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邊鎮
開邊鎮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下轄鎮,地處鎮原縣西北部,東接城關鎮,南靠郭原鄉,西鄰武溝鄉,北毗廟渠鄉, 行政區域總面積159.87平方千米。
1949年,為開邊區;1983年12月,改開邊鄉;2002年10月,開邊鄉撤鄉建鎮。 截至2018年末,開邊鎮戶籍人口為22300人。 2020年6月,開邊鎮下轄9個行政村。
2018年,開邊鎮完成農業生產總值1.65億元,增長10.7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217元,增長11.6%。 2018年,開邊鎮有工業企業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1]
目錄
歷史沿革
解放初設立開邊區,1958年3月改稱開邊鄉,9月撤鄉,成立五星人民公社,12月改稱開邊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復稱開邊鄉,2002年10月撤鄉建鎮。
地理位置
開邊鎮 位於鎮原縣西部川區,距縣城14公里,相傳隋唐敬德在此開鞭興業而得名。屬隴東黃土高塬溝壑區,總土地面積23.98萬畝,東西長32公里,南北寬12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開邊鎮地處鎮原縣西部川區,距縣城13公里,地形較為複雜,屬隴東黃土高塬溝壑地帶,山、川、塬地兼有。開邊鎮共總土地總面積約為149平方公里,可利用耕地面積為7.47萬畝,其中川地1.07萬畝,塬地0.64萬畝,山地5.76萬畝,人均耕地3.45畝。年均降雨約400毫米左右,無霜期長達140-150天,較適合於小麥、玉米、糜子、菜籽、瓜菜等各類農作物的生長。
自然條件
茹河水域橫穿全境,東風、解放兩條自流灌渠橫貫全鎮,素有萬畝灌區之美稱,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7.8-9.7℃,平均降水量400-500毫米,全年無霜期140-150天,平均海拔1180-1498米左右,光、氣、熱等自然條件相對較好。
開邊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民風簡樸,風土人情濃郁。有名山二座,老爺山,位於本鎮解放村,山上蒼柏成行,茶林滿園;雞頭山位於開邊鎮之南,因酷似昂首的雄雞而得名,又名石崆寺,今懸崖之中佛洞尊象猶存,因始皇登臨祭祀而垂青於古今,歷代名秀,錦上添花,韻味無窮,仁人志士,輩出無窮。開邊鎮資源豐富,農副土特產種類繁多,現已形成草畜、蔬菜、地膜糧食三大支柱產業。
文教衛生
全鎮共有全日制小學12所,有教職工136人,在校學生267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有完全中學一所,教職工164人,在校學生2450名;有中心衛生院一所,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7人,護理人員9人,病床29張;九個行政村分別新修標準化村衛生所一處,6間82平方米,有村級衛生人員9名。[2]
基礎設施
開邊鎮境內交通發達,有鎮陽、鎮草、臨武三條公路橫穿全鎮,全長達53公里,有90%以上的行政村都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網絡基本形成。全鎮有機井25眼,提灌站16處,小電井1140眼,水利灌溉設施齊備,人畜飲水安全。
內交通便利,農村公路網絡已初具規模,有鎮草、鎮陽、臨武三條主要縣鄉道路,公路總里程約68.9公里,其中鎮草路於2007年鋪油通車,是鎮原至銀川的主要交通要道,鎮陽、臨武為三級砂石路面。開邊鎮共有各類機動車輛1281輛,其中汽車21輛,農用車1260輛。開邊水利資源較為豐富,茹河水自西向東橫貫全境,長達20公里,沿河川建有東風、解放兩條主要自流渠道,是開邊鎮農業生產的水利大動脈,各條支渠道交錯縱橫,累計長達40公里。現有水泥窖1398眼,各類機井15眼,其中大口井2眼,提灌站3處,這些水利設備作為解放、東風兩大渠道的配套設施,可滿足萬畝良田的灌溉需求。
鄉鎮經濟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開邊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鎮黨委、政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產業富民、工業興鎮的經濟發展總體戰略,牢固樹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思想,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鬆,大力培植經濟新亮點,打造發展新優勢,努力實現開邊鎮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開邊鎮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積極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使瓜菜、草畜、杏果等特色農產品的年總產值達到2000多萬元。結合開邊鎮實際,因地制宜,提出"沿川設施種菜,山區種草養畜,塬區發展杏果"的調整思路,高質量種植瓜菜6000畝。特別是2008年以來,開邊鎮把設施種菜繼續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農民增收的突破口和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陽光工程來抓,藉助縣上傾斜扶持的東風,發揮川區交通、水利設施比較優越的優勢,大力發展川區設施農業建設開邊鎮共建成設施蔬菜大棚387座293畝,其中水泥骨架大棚167座171畝,水泥立柱棚20座12畝,竹架弓棚200座100畝,大棚收入每畝在萬元左右,開邊鎮設施大棚蔬菜總計收入200萬元以上。改良毛杏10000畝、栽植蘋果2000畝,種植牧草11000畝。開邊鎮各類大家畜存欄8800頭,養羊10000隻。大力發展對外勞務輸出經濟,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亮點。鎮上建立了勞務培訓基地兩處,累計輸出富餘勞動力3600多人次,增加農民收入400萬元,強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今後將側重於輸出人員的技能培訓,繼續加大勞務輸出力度,促其成長為一大新的產業。鎮黨委堅持發展抓項目的思路,努力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寬鬆和諧的政策環境、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大力發展非公經濟,使開邊鎮經濟結構趨於合理。在鎮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指導、扶持下,相繼建立中小型企業9個,其中磚瓦廠2個,麵粉加工廠1個,小型水泥預製廠6個,這些企業年總產值達680多萬元,平均每年上繳利稅約20餘萬元。
