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弘安之役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弘安之役

戰役別名: 蒙古合戰

參戰兵力: 元軍19.5萬,日軍幾萬

主要人物: 忽必烈,忻都;北條時宗,藤原經資

地點: 日本北九州

時間: 1281年春

結果: 日本勝利

弘安之役是元朝皇帝忽必烈與屬國高麗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攻打日本而引發的戰爭。這兩次侵略在日本合稱"元寇"或"蒙古襲來",或依當時的日本年號稱抵禦元軍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第二次為"弘安之役"。鎌倉、室町時代呼稱(蒙古襲來、異賊襲來、蒙古合戰、異國合戰)亦有用兇徒稱呼之,江戶時代大日本史稱為元寇。這兩次入侵也以北九州為主要戰場。

當時元朝艦隊是世界史上最大規模的艦隊。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元朝入侵失敗。[1]

目錄

背景

至元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征日本文永之役失敗後,至元十八年(1281年)忽必烈再次發兵兩路,命洪茶丘至東北,招募瀋陽、開原等地自願從軍者三千人,由其指揮,忻都仍統率蒙古軍。又任命高麗將領金方慶為征東都元帥,統率高麗軍一萬人、水手一萬五千人,戰船九百艘,軍糧十萬石,三軍合計約四萬人,組成東路軍;一路由范文虎收集江南張世傑舊部及其他自願從軍者計十萬人,戰船三千五百艘,組成江南軍,從慶元(今浙江省寧波市)出發。總計蒙古人4.5萬,高麗人5萬,漢人約10萬。兩軍約定於6月會合,作戰部隊主管作戰,江南軍負責在被占領區屯田,生產米糧,以為長久之計。忻都統蒙古軍,洪茶丘統志願軍3000人,高麗將軍金方慶為征東都元帥,統高麗軍10000人,水手15000人,戰艦900,軍糧100000石。兩路元軍由元軍宿將阿剌罕統一指揮,定於至元十八年(1281年)六月十五日在壹岐島會師。

文永之役,元軍撤退時遭暴風雨襲擊,日本朝野認為是神風天佑,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大規模的祈神活動,當時不僅天皇在祈神,幕府的實權者北條時宗也在祈神。同時,為了防禦元軍再次入侵,鎌倉幕府執政北條時宗大力加強備戰:一是加強長門守護所的力量,任命胞弟北條宗賴為長門守護,防衛中國西部;二是增派北條實政去鎮西主持九州方面的備戰工作;三是費時五年,由藤原經資負責築起一條西起今津,東至箱崎的高六尺厚一丈長十餘公里的石壩(元寇防壘)。

過程

元日戰爭爆發

至元十八年(1281年)五月三日,東路軍從合浦啟航,開往巨濟島。五月二十一日,進攻對馬島的世界村(上島佐賀浦)、大明浦,守島日軍雖頑強抵抗,但因眾寡懸殊,全部戰死。元軍占領對馬島後,不顧忽必烈的指示,大肆殺掠。第二次元日戰爭爆發,日本史書稱之為"弘安之役"。

當日方得知元軍入侵對馬、壹岐兩島後,在鎮西奉行少貳藤原經資率領下的守護部隊立即進入沿海石壩陣地,嚴陣以待。日軍總指揮為藤原經資,副將大友賴泰,統率的部隊除藤原經資的"三前二島"的御家人武士部隊外,還有筑後守護北條宗政、肥後守護安達成宗、豐後的大友和薩摩、大隅、日向的島津久經的部隊,一線部隊總計有四萬餘人。另外,宇都宮貞綱率領約六萬中國地方的武士部隊,作為增援軍在必要時將前往筑前。

五月二十六日,東路軍攻入壹岐島。忻都為爭奪頭功,無視在壹岐島同江南軍會師的作戰部署,貿然進攻博多灣。六月六日,忻都派出一支小型艦隊,前往長門海域牽制守軍,使其不敢救援大宰府,大部隊開往博多灣。進入博多灣後,才發覺沿海灘頭築有石壩,難以登陸。此時,偵察部隊探知志賀島和能古島防禦薄弱,也未築石壩,遂命令艦隊靠近志賀島錨泊。當夜,松浦黨御家人草野次郎經永,率少數部隊偷襲元軍,縱火燒船,給元軍造成一些損失。

江南軍會師

七日晨,洪茶丘率軍登陸,占領志賀島。志賀島狹長,退潮時露出的海灘可直通陸地。為了從側後進攻博多灣,元軍奮力搶占海灘。由於元軍擅長集團攻擊,而日軍則擅長一騎打,在連日的海灘爭奪戰中,元軍損失慘重,被殺千餘人,河野通有(河野黨)以及竹崎季長等人持續騷擾元軍,洪茶丘還差點兒被日軍副指揮大友賴泰之子大友貞親斬殺。戰事不利再加上後勤供應困難,忻都等遂決定於六月十五日率軍從志賀島撤退,駛向壹岐島,與江南軍會師。

江南軍方面,五月時,據偵察得知日本平戶島守軍均調至大宰府,阿剌罕決定將會師地點改為平戶島。六月初,江南軍派出先遣艦隊前往壹岐島與東路軍聯繫。藤原經資獲知後,率部進攻壹岐,激戰兩日,日軍敗退。日軍副指揮官少貳資時陣亡,指揮官少貳資能傷重不治。

此時出現重大變故,本次征日的總指揮、元軍宿將阿剌罕突然病死,忽必烈任命阿塔海接替指揮,但阿塔海未能及時到任。但江南軍統率范文虎認為先遣艦隊早已發出,不宜久等,遂在阿塔海尚未到職的情況下,令江南軍於六月十八日分批開航。當阿塔海趕到出發地點慶元時,范文虎已率軍揚帆東渡了。

