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三大士
開元三大士
|
|
|
唐玄宗開元年間三位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他們來到中國傳教,並創立中國佛教密宗,經發展成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佛教史上稱這三位僧人為「開元三大士」。 《三國佛教略史》曰:「八年(唐玄宗開元八年)金剛智三藏率不空三藏至京師,敕居於慈恩寺。 智傳龍樹之密教,所至築壇度人,時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為開元三大士。」 為紀念開元三大士,2009年密法歸華慈善基金會出資在洛陽廣化寺建造開元三士紀念堂。 [1]
目錄
善無畏
善無畏(637~735),梵名音譯戍婆揭羅僧訶,或譯為輸波迦羅,直譯為淨獅子,意譯善無畏。 中印摩揭陀國人。他的先代出身剎帝利,因國難出奔烏荼,做了國王,承傳到他,十三歲就依父親佛手王的遺命即位。 兄弟們不服,起兵相爭,他於平亂之後,讓位於兄,決意出家。先至南印海濱覓得殊勝招提,修習法華三昧。 又由水路搭乘商船,遊歷中印諸國,密修禪觀。 及到摩揭陀,訪國王,王妃原是他的女兄,他們了解到善無畏舍位出家的經過,大加敬重,由是名聲遠播。 他曾把自己所攜傳國寶珠施給那爛陀寺,裝飾在大佛像的額端上。 後歸依寺內以禪、密著名的長老達磨鞠多,研習密教,受到鞠多的賞識,將總持瑜伽三密及諸印契完全傳授給他,得了灌頂,號為三藏。 他又周行各地,遍禮聖跡,方便誘化。 八十歲左右,依着師教東行弘法,攜帶梵本,經過北印迦濕彌羅、烏萇等國,到了素葉城,應突厥可汗之請,講《毗盧遮那經》,然後再前進通過天山北路,達於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寶應)。 因為他的聲譽早已傳至漢地,唐睿宗特派西僧若那和將軍史憲,遠出玉門迎接。 他於716年(唐玄宗開元四年)到達長安,被禮為國師。 先住興福寺南塔院,後遷西明寺;玄宗並嚴飾內廷道場,尊為教主。 717年(開元五年),開始在西明寺菩提院譯出《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一卷。 寫定進內之後,即有敕令將帶來的梵本全部送藏內廷。 從此他便注意另訪未譯的密典梵本。 先有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無行求法,遊歷南海、東印、中印各地,曾住大覺、那爛陀等寺聞法,並訪求梵本。 學畢回國,途經北印病卒(見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所將梵本,由同行者帶回中土,存於長安華嚴寺。 善無畏和一行同往選取前未譯過的重要密典數種。 724年(開元十二年),他隨玄宗到洛陽,於724、725年間(開元十三、十四年),在奉先寺譯出《大毗盧遮那神變加持經》等三種。 732年(開元二十年),他曾請求還歸印度,優詔慰留。735年(開元二十三年)得病,十一月卒於洛陽大聖善寺,年九十有九。740年(開元二十八年)葬於龍門西山廣化寺。758年(唐肅宗乾元元年),於塔院側建碑,其弟子李華撰文。
金剛智
金剛智(669~741),梵名跋日羅菩提,南天竺人,據說原本是中天竺國王的三兒子,因為受南天竺國王派遣入唐傳法,一般就稱他為南天竺人了。 金剛智十歲出家(此據《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四,《宋高僧傳》卷一,則載為十六歲出家)。 出家後,金剛智在那爛陀寺向寂靜歷智學習「聲明」,十五歲又到西印度學習法稱的「因明」,歷四年,又回到那爛陀寺,二十歲受具足戒,接下來的六年間,金剛智遍學大小乘律,習《般若燈論》、《百論》、《十二門論》。 二十八歲時到著名的迦毗羅衛城向勝賢論師學瑜伽行派一系的《瑜伽師地論》、《唯識論》、《辨中邊論》等。 三年後,金剛智又到南天竺,向龍智學習《金剛頂瑜伽經》等密法,並受五部灌頂。自此以後,金剛智在遍習大小乘佛法的基礎上,專心於密法,「雖內外博達,而偏善總持,於此一門罕有其匹。」 (《貞元釋教錄》卷十四)離開龍智後,金剛智返回中天竺,不久游師子國,遍訪聖跡,一年後回南天竺。 在南天竺王宮中住了一月余,金剛智對國王說:「我要到支那國去禮文殊師利菩薩,並去傳播佛法,現在就向您辭行。」 國王再三挽留,金剛智決心不變,國王就派人護送,帶上經典梵夾及大量佛教用品和珍寶(後遭風浪,所攜經卷受損)。 出發那一天,國王、大臣和四眾弟子送到海邊。金剛智向東遙禮文殊,向西拜觀音,就告別眾人出海了,途中又經師子國,在宮中住一月,乘波斯商船繼續航行,在佛室利逝國因為天氣惡劣而停留了五個月。 前後經過三年的航行,經歷了無數險風惡浪,金剛智終於在719年(開元七年)到達廣東海面(據《宋高僧傳》卷一),節度使派三千人分乘數百隻小船出海遠迎。 次年初,金剛智到東都洛陽,又到長安謁王,後來就隨皇上在兩京之間傳教,「所住之剎,必建大曼荼羅灌頂道場」(《金剛智傳》,《宋高僧傳》卷一)。 據海雲的記載,金剛智來華後曾向善無畏學習密法,當他得知善無畏也在這裡傳說,傳授大毗盧遮那教法時,嘆言:「此法甚深,難逢難遇。 昔於南天竺國,聞有大毗盧遮那教名,遂游五天訪求,都無解者,今至大唐,喜遇此教。」(《兩部大法相承師資付法記》)於是請善無畏向他傳此法。 