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弗朗茨·卡夫卡

弗朗茨·卡夫卡,(德文: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紀奧匈帝國德語小說家,猶太人,現代派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弗朗茨•卡夫卡
原文名 Franz Kafka
出生 (1883-07-03)1883年7月3日
布拉格
逝世 1924年6月3日(1924-06-03)(40歲)
國籍 德國
職業 小說家
知名作品 《判決》
《變形記》
《與醉漢的對話》
《飢餓藝術家》
《與祈禱者的對話》

目錄

人物經歷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1]生於布拉格一商人家庭。「卡夫卡」在捷克語中是「寒鴉」的意思,卡夫卡父親的鋪子即以寒鴉來作店徽。而「卡夫卡」在希伯來語中是「穴鳥」的意思(希伯來語和意第緒語都是猶太人的語言)。

1901年,卡夫卡[2]入布拉格卡爾·費迪南德語大學,先攻讀化學、日耳曼語言文學和藝術史,後改學法律。1902年夏天去利勃赫(易北河畔)度假。初次與布洛德相遇。1903-1904年開始創作《一場鬥爭的描寫》第一稿。1907年開始創作《鄉村婚事準備》以及其他早期作品(已遺失)。

1908年,開始任職於工傷事故保險公司。3月在《希佩里昂》雜誌上首次發表作品。1909年,在《希佩里昂》雜誌上發表《一場鬥爭的描寫》中的兩個部分。開始記日記。9月與布洛德兄弟同去意大利里瓦和布雷西亞,觀看飛行表演。

1910年,在《波希米亞德文報》上以《觀察》為題發表一組短篇散文作品。10月與布洛德兄弟去巴黎。1911年,夏天與布洛德遊歷蘇黎世、盧加諾、梅臘諾和巴黎。之後卡夫卡獨自在蘇黎世附近療養。創作《旅遊日記》。

1912年,開始創作長篇《下落不明的人》 (即《美國》)。夏天與布洛德去萊比錫和魏瑪。之後,獨自留在哈爾茨山中的一個山城療養。8月13日與費莉絲相識;8月14日將《觀察》手稿寄給羅沃爾特出版社。創作《判決》和《變形記》。(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美國》。)第一本作品《觀察集》出版(12月)。1913年《司爐》發表(5月)。遊歷維也納,威尼斯和里瓦。

1914年6月10日,卡夫卡在柏林與費莉絲·鮑爾訂婚。6月11日在日記中寫下小說片斷《村子裡的誘惑》 (《城堡》的最早雛形)。9月去呂克等地旅行。7月2日解除婚約。同年世界大戰爆發。開始寫作《審判》,完成《在流放地》。

1915年與費莉絲重逢。繼續寫《審判》。與妹妹艾莉去匈牙利旅遊。《司爐》獲馮塔納獎。

1916年7月,與費莉絲去馬利恩巴德。完成幾篇短篇小說,後收入集子《鄉村醫生》:

1917年創作《中國長城修建時》。繼續寫作《鄉村醫生》里的短篇小說。7月與費莉絲再度訂婚。8月首次出現肺病症狀,9月4日確診患肺結核。9月12日暫時離開保險公司。研究克爾愷郭爾的作品。創作《箴言》。12月在布拉格與費莉絲再度解除婚約。

1919年,夏天與尤莉·沃里采克訂婚。寫《致父親的信》。 《在流放地》出版。

1920年,卡夫卡[3]在梅臘諾度病假。認識密萊娜。5月短篇小說集《鄉村醫生》出版。9月與尤莉·沃里采克解除婚約。夏秋兩季回布拉格上班。年底在塔特拉肺病療養院療養。1921年在塔特拉。9月回布拉格。

