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弋阳县博物馆

弋阳县博物馆系文博保护机构,坐落于江西省戈阳县孔庙,1985年3月经弋阳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副科级文博事业单位,隶属于弋阳县文化局。1985年4月19日被弋阳县政府公布为弋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主要职能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体组织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利用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做好文物的收集、整理、保管、陈列、研究和对外宣传交流工作,做好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桥梁、古石刻、石窟寺[1]、古化石的保护利用;做好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

馆址位置

弋阳县博物馆坐落于江西省戈阳县孔庙。

管辖隶属

1986年2月,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江西省弋阳县博物馆,馆址暂设在文化馆内,隶属弋阳县文化局。

馆舍介绍

1989年10月,弋阳县博物馆迁入经过全面修缮的弋阳孔庙,举办了江西省弋阳县文物普查成果展,正式对观众开放。弋阳孔庙是明洪武二年(1529年)重建,宣德元年(1426年)进行了不断地保护维修,现存有大成殿,庑厢、天井、古木、附学等建筑。大成殿系歇山顶,宽24米,深18米,高10米,蔚为壮观,系弋阳县最完整的古老建筑之一,1985年4月19日被弋阳县政府公布为弋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馆藏展览

弋阳县博物馆孔庙大成殿作为展厅,每年都要举办不定期的展览,如《弋阳县文物普查成果展》、《弋阳县史沿革基本情况展》、《鱼类标本展》、《赣东北苏区斗争史展》、《中共党史文献图片展》及《弋阳县青年书画、篆刻展》等内容丰富生动,深受欢迎。

该馆曾出版《弋阳文物》。

历史沿革

弋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2]十分丰富,有戏曲文化“弋阳腔”、红色文化“方志敏精神”、佛教文化“南岩石龛”、儒家文化“叠山书院”、山水旅游文化“龟峰”为代表的典型文化,全县共有省级非遗6处、市级非遗9处、县级非遗55处,有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41件。 该县着力做好文化遗存保护工作。重点抢救保护成功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戏曲“活化石”弋阳腔,举办“全国弋阳腔(高腔)学术研讨会”,建设弋阳腔博物馆和组建弋阳腔剧团,投资150多万元为弋阳腔剧团排练演出维修县文化宫,与上饶文艺学校联合创办“弋阳腔戏曲班”。请民间工艺大师按原貌精心整体修复了“中华第一佛洞”南岩石龛36尊佛像头。筹集资金200余万元,重点维修保护江西现存规模最大、古建筑构架保存最完整的古书院之一的叠山书院。1996以来,先后修复了闽浙赣军委旧址、曹溪古戏台、谢叠山墓、周执羔墓、江家宗祠等十余处非遗。

在做好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的同时,该县将文化遗存保护与旅游巧妙结合。围绕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人文积淀,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把“清贫文化”、“戏曲文化”、“佛文化”、“儒家文化”融入旅游发展中,使弋阳旅游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游上升到人文景观游,进一步彰显弋阳旅游独特魅力。重点做好弋阳腔的宣传推介,2007年,该县把弋阳腔这一古色品牌和龟峰绿色品牌相结合,从4月至10月,每个周六、周日都在龟峰景区举行弋阳腔演出,为外地游客了解弋阳腔,了解弋阳提供了一个文化平台,增添了景区浓郁的文化气息,唱响了旅游与文化和谐发展之音。去年7月9日,又把弋阳腔带到了上海世博会,在江西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目睹中国四大声腔之一的戏曲艺术弋阳腔的表演,有效宣传了弋阳腔,展示了弋阳腔的魅力。

馆藏珍品

弋阳县博物馆现有藏品238件,其中二级品4件,三级品42件,通过文物普查,考古调查共发现不可移除文物49处,采集标本近百件,其中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公布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举办陈列展览有:“弋阳历代文物展”、“弋阳风俗文物展”、“革命文物展”、“谢叠山故居书画展”等,出版物有:《弋阳县历史名人与文物古迹简介》、《弋阳文物录》、《儒学宫》等。

视频

弋阳县博物馆 相关视频

一分钟了解国际博物馆日
探索弋阳——探访曹溪涌金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