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開春》選自《呂氏春秋》卷二十一·開春論。

《呂氏春秋》章節目錄: 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十二紀每紀五篇共六十篇,八覽每覽八篇(《有始覽》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論每論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1]

目錄

原文

開春始雷①,則蟄蟲動矣②。時雨降,則草木育矣③。飲食居處適,則九竅百節千脈皆通利矣④。王者厚其德,積眾善,而鳳皇聖人皆來至矣。共伯和修其行⑤,好賢仁,而海內皆以來為稽矣⑥。周厲之難⑦,天子曠⑧絕,而天下皆來請矣⑨。以此言物之相應也,故曰行也成也⑩。善說者亦然。言盡理而得失利害定矣,豈為一人言哉!

注釋

①開春:當指夏曆二月。《仲春》:「日夜分,雷乃發生,始電,蟄蟲咸動蘇。」②動:指甦醒。③育:生。④九竅:九孔,指耳、目、鼻、口及大小便處。⑤共(ɡōnɡ)伯和:西周諸侯。公元前841—前828年,共伯和代周天子行政,史稱「共和時期」。⑥稽:停留,這裡有歸附的意思。。⑦周厲之難(nàn):指周厲王末年的國內動亂。周厲,指周厲王,西周第十代國君,名胡,由於暴虐無道,被國人驅逐,逃亡在外十四年而死。⑧曠:廢缺。⑨請:請謁,指把共伯和作為天子來朝見。⑩成:成就,這裡有結果的意思。

譯文

開春剛剛響起雷聲,蟄伏的動物就甦醒了。應時之雨降落下來,草木就滋生了。飲食居處適度,身體各種器官和骨節經脈就都通暢了。治理天下的人增加自己的美德,積累各種善行,鳳凰和聖人就都到他身邊來了。共伯和修養他的品行,喜好賢士仁人,海內就都因此來歸附了。厲王之亂,王位廢缺,天下諸侯就都來朝見共伯和了。這些事情說明事物是互相應和的,所以任何行為都有其相應的結果。善於說服別人的人也是這樣。把道理說透,事情最終的得失利害就確定了,他們的議論哪裡是為了某一個人隨意而發呢!

原文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①。天大雨雪,至於牛目。群臣多諫於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行葬,民必甚疾之②,官費又恐不給③,請弛④期更日。」太子曰:「為人子者,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葬,不義也。子勿復言。」群臣皆莫敢諫,而以告犀首⑤。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是其唯惠公乎⑥!請告惠公。」惠公曰:「諾。」駕而見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歷⑦葬於渦山之尾,水齧其墓⑧,見棺之前和⑨。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見之。』於是出⑩而為之張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後更葬。此文王之義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難以行。太子為及日之故,得無嫌於欲亟葬乎?願太子易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撫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雨雪甚。因弛期而更為日,此文王之義也。若此而不為,意者羞法文王也?」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擇葬日。」惠子不徒行說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君而因有說文王之義。說文王之義以示天下,豈小功也哉!

注釋

①有日:不久就會到來,臨近。②疾之:對此感到困苦。③給(jǐ):充足。④弛:延緩。⑤犀首:即公孫衍,戰國時魏人,縱橫家,曾在魏、秦等國為相。⑥惠公:指惠施,「公」是對人的尊稱。⑦王季歷:周文王之父,名季歷,武王滅商後追尊為「王季」。⑧水:滲於地下而形成的水流。齧(niè):咬,這裡指浸漬。⑨見(xiàn):顯現,露出。⑩出:使動用法,指把季歷的棺材挖出來。亟(jí):急。黔首:百姓。意者:表示推測和估計,想來。有:通「又」。說(yuè):喜歡。

譯文

魏惠王死了,安葬的日期已經臨近。正遇上下大雪,深得幾乎埋住牛的眼睛。臣子們有很多人勸諫太子,說:「雪下得這樣大還要舉行葬禮,百姓們一定感到非常困苦,國家的費用也恐怕不夠。請您把日期推遲,改日安葬。」太子說:「做子女的,如果因為百姓勞苦和國家費用不足的緣故就不舉行先王的葬禮,這是不義的。你們不要再說了。」臣子們都不敢再勸諫,就把達件事告訴了犀首。犀首說:「我也沒有辦法去勸說,能做這件事的恐怕只有惠公吧,請讓我告訴惠公。」惠公聽了說:「好吧。」就坐着車來見太子,說:「安葬的日期臨近了嗎?」太子說:「是的。」惠公說:「從前王季歷葬在渦山腳下,滲漏下來的水流浸坍了他的墳墓,露出了棺木的前臉。周文王說:『啊,先王一定是想看一看臣下和百姓吧,所以才讓漏水把棺木露出來。』於是就把棺木挖出,給它設置帷幕,舉行朝會,百姓都來謁見,三天以後才改葬。這是文王的直呀!現在安葬的日期已經臨近,但雪大得幾乎埋住牛的眼睛,路難以行走,太子您為了趕上既定日期的緣故堅持要安葬,恐怕有想快點安葬了事之嫌吧?希望您改個日子。先王一定是想稍作停留以便安撫國家和百姓,所以才使雪下得這樣大。據此推遲葬期另擇日子,這樣做正是文王的義啊!像目前這種情況還不改日安葬,想來是把效法文王當做羞恥了?」太子說:「您說得太好了,我謹奉命緩期,另選安葬的日子。」惠子不僅使自己的主張得以實行,又使魏太子由不葬先王進而喜好文王之義。喜好文王之義,並以此顯示於天下,哪裡是小功勞呢!