1922年1月,去斯賓德勒米勒,2月返回布拉格,3月15日朗讀《城堡》第一章。5月與密萊娜最後一次交談。7月因病辭職。繼續寫作《城堡》。

1923年9月底,與朵拉·迪阿曼特同居。寫作《地洞》、 《女歌手約瑟菲妮》、 《一條狗的研究》。短篇小說集《絕食表演者》中的四篇小說付印。

1924年,卡夫卡病情惡化,3月14日返回布拉格。完成《女歌手約瑟菲妮》。6月3日去世。葬於布拉格。短篇小說集《絕食表演者》出版。

1931年短篇遺著集《中國長城修建時》出版。1936年馬克斯·布洛德主編的六卷本《卡夫卡文集》出版。1950-1958年馬克斯·布洛德主編的九卷本《卡夫卡文集》出版。

個人生活

在卡夫卡[4]一家中,這個內斂的作家被看做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特別是他的父親,他對於他兒子的興趣無法給予哪怕一丁點兒的理解。弗蘭茲·卡夫卡越來越沉溺於文學當中,這與他的父親關係甚大。

他的父親赫爾曼·卡夫卡是一個成功的商人,而他早期的生活卻非常艱難。赫爾曼·卡夫卡來自於一個農村家庭,在服完兵役後,他在布拉格開始慢慢積累財富。他是一個毫無溫情可言的暴君,經常肆意的使喚和責備他的店員。即使是他自己的孩子,也每天都被他訓斥,他認為他們應該表現得更好,並且應該感恩於他。此外,他一直對他的兒子們有一個明確的期望,即像他自己一樣,坦誠、堅強、並且努力工作。

卡夫卡的父親赫爾曼·卡夫卡智力不算出,但作為猶太人經商是有方的,所以白手起家,成為富裕的婦女時裝禮品店的老闆。他只關心他的生意,對兒子的寫作事業並不理解,更談不上支持,加上他對子女的家長制管教方法,使卡夫卡在心理上從小就籠罩着威權的壓力。這成為卡夫卡創作中「代溝」主題和懾強主題的生活原型。

弗蘭茲·卡夫卡後來(1919年)曾給他的父親寫過一封將近一百頁的信,但他卻始終沒有將信寄出。在這封信裡面,他描述了他在童年所受的創傷:他無比傾慕他那強勢的,幾乎決定一切的,並且每件事都能做出正確決定的父親。然而他對兒子們只有輕蔑的嘲諷,對於弗蘭茲所熱衷的事情,他表現出的只有鄙視。這場父子之間實力懸殊的鬥爭的結果只有一個——這個本來就靦腆的男孩變得更加內向,並且幾乎不再說話了。

1923年卡夫卡與朵拉熱戀,卻遭到父親的反對。父親對他說:「她多半是穿了一件特別的襯衣,布拉格的猶太女人們就會用這一套來勾引男人,你一見到這件襯衣,自然就決定娶她了」。

1924年6月3日,卡夫卡去世。當卡夫卡的棺木放入墓穴時,朵拉拚命往墳墓里跳,被在場人員緊緊抱住。

卡夫卡一生三次訂婚,三次解除婚約,究其根本原因,乃是卡夫卡對家庭生活將毀掉他的寫作所賴以存在的孤獨的恐懼。在他所鍾情的寫作面前,常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婚姻其實毫無位置可言,而他個人,也不過是這古老的偉大事業心甘情願的祭品。

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原文名 年份
《桶騎士》 Der Kübelreiter 1921
《與醉漢的對話》 Gesprächmit dem Betrunkenen 1909
《與祈禱者的對話》 Gespräch mit dem Beter 1924
《飢餓藝術家》 Ein Hungerkünstler 1909
《在流放地》 In der Strafkolonie 1919
《變形記》 Die Verwandlung 1915
《判決》 Das Urteil 1913
《火夫》 Der Heizer 1913
《城堡》 Das Schloss 1912-1914
《審判》 Der Prozess 1914-1918
《失蹤者》 Der Verschollene 1927
《萬里長城建築時》 Beim Bau der Chinesischen Mauer 1919

文學的鼻祖,是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其作品主題曲折晦澀,情節支離破碎,思路不連貫,跳躍性很大,語言的象徵意義很強,這給閱讀和理解他的作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卡夫卡的作品難讀,連母語是德語的讀者也覺得讀懂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