近年來,開邊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總攬,堅持科學發展、綠色發展、趕超發展、和諧發展的思路,圍繞財政增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主題,積極依託項目支撐,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努力開發"瓜菜、草畜"兩大產業,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立足實際,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抓點帶面,創新機制,抓落實,干到位,見成效,經濟社會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農村經濟發展提速。2010年底,全鎮共有各種經濟類型工業企業18個,工業總產值1200萬元,糧食總產量16926噸,油料產量1355噸,年末羊存欄8948隻,大家畜存欄4966頭,農業總產值10337萬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3020元,淨增447元,增幅17.3%,財政收入完成338.7萬元,超任務100萬元,比去年增長23.7%,農業總產值達到10337萬元,比去年增長18%,均呈兩位數增加。2010年全縣目標管理綜合考核位列第一名。
項目建設增勢強勁。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先後在產業開發、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傾斜資金、整合項目,實施了農業綜合開發、扶貧整村推進、發改、農牧、土地等項目,總投資達4500萬元,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血液保障。
產業開發步伐加快。按照"川區瓜菜,山區種草,全鎮地膜糧食"的思路,積極開發利用川區資源優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建設。目前,全鎮共建水泥骨架及鋼架大棚650座,日光節能溫室44座,全年大棚收入較好,棚均收入6500元,最高收入可達15000元,全鎮大棚收入達500萬元,使人均純收入增加200元。[3]
城鎮建設
開邊鎮黨委、政府逐年加大小城鎮建設的步伐,努力提高開邊街道品位和水平,加大服務功能建設,對小城鎮建設進行了整體規劃,在大幅度拆遷改造和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成立城管所,加強環境衛生管理,重點抓了市場、街道的拆遷改造和亮化、美化建設,共拆遷破舊房屋10棟,150間,新修各類辦公樓、商貿樓10棟,5000多個平方米,街道安裝垃圾箱10個,栽植常青樹150棵,硬化人行道四條,1600平方米。採用釉面彩磚硬化街道面積3500平方米,新修排洪排污灌渠1200米,鋪設蓋板1500平方米,安裝路燈22盞,鋪設供水管道600米,街道面貌得到了徹底的改觀。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不遺餘力地改善農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規劃了蘭溝、周灣、羊千塬村為小康農宅示範村,完成建設統一標準、統一模式的居民住宅88處,其中在蘭溝配套建成能源沼氣池200座;藉助開邊交通便利之機,實現"五到戶"(水、電、公路、通訊、廣播電視進戶)工程,以提升廣大群眾的生活水準 。
社會事業
開邊鎮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迅猛,共有中小學校16所,其中全日制完全中學一所,在校學生1800多人,教職工129人;小學校15所,在校學生2386人,有教職工356人;各學校均配備了較為先進的計算機現代遠程教育系統。鎮內建有多功能文化中心一處,總建築面積為840平方米,設有圖書室、閱覽室、放映室等,圖書室藏有各類書籍2000餘冊,能夠基本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中心衛生院一所,醫護人員16人,病床25張。自2002年撤鄉建鎮以來,開邊城鎮建設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新的跨越,開創了小城鎮建設新局面。現有城鎮建設面積60公頃,規劃面積90公頃,新建各類建築物15000平方米;大力打造綠色和諧家園,2008年初開邊鎮已進行了大面積的綠化造林活動,以後將要繼續實施綠化活動,爭取使各居民區、鎮直各單位的綠化率達到80%左右,徹底改善人居環境。
名勝古蹟
開邊鎮內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可待開發的人文旅遊資源較為豐富,其中雞頭山、老爺山、九龍廟等遠近有名,開邊窪的溫泉噴井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雞頭山位於開邊鎮之南,因其形酷似昂首的雄雞而得名,又名石崆寺,《史記·五帝本紀》雲:"(黃帝)西於崆峒,登雞頭"。《鎮原縣誌》記載:"秦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經群眾多次自發籌資維修,如今窯殿內雕樑畫棟,龍飛鳳舞,塑像畫像,各具神態。山上古松青翠欲滴,山下茹水湯湯,自然風景優美;老爺山,古名金城堡的觀光景點,曾是隴東最早的勝跡佳境之一,它位於鎮原西川20里的茹河北岸(即今開邊鎮解放村河口村民小組境內),據《國語·周語》記載推斷,早在四千多年前夏商末期的不窟祖輩,曾在此拓土開邊創建城邑務耕課桑,因而這裡也是中華農耕文化的發祥地,迄今仍有"茹河千年流不干,鎮原城早不過金城山"的歌謠傳於民間。其上蒼柏成行,茶林滿園,環境幽雅,歷來是仁人志士遊覽憑弔、文人騷客曲徑探幽的好去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