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
异 |
异,汉语常用字(一级字) ,读作yì,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为奇特、奇异、奇怪;引申义有不同的、其他、别的等。
现代汉语所见的秦汉文字都比《说文》小篆近古,因此,现代学者怀疑许慎为了牵合其"从廾,从畀"的说法而谬改文字。现代通用的"异"见于《说文》卷三"廾"部:"异,举也。从廾,以声。《虞书》曰:'岳日异哉。'""异(异体)"与"异"语音相近,"异"字未见古文字形体,文献中用其本义的时候也极少,简化字以"异"代"异(异体)" 。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异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巳(国标)、廾(传统)
总笔画; 6
结构; 上下结构
异体字 异
平水韵; 去声四寘
字级; 一级字、常用字
统一码; 基本区 U+5F02
郑码; yybe
仓颉码; SUT
五笔86&98; NAJ
笔顺编号; 515132
四角号码; 77441
字源演变
异,象形字。《说文》:"异(异体),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异(异体)"本像手持一物往头上戴的形状。前人早已指出,"异(异体)"是"戴"字的初文。"异(异体)"与"戴"本为一字,后来分化,义各有当,成为形、音、义各不相同的两个字。许慎据讹变的字形说解文字,不可能弄清"异(异体)"的本义及其与"戴"的关系。"异(异体)"的字形自商代甲骨文直到汉代印文,一脉相承。
虽然战国文字异形很多、变化多端,但都没有《说文》小篆讹变得离谱。现代汉语所见的秦汉文字都比《说文》小篆近古,因此,现代学者怀疑许慎为了牵合其"从廾,从畀"的说法而谬改文字。"异(异体)"字的简化字"异"见于《说文》卷三"廾"部:"异,举也。从廾,以声。《虞书》曰:'岳日异哉。'""异(异体)"与"异"语音相近,"异"字未见古文字形体,文献中用其本义的时候也极少,简化字以"异"代"异(异体)"。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异 异,举也。从廾以声。《虞书》曰: "岳曰:异哉!"
异(异体) 异,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凡异之属皆从异。羊吏切
注:徐锴曰:"将欲与物,先分异之也。《礼》曰:'赐君子小人不同日。'"
康熙字典 异 《广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之切。$音怡。《广韵》:已也。《书·尧典》:异哉,试可乃已。传:异,已也,退也。言馀人尽巳,惟鲧可试,无成乃退。《正义》:异声近巳,巳训止,是停住之意,故为退也。
又《集韵》:发叹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羊吏切。《正韵》以智切。$怡去声。《说文》:举也。
又《广韵》:退也。
又与异通。《列子·杨朱篇》:何以异哉。
异(异体) 《唐韵》《集韵》《韵会》羊吏切。《正韵》以智切。$移去声。《说文》:分也,从廾从⌿。⌿予也。《博雅》:异分也。《史记·商君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又不同也。《书·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礼·儒行》:同弗与异弗非也。疏:谓彼人与己之疏异,所为是善,则不非毁之也。
又怪也。《释名》:异者,异于常也。《左传·昭二十六年》:据有异焉。注:异犹怪也。《史记·屈贾传》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又奇也。《周礼·地官·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注:珍异,四时食物。《史记·仲尼弟子传》: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
又违也。
又姓。唐异牟寻归唐,册封南诏王,今白水蛮有此姓。
又异,翘草名。《尔雅·释草》:连异翘。
又无名异药名,主治金创折伤。
又《韵补》:叶延知切,音怡。《诗·邶风》:洵美且异。叶下贻。
又叶弋质切,音逸。《诗·小雅》:亦只以异。朱注:逸织反。无名氏《乐德歌》:所见奇异,叶甘美酒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