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建陽鎮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是南宋左丞相、民族英雄陸秀夫故里。面積93.5平方公里,人口7萬人。

目錄

簡介

陽鎮隸屬於 江蘇省 建湖縣, 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是南宋左丞相、民族英雄 陸秀夫故里。位於江蘇 蘇中—蘇北地區,東臨 黃海,西依 射陽湖,南接 揚州,北達 連雲港,傍鄰建湖 城區,緊靠京滬高速、204國道和 鹽城機場, 新長鐵路和省道鹽淮公路橫貫其中。

面積人口

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鎮面積93.5平方公里,人口7萬人,下轄22個村居,素有「水鄉明珠」之稱。

氣候環境

全鎮地處北 亞熱帶向 南溫帶過渡區,氣候溫潤,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兩熱同季,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5.3℃,是典型的「魚米之鄉」[1]

歷史文化

建陽,人文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先民在此漁稼耕獵,繁衍生息。吳越文明、淮揚文化、楚漢雄風交融乳合,積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千年古剎泰山寺、背帝蹈海的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讀書處、明清風格建築群落,印證了源源流長的歷史沿革。

西陽村古剎創建於唐代,發展於明清時期,曾有過一段顯赫的歷史。自明萬曆間戛糧河、建港溝疏浚後,周圍有五條河流呈扇狀匯聚而來,成「五龍抱珠」風水寶地,八方香客,紛至沓來,香火日盛。全寺原占地50多畝,建築宏偉,分左、中、右三大部分,廟宇300多間,大小天井二十多個,徑數參差有別,多組殿閣,布局和諧。寺內 供奉道教的神仙帝君、佛教的菩薩、羅漢等天地神祇大小偶像近千尊,個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具有很高的雕藝水平。文昌宮除供奉文昌帝君外,還崇祀儒家祖師孔子及四聖十哲。寺內同供三教偶像,這種儒釋道「三教混同」現象,是一般寺院所少有的。抗戰前成書的《續修鹽城縣誌》曰:「縣境寺廟香火之盛,以西陽村為最」。平時來此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至四月初八的香期內,每天要接待上河和下河州縣香客數萬人之多。據古老相傳,揚屬和淮屬地區的子民壽終正寢時,都要到西陽村閻羅殿過堂,方可進入地府。就由於這類神話影響,高(郵)、寶(應)、興(化)、泰(州)地區的信佛群眾,每年都趕來敬香禮佛,致使西陽村香火久盛不衰。此外,西陽村還有六個下 院,分布大江南北,共有僧徒300餘人。其規模之大,輻射之廣,江北僅此一家,故被譽為「江北第一寺」。[2]

經濟發展

該鎮業化進程加快,已建成 機械、 鑄造、輕紡、 建材、 電子等行業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其中機械、輕紡業是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工業經濟為全鎮的主體經濟。傍鄰建湖城區的建陽工業園區區位優勢獨特,占地3.5平方公里,園區內「六通一平」,已成為區域內外資、民資投資發展的優選載體。農業向產業化、規模化方面推進。全鎮土地肥沃,特產富饒,已建成萬畝優質糧、萬畝水生作物、萬畝特種水產品、十萬隻生豬、百萬隻家禽等5個規模種養基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是創辦龍頭加工企業和組織農產品集散貿易的一方熱土。第三產業方興未艾,形成了購物、旅遊、住宿、娛樂、休閒、保健養身為一體的區域特色。,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着力打造油田機械、起重機械、液壓機械、鑄造冶煉、紡織服裝、出口煙花、新型建材、農產加工等特色產業優勢,鍛塑傳統文化古鎮和現代文明新鎮交相輝映的名鎮風範。

招商引資

20 08年,建陽鎮大力實施「工業強鎮、產業興鎮、富民安鎮、環境立鎮」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總量三年超百億,財政收入翻兩番,躋身全市前十強」的目標,全力突出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2008年1-7月,建陽鎮實現財政收入5373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76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2.5億元,規模工業技改投入5.4億元,同比增長51.9%、58.2%、75%、117%。建陽鎮經濟社會呈現出快速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

優化機制促項目「進門」。建陽鎮積極搶抓機遇,優化機制,着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一是突出項目開發。建陽鎮充分利用產業、區域、文化優勢,加大與國內大型企業集團的溝通,力求在項目推進上求突破。2008年來,建陽鎮有21個項目被縣列為重點工程項目,投資10億元的鑽機及鑽機平台項目,投資3億元的象王港口機械、投資1億多元的螺杆鑽具等4個超億元和10多個超千萬元的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二是突出招商重點。2008年來,建陽鎮堅持按照「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的發展思路,鎖定產業關聯度大、拉動力強、財稅貢獻大、吸納就業能力強的10多個意向性投資項目,進行重點跟蹤落實敲定。三是突出目標管理。建陽鎮嚴格實行招商引資工作目標管理及單獨考核機制,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格局。

