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建始鬧靈歌

鬧靈歌是對流行在建始縣境內的跳喪、轉喪、坐喪等土家喪葬歌舞的統稱,是融歌、舞、詩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建始鬧靈歌

遺產編號:Ⅲ-2

所屬地區:湖北 · 恩施州 · 建始縣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基本介紹

所屬地區: 湖北 · 恩施州 · 建始縣

文化遺產名稱:建始鬧靈歌

遺產編號:Ⅲ-2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建始縣

遺產級別: 省

鬧靈歌是對流行在建始縣境內的跳喪、轉喪、坐喪等土家喪葬歌舞的統稱,是融歌、舞、詩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

文獻記載

據文獻記載,鬧靈歌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尚書·荊及衡陽惟荊州》載:「始死,置屍館舍,鄰里少年,各持弓箭,繞屍而歌,以箭扣弓為節,其歌詞說平生樂事,以致終卒,大抵猶今之輓歌也。」

後來,由「繞屍而歌」發展成為一種以鼓伴奏的歌舞。《蠻書》記載:「夷事道,蠻事鬼,初喪,鼙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此乃盤瓠、白虎之勇也。」這種以擊鼓為節、載歌載舞的悼念活動,就是現在的鬧靈歌。 清代學者熊伯龍在《無何集》中援引司馬溫公的話說:「鄙野之人」有「初喪作樂以娛屍」的陋習,並發出「習俗之難變,愚夫之難曉」的感嘆。司馬溫公之語雖失偏頗,但卻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證明,即鄂西南少數民族繼承和發展了鬧靈歌。

《夔府圖經》所載:「巴人尚武,擊鼓踏歌以興哀。」建始鬧靈歌有跳喪舞、轉喪鼓、坐喪鼓三種,均以「擊鼓踏歌」為表現形式,具有十分鮮明的地方特色。主要以鼓、大鑼、馬鑼、鈸、嗩吶、包頭帕作伴奏樂器或道具。舞姿古樸稚拙、粗狂熱烈,舞步飄逸灑脫,略呈醉態。這種以樂為形式表達哀悼內容的一種群眾性舞蹈,盛行於全縣,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土家族人認為,生老病死有如自然的更替,就如四季變換,屬自然規律。享盡天年的老人辭世,是順應了自然的規律,是「順頭路」,常有「白喜事」之說,表明人的一生走到了頭,是值得慶賀的,所以用鬧靈歌這種場面來送走生命的消亡,迎接新的生命的開始。

演唱形式

建始鬧靈歌完整地保留了幾百首原始狀態的山民歌。演唱因具體地域的不同而有差異,演唱形式有高腔、平腔之分。其內容涉及土家人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即興編詞的內容居多,敘說男女情愛和插科打諢。轉喪和坐喪多以倫理道德、孝悌操守、醒人勸世內容為主,轉喪全用高腔。坐喪音調單一,以分節歌形式演唱,因為唱詞冗長,沒有高腔。表演者多為男性,只能在出殯前夜(俗稱大夜)時。歌者唱腔風格迥然不同,或高昂圓潤,或細膩婉轉,或淳樸風趣,逗人破涕為笑,或幽怨哭訴,引人淚水漣漣。通常由一人領唱,眾人幫腔或眾人接唱,體現土家人獨特豁達的生死觀,展示土家族坦誠友善、熱情奔放的風采。鼓者藝技高超,擊打奇巧,或激越雄渾、鏗鏘豪邁,或低沉呻吟、如泣如訴。

表演形式

舞蹈者隨着不同套路的鼓點邊唱邊跳,扭出不同的舞蹈組合,不同的舞蹈組合又使鼓點豐富多彩。主要舞蹈動作有搖帕、升子底、猛虎下山、鳳凰閃翅、牛擦癢、犀牛望月、狗連襠、甩手、靠手、燕兒銜泥、美女梳頭、蘇秦背劍、枯樹盤根、雙獅解帶等,分別摹擬狩獵、農事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動作,表現對生活、生產等活動的觀察、理解和感受,動作以大幅度擺臀、下沉、扣胸、圓肩和以腳內側交替移動為主要特點。

重要價值

踏着土家人的節拍,用簡單而容易理解的舞姿演繹出獨特而深層的意識。在鬧靈的靈堂里,除了歡快優雅的歌舞,只有人情,沒有肅殺壓抑的陰森氣氛和迷信活動。鬧靈歌以歡樂的歌舞來祭祀亡人的禮儀,是一種藝術的風俗或風俗性的藝術,它充分展示了土家人善良純樸的民風民俗,體現了土家人獨特的生活態度和樂觀向上、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為土家人的歷史、文化、風俗等得以傳承和弘揚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它從古到今世代相傳,在土家民眾中有很大影響。其社會功能十分重要:在鬧靈的現場,掌鼓師和歌者、舞者爭相上場,頻繁交替,把整個靈堂變成了賽歌賽舞的擂台和民間傳播文化藝術的地方。它不僅是民族文化傳習的空間、優秀藝術繼承的載體,還能體現村寨間及民族間群眾間的親密往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紐帶。尤其是它所承載的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都表明土家鬧靈歌具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特質,在中華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價值和重要意義,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它所包含的內容是當地山民及其先民世世代代文化與心理的積澱,是歷史與文化傳承積澱的產物,是探視土家族歷史與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是土家人歷史的藝術再現,也弘揚傳承了土家族文化,承擔着社會傳統教育的功能。

藝術傳承

鬧靈歌不必專門學藝,它以社會傳承為主,師徒傳承為輔,有傳承的代表人和代表群體。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年輕人對多種文化形式的嚮往,導致對本土文化缺乏足夠的認識,加之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走出大山,傳承的人群自然降低,這些客觀原因造成當地青年人對其繼承興趣有減弱的趨勢,能完整地完成全部高難度動作的人數越來越少。

發展現狀

自2005年全州啟動民族 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以來, 建始縣文化部門對縣域內鬧靈歌的分布和優秀傳承藝人進行了拉網式的普查,登記造冊,建立藝術檔案,表彰了一批以鬧靈歌為主的優秀傳承藝人,設立高齡傳承人獎勵基金,為重點藝人發放傳承補貼;舉辦文化節,展示以鬧靈歌為代表的民族民間藝術作品;出版以鬧靈歌為代表的 建始 《 民間舞蹈》,為鬧靈歌的傳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6年11月,建始鬧靈歌入選恩施州第一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入選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陳生源、郭隆聰被公布為建始鬧靈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資料顯示,2008年建始縣境內登記在冊的鬧靈歌藝人已有2000餘人,主要分布在業州鎮安樂井,高坪鎮的土嶺、箱子井,長梁鄉的火龍,三里鄉的石牌,龍坪鄉的申酉,花坪鄉的金盆、黃木埡,景陽鎮的硝洞,茅田鄉、紅岩鎮等一帶。該縣正在進一步深入普查摸底,匯編相關資料檔案,加強傳承工作。[1]

參考文獻

  1. 建始鬧靈歌恩施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