最好的教育。转到好学校以后,同学里有许多有钱人家,制服衣鞋都是订做,我母亲虽然买不起这些,可是她每天让我穿去学校的衣服,都是用熨斗烫得平平整整;需要出席学校活动时,一定穿正式旗袍,像个好教养的人家。”廖玉蕙回忆道。“她从不让人把我们看轻。”
廖玉蕙回忆几年前母亲过世的那晚,一生强势行事的母亲在病榻上见到了远道而来的最后一个亲人后,便趁众人不注意时,自己拔管而去。“连死亡也不假手他人。”廖玉蕙说。语气里尽是母女一世以来的理解。
也因此,廖玉蕙说,自己对母亲的情感是非常纠结的:“三十五岁开始写作之前,我几乎没有自己的意志可言。是写作使我重新找回整理这段关系的能力,也找到属于自己说话的声音。
从中学、大学乃至求职的过程,一路都有母亲在前方为她开路,对廖玉蕙而言,母亲庞大的身影,既是生命的阴霾,也是引路的灯火[4]。
她的著作《在碧绿的夏色里》写庭院里母亲生前最爱的一棵樱树,在她的照料与盼望下终于开花;“那棵树在我母亲生前从来没有开过花。所以终于等到它弃械投降、开出第一朵花的那一刻,我几乎要掉下泪来。”廖玉蕙不无感伤地说。既是生命传承的象征,也是一个与自己和解的隐喻。
视频
20181223《顶真人物》完整版 EP31 | 以幽默为生活佐味的作家 廖玉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