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裡惶恐,不安,孤獨,迷惘,遭受壓迫而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嚮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為讀者描繪出的一幅幅畫卷我們會感到震驚和恐懼,因為他仿佛在為人類的明天敲起陣陣急促的警鐘,他在為人類的未來擔憂。

藝術特色

卡夫卡小說的謎語特徵體現在小說的不確定性特徵上。他的小說往往沒有起始,沒有結尾,沒有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沒有明確的方向。

卡夫卡作品的基本主題是現代社會中人的異化和孤獨,如長篇《城堡》、《審判》、《美國》和中短篇《變形記》、《地洞》、《判決》、《在流放地》、《桶騎士》、《萬里長城建造時》等等。這些作品的基本主題是現代社會中人的異化和孤獨感。但它並非通過傳統的寫實或典型化的手法獲得的,而是突破了表象的或細節的真實,採用鮮明的象徵、淡化的情節和寓言性質的人物,通過象徵、暗示、誇張等手法予以表現。

卡夫卡筆下的白描藝術特徵是運用冷漠、客觀、簡潔並暗含着諷刺意味的語言表現作者的焦灼而憂慮的心靈。這種風格的形成與作者外冷內熱的性格不無關係。有兩個卡夫卡,一個是寫小說的寓言的卡夫卡,另一個是寫格言、日記的卡夫卡。前者把灰暗的現實和夢魔般的主觀意識,孤獨、恐懼、悲苦的情緒表現在創作中;後者將銳利的斧頭擊碎心中的冰海,向人們傾訴他的心聲和希望,言辭間閃爍着理想的火花。這矛盾對立的兩方面構成了卡夫卡這個複雜的統一體。因而,在敘事藝術上也是矛盾統一的。他一方面用冷峻的語言作「利斧」劈開蒙蔽人們眼睛的生活假象,另一方面在這冷峻的語言下又跳躍着一顆灼熱的心,於是形成了這外冷內熱悲喜交加的敘事風格。

卡夫卡是個自傳色彩很強的作家,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寫他自己,表現他自己的內心世界。作品中的人物不僅名字與作家本人的名字有着這樣或那樣的聯繫,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都有着與作家本人相似的人格屬性和心理特徵。在很大程度上,卡夫卡是按照自己的心理模式來塑造他筆下的主人公的,因而他賦予了他的人物與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格屬性。凡是重要的人生體驗和感受在他的作品中都能得到充分的體現。他的小說是他生存體驗的總結和內心世界的外化。

卡夫卡一生都在苦苦地探求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但至死都無法對他的思考和探索給出令他自己滿意的答案和結論。因此卡夫卡也無法通過他的創作描寫生活的結局,無法給自己的小說一個滿意的結尾。

人物影響

卡夫卡與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卡夫卡生前默默無聞,孤獨地奮鬥,隨着時間的流逝,他的價值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動,並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一股「卡夫卡」熱,經久不衰。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並不多,但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卡夫卡的小說揭示了一種荒誕的充滿非理性色彩的景象,個人式的、憂鬱的、孤獨的情緒,運用的是象徵式的手法。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超現實主義餘黨視之為同仁,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荒誕派以之為先驅,20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黑色幽默」奉之為典範。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愛讀卡夫卡,他的一本小說就叫《海邊的卡夫卡》。此外,受到卡夫卡影響的中國作家甚多,有殘雪格非余華等。

人物評價

卡夫卡對人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英國詩人奧登評) 最初我認為卡夫卡是文壇前所未有、獨一無二的;多看了他的作品之後我覺得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的文學作品中辨出了他的聲音,或者說他的習慣。(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評)

後世紀念

為紀念卡夫卡,1983年發現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來命名。 從1978年起,在德國聯邦政府的支持下,一批來自各國的德語文學專家,開始按照當代文學的標準來編輯卡夫卡的小說、日記、書信和遺稿,並由菲施爾出版社(S.Fischer Verlag)陸續出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