原文

韓氏城新城①,期②十五日而成。段喬③為司空,有一縣後二日,段喬執④其吏而囚之。囚者之子走告封人⑤子高曰:「唯先生能活臣父之死,願委⑥之先生。」封人子高曰:「諾。」乃見段喬。自扶⑦而上城。封人子高左右望曰:「美哉城乎!一大功矣,子必有厚賞矣!自古及今,功若此其大也,而能無有罪戮者,未嘗有也。」封人子高出,段喬使人夜解其吏之束縛也而出之。故曰封人子高為之言也,而匿己之為而為也;段喬聽而行之也,匿己之行而行也。說之行若此其精也,封人子高可謂善說矣。叔向之弟羊舌虎善欒盈⑧。欒盈有罪於晉,晉誅羊舌虎,叔向為之奴而朡⑨。祈奚曰:「吾聞小人得位,不爭⑩不祥;君子在憂,不救不祥。」乃往見范宣子而說也,曰:「聞善為國者,賞不過而刑不慢。賞過則懼及淫人,刑慢則懼及君子。與其不幸而過,寧過而賞淫人,毋過而刑君子。故堯之刑也殛鮌,於虞而用禹;周之刑也戮管、蔡,而相周公:不慢刑也。」宣子乃命吏出叔向。救人之患者,行危苦,不避煩辱,猶不能免;今祈奚論先王之德,而叔向得免焉。學豈可以已哉!類多若此。

注釋

①城新城:修築新城的城牆。第一個「城」字用如動詞,修築城牆。新城,地名,即陽翟(dí),故址在今河南禹縣。高誘註:「韓氏本都弘農宜陽,其後都潁川陽翟。」因為陽翟是韓國的新都,所以稱「新城」。②期:約定,規定。③段喬:戰國時韓國大臣。④執:逮捕。⑤封人:管理疆界的官。⑥委:託付。⑦扶:攀緣。⑧叔向:春秋晉大夫,姓羊舌,名肸,字叔向,以賢能著稱。羊舌虎:叔向異母弟,晉大夫。欒盈:晉大夫。⑨朡(zōnɡ):系縛。⑩爭(zhènɡ):諫諍。范宣子:即范匄(ɡài),又名士匄,晉平公時為正卿,主持晉國軍政,諡宣子。慢:懈怠,輕忽。淫:邪僻。與其:如其,如果。不幸:指由於偶然的因素無法避免災禍或過錯。鮌(ɡǔn):人名,大禹之父,為人剛愎凶頑,為堯時「四凶」之一,受命治水,九年不成,被誅於羽山。虞:指舜。舜為有虞氏,所以稱虞舜,又簡稱為虞。類:事類。

譯文

韓國修築新城的城牆,規定十五天完成。段喬做司空,主管這件事,有一個縣拖延了兩天,段喬就逮捕了這個縣的主管官員,把他囚禁起來。這個官員的兒子跑來告訴封人子高,說:「只有先生您才能把我父親從死罪中拯救出來,我想把這件事託付給先生。」封人子高說:「好吧。」就去拜見段喬。子高自己攀登上城牆,向左右張望說:「這城牆修得真漂呀!真算得上一件大功了,您一定能得到重賞了。從古到今,功勞這樣大又能不處罰殺戮一個人,這種人還沒有過。」封人子高離開以後,段喬就派人在夜裡解開被囚禁的官員的繩索,釋放了他。所以可以說,封人子高說服別人,說了又不讓人看出是在說服他,段喬聽從別人的意見並加以實行,做了又不讓人看出是自己做的。說服別人的做法如此精妙,封人子高可算是善於說服別人了。叔向的弟弟羊舌虎與欒盈友善,欒盈在晉國犯了罪,晉國殺了羊舌虎,叔向為此沒入官府為奴,戴上了刑具。祈奚說:「我聽說當小人得到官位時,不諫爭是不善,當君子處於憂患時,不援救是不善。」於是就去拜見范宣子,勸他說:「我聽說善於治國的人,行賞不過度,施刑不輕忽。行賞過度,恐怕會賞到奸人,施刑輕忽,恐怕會處罰到君子。如果不得已做得過分了,那麼寧可行賞過度賞賜了奸人,也不要施刑過度處罰了君子。所以堯施刑罰殺死了鯀,而在舜的時候卻仍起用了鯀的兒子禹,周施刑罰誅殺了管叔、蔡叔,而仍任用他們的弟兄周公。這都是施刑不輕忽啊!」於是范宣子命令官吏把叔向放了出來。解救別人危難的人,冒着危險和困苦,不怕麻煩和屈辱,有時仍然不能使人免於患難,如今祈奚論說先王的德政,叔向卻因而得以免遭危難。由此看來,學習怎麼能廢止呢!很多事情都像這種情形一樣。

著作簡介

《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2]。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以道家思想為基調,堅持無為而治的行為準則,用儒家倫理定位價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觀念、名家的思辨邏輯法家的治國技巧[3],加上兵家的權謀變化和農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治理學說。

視頻

開春 相關視頻

呂不韋門下志士完成的「呂氏春秋」,凡改動一字可得千兩黃金,有貓膩
先秦文學《呂氏春秋》詳解貴直88

參考文獻

  1. 呂氏春秋的作者,解歷史, 2020-12-07
  2. 秦國丞相呂不韋《呂氏春秋》,搜狐,2018-10-17
  3. 治國通論-法家治國思想 ,豆丁網, 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