金剛智自723年(開元十一年)開始譯經,是因一行之請而譯的。一行得知金剛智弘傳密法,就來請教,金剛智一一為他解答,並為一行灌頂。一行要求金剛智把關於這部分密法的經典譯出來流通於世,於是金剛智就在資聖寺組織翻譯了《瑜伽念誦法》(即《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四卷,印度僧伊舍羅譯語,一行筆受。到730年(開元十八年)在大薦福寺譯出《金剛頂經曼殊師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和《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各一卷,次年開始又譯《金剛頂經瑜伽修學毗盧遮那三摩地法》一卷和《千手千眼觀世間菩薩大身咒本》一卷等經。 741年(開元二十九年),唐玄宗允許金剛智回國,走到洛陽時,因病去世,在洛陽龍門奉先寺起塔,塔銘由隱士混倫翁撰寫。
不空
不空(705~774),是不空金剛的略稱,梵名阿目佉跋折羅。對於不空在印度的一段歷史,特別和金剛智的相遇,史料中有不同記載,主要的分歧是一說金剛智帶不空來華,一說是不空先來華後遇見金剛智。 根據《貞元釋教錄》卷十五的記載,不空是獅子國人,718年(開元六年)在闍婆國(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遇見金剛智,便隨金剛智來華,720年(開元八年)初到洛陽(按不空自己在《金剛頂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決》的中說法,則是在721年(開元七年)到達西京洛陽,並為一行灌頂),724年(開元十二年)受圓戒。 按照《不空三藏行狀》的記載,則不空本是北天竺人,婆羅門族,自幼父母雙亡,由舅舅撫養,十歲外出遊歷,來到中土的武威、太原等地,十三歲遇金剛智(這個年齡和《貞元釋教錄》中不空見金剛智時的年齡一致),十五歲出家,師事金剛智,二十歲時受具戒,受具的年齡也和《貞元釋教錄》的記載一致。在《宋高僧傳》中,採取了《不空三藏行狀》的說法。 在金剛智門下,起初,金剛智為他講梵本的《悉曇章》,不空十來天就通了,金剛智覺得他不同尋常。 由於他通曉多國語言文字,又長於說一切有部有律典,所以金剛智譯經時,常要不空參加,但不空還想學習更深的密法,可他「哀祈瑜伽五部三密,求之三載,未遂夙心。」 (《不空三藏行狀》)於是打算回天竺去求法,金剛智得知後,第二天一早就為他傳五部密法。 741年(開元二十九年),玄宗准許金剛智回國,不空隨侍,但金剛智剛到洛陽就因病去世了,不空奉師遺命,想繼續南行回國,玄宗要他到獅子國去送國書。 742年,不空到達南海郡(今廣州市),乘船經訶陵國(今爪東部)而到獅子國,途中歷經大風惡浪。獅子國王給了不空極大的禮遇,甚至親自為不空洗澡沐浴,不空請普賢阿闍黎為他重新灌頂,他的弟子也同時入戒壇學密法。 不空在獅子國遍求佛典達五百多部。 接着又遊歷五印全境(此據《不空三藏行狀》及《宋高僧》卷一之《不空傳》)。 746年(唐玄宗天寶五年),不空帶了許多經典,返回長安,奉敕住鴻臚寺,不久有詔,入宮內建立道場,為玄宗作五部灌頂。 玄宗又要不空祈雨,並賜紫衣,賜號「智藏」。 749年(天寶八年),玄宗同意不空回國,但到南海郡時,不空就生病了,不能前行了,這時玄宗敕命留住,753年(天寶十二年),由於西平郡王哥舒翰有請,玄宗又命不空回長安赴請,次年就到武威,在開元寺授徒、譯經,《金剛頂經》三卷就在此時譯出。 756年(唐肅宗至德元年),不空奉詔回長安,在興善寺開壇灌頂。安祿山攻入長安後,肅宗逃到鳳翔,不空在長安,經常和肅宗秘密聯絡,肅宗還都後,對不空也就格外看重,經常給大量禮品,又請他在宮內建立道場。 他搜求國內所存(特別是長安所存)各種梵本原經,集中起來,加以翻譯。唐代宗即位後,對不空恩澤有加,不空譯出《密嚴經》和《仁王經》,代宗親自為之作序。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代宗進不空為「鴻臚卿」,加號「大廣智三藏」。 770年(唐代宗大曆五年),代宗敕不空到山西五台山建道場。 在此之前已經在五台山造了金閣寺和玉華寺,金閣寺後來成為密宗的重要寺廟。 次年的十月二日,是代宗帝的生日,不空以自己所譯經典為禮獻上,代宗就令全都入藏,並給不空及其他譯經僧大量賞賜。不空又上表要求造文殊閣,獲准。 774年(大曆九年),不空圓寂,去世前有言相囑:「無殉利以願身,勿為名而喪道。」(《行狀》)代宗輟朝三日以示哀悼,贈不空「司空」號,諡「大辨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 不空的譯籍,據不空在代宗生日時所上的《表》中記為七十七部,一百二十卷(《不空傳》,《宋高僧傳》卷一),《貞元釋教錄》記為一百一十部,一百四十三卷。
後世紀念
開元三士紀念堂,是一座紀念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的殿堂,由密法歸華慈善基金會出資興建,選址於洛陽廣化寺內,採用仿唐建築風格,現已成為廣化寺的標誌性建築。 2009年李居明大師在省委統戰部,市宗教局有關領導的引領下選定在洛陽廣化寺建開元三士紀念堂,並成立密法歸華慈善基金全力支持開元三士紀念堂建設。2015年3月27日上午,洛陽開元三士紀念堂開幕典禮在廣化寺舉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