美化載體促項目「落地」。建陽鎮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林美鳳來」的招商理念,進一步創造寬鬆的投資環境,夯實基礎,美化載體,努力將建陽建成「政策最優,體系最順,機制最活,服務最佳」的投資勝地。一是竭力提升項目承載能力。聘請南大專家進行科學規劃,全力構建「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在集鎮東邊實行民營創業園東連北擴工程,已與縣民營工業園融為一體,有力地增加園區厚度,提升承載能力;在中間集鎮區,將明珠路西延與集鎮區相連,已打通了集鎮的二環路,年底在北邊再新建一條三環路,全力拉開了集鎮建設的框架;在集鎮西邊新建工業集中區,9米寬的主幹道已建成,初步形成了「兩縱一橫」的道路框架,全力為重大項目落戶打造一流的載體。二是構築「園區形象」。建陽鎮按照高品位、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進一步完善民營創業園、工業集中區、信得產業園、織寶紡織產業園的功能布局的前提下,努力打造一流投資平台。

強化服務促項目「結果」。2008年來,建陽鎮進一步統一思想,以優質服務推進項目建設,加快項目「結果」。一是明確責任。每個項目都落實「三個一」,即一名三套班子成員牽頭,一個幫辦小組,一張建設進度表,實行項目到人、以崗定人,嚴格對照目標,高效運作,強勢推進,並每天公布建設進度,力促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二是提供「保姆式」服務。2008年來,建陽鎮對落戶建陽的項目,實行「全程代理,限時辦結」制度,構建「一條龍、規範性、經常性」服務體系。全方位服務企業,紮實開展「排憂解難月」活動,切實解決外商經營投資中的實際問題,讓投資商充分感受到交往有親切感,辦事有方便感,生活有舒適感,投資有優惠感,賺錢有安全感。

基礎設施

境內公路縱橫,水網密布,交通便捷。集鎮建成區面積2.85平方公里,商業區、住宅區、行政區、工業區分布合理有致,基礎設備配套齊全。老城區改造後的明清商業園區粉牆黛瓦,飛檐格牖,古樸典雅,再現了明清建築風格,拓展了古鎮厚重的文化內涵;集鎮新區建設錯落有致,與時代交融,體現了對現代文明的追求。全鎮民風淳樸,景物豐厚。現代別墅區金陽花園,蘇北第一寺泰山寺、陸秀夫丞相紀念館、蘆盪觀光帶、街心花園、明清商業園區等物景,是人們感受自然風情、享受美好生活的理想之所。

社會事業

該 鎮加快改革開放,大力實施科教興鎮戰略,深入開展文明鎮、文明單位、文明窗口創建活動,金融、工商、稅務、供電、供水、電信、廣播電視等服務網絡配套齊全。文化教育事業繁榮興旺,具有40年辦學歷史的建陽中學是區域內向高等學府輸送人才的搖籃。預防保健網絡覆蓋全鎮,衛生保健功能日臻完善,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先後被評為「江蘇省百強鄉鎮」、「 鹽城市綜合實力十強鄉鎮」、「鹽城市明星鄉鎮」、「鹽城市新型示範小城鎮」、「鹽城市衛生小城鎮」。文明、開放的建陽正敞開熱情的懷抱,誠招天下客商,共鑄金色未來。

勞務輸出

北京江河集團幕牆有限公司在建陽鎮招收了135名鋁合金門窗安裝工。2008年來,建陽鎮立足以服務為宗旨,培訓轉移就業增收為目標,堅持典型引路、提高技能、拓寬渠道等措施,大力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建陽鎮共培訓勞動力1022人,轉移勞動力2320人。宣傳發動,典型引路。建陽鎮充分利用標語、廣播、有線電視和宣傳欄等媒介,大力造濃「勞務輸出致富」的氛圍,召開專題會議,對外出打工致富的典型進行廣泛宣傳,推廣經驗,引導廣大農民樹立新的就業觀念,克服陳舊的不願離土離鄉的傳統觀念,多渠道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加快農民致富的步伐,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強化培訓,提高技能。2008年來,建陽鎮加大培訓投入,通過積極爭取市、縣勞動部門和有關單位的資金、技術和人員支持,以「實際、實用、實效」為原則,圍繞市場需求,在鎮村先後舉辦了水產養殖、家電維修、服裝縫紉、數控車工、農機駕駛、建築裝潢、家政服務和法律維權等10多個專業技術培訓,共培訓1000餘人,提供各種有價值的創業信息400餘條,有效地為農民打工備足了「資本」。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建陽鎮在大力促進勞動力轉移的同時,還把開發本地就業市場作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又一重要舉措,加大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力度,發展壯大工業、農業產業化、城建、商業流通等企業,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先後引進1000萬元項目27個,5000萬元項目7個,同時加快集鎮開發、創辦文化、體育、保健等服務項目,大力興辦餐飲、休閒、娛樂等特色一條街,不斷拓寬農民創業渠道,先後培育特色產業項目350個,有效地使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脫離土地,從事二、三產業,成為離土不離鎮的新型農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