七月,范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餘萬人,戰船三千五百艘,到達次能、志賀二島,與忻都、洪茶丘所部會師。元軍繼續嘗試登陸作戰,日軍以石牆為掩護,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許多蒙古軍將領相繼陣亡。七月二十七日,元軍在開往鷹島途中,先頭部隊遭日本水軍攻擊,激戰至天明,日軍撤退。兩路大軍會師後,軍勢大振,本應立即進攻大宰府,卻遲疑不發,估計是因為天氣惡劣。元軍兩路統帥均無航海常識。只有江南軍張禧所部和也速䚟兒所部才將戰船疏開(相隔五十步)錨泊,以避免萬一遭到颱風,戰船互相碰撞。

八月一日,颱風襲來,元軍船毀人溺,師喪大半。江南軍張禧所部和也速䚟兒所部由於事先做了準備,損失不大。颱風過後,張禧和也速䚟兒率部救援落難元軍,落水的范文虎被張禧救起,最後眾部隊勉強在鷹島海灘上設置了臨時基地。

張禧立即向范文虎建議:江南軍士卒未溺死者尚有近半數,而且都年輕力壯,如果將他們組織起來,強行登陸,作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也許能登陸成功。但范文虎未採納。於是最終元軍仍然選擇撤退,由范文虎、張禧等先各自挑選士卒,乘船率先逃離。此時,平戶島尚有被救起士卒四千人無船可乘,范文虎命棄之不顧。張禧不忍,將船上的七十五匹戰馬棄於島上,載四千士卒回國。至於李庭則集結了本部隊的倖存者並已經加入北撤的高麗艦隊,獨自進行撤退。另外,其他的元/高麗聯軍指揮官,如忻都、洪茶丘、金方慶等也都已經各自收集倖存者開始出海撤退。

儘管有張禧等拚命維持住大局,使得有一定數量的元軍成功上船撤退,但是仍然有大量元軍被遺棄在了鷹島上。無論如何,對於這些部隊最終的覆滅結局,范文虎難逃其咎。

日軍總攻

在得到元軍開始從前線撤退的消息之後,日軍立刻作出反應:總司令北條時政作出如下指示:一方面由竹崎季長率領水面部隊立刻前往伊萬里灣阻截撤退中的元軍各艦隊,另一方面,陸軍部隊則由少貳景資率領,在鷹島上進行登陸,水陸兩陸俱是集中優勢兵力展開攻擊,力求將元軍全部殲滅。

海面上,元軍的各支撤退艦隊於伊萬里灣集結進行休息整頓,所以竹崎季長便趁元軍艦隊暫時性集結的時候展開集中撲殺。竹崎季長將龐大的艦隊整個拆成三隊:一隊由自己親自率領,剩下兩隊則由部將香西度景與藤原資門則各率領一隊。八月五日清晨,日軍艦隊闖入伊萬里灣,對元艦隊發動攻擊。日軍在船隻和人員數量上明顯占據上風,經過一天激戰,元軍各艦隊大部分被消滅,只有極少數零星船隻成功突圍。而日軍方面則有將領香西廣度以及一定數量的人員陣亡,部分船隻被毀。

而在范文虎等人自顧自乘船逃生之際,鷹島上尚有元軍約十萬人(絕大多數是范文虎的漢兵,剩下的是蒙古、高麗、女真兵),這些部隊等於是成為無將之兵。但是這些遭遇主帥拋棄的元軍卻保持了出奇的鎮定:他們公推了一位張姓百戶作為臨時指揮,號稱張總管。這些元軍首先肅清了島嶼上的零星敵人,隨後開始有條不紊地採伐木材,準備建造船隻以撤退。

日軍指揮層得知鷹島上的元軍試圖伐木造船之後,日軍指揮層決定即刻發動攻擊。而在此時刻,北條時宗已經集結起了數萬人的可用兵力。在進行戰術部署時,少貳景資也是把全軍分割成三個梯隊:

首先,他命令都甲惟親、都甲惟遠父子率領第一梯隊在鷹島東灘登陸並建立陣地,吸引元軍注意力與火力;同時,第二梯隊由西牟田永家、島津長久、比志島時范率領,趁第一梯隊與元軍交戰時再搶占一片灘頭,擴大登陸場面積並為第一梯隊提供掩護;而第三梯隊則由參加過伊萬里灣的海戰的藤原資門率領,匯入第一、第二梯隊的陣地,對元軍形成包圍;最後自己由率領預備隊在龍面庵組成陣地,一旦情況失控,自己的集群也可以迅速投入戰鬥。此外,福田兼重還要負責率領部隊在海上巡邏,消滅任何靠近島嶼的元軍艦隊,一旦海面上的元軍被消滅,他也必須率領自己的部隊登陸,加入地面戰場。

八月七日上午,日軍便按照先前的戰略部署展開行動。日軍在人數上占據壓倒性優勢,元軍在島上的各個防禦工事相繼失守。剩下的元軍終被壓縮到棟原、中川原一片狹小區域內從事最後抵抗,直至被完全消滅。當日的戰鬥結果是,十萬元軍全部被殲滅,而日軍也遭受巨大數量的人員損失。被俘的元軍士卒共有三萬餘人,日軍將俘虜中的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麗人全部處死,南方漢人免死,而是被日本人奴役 。

影響

第二次元日戰爭最終也遭遇颱風而失敗。這次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中途易帥,無人指揮。在當時通信工具極不發達的條件下,進行這樣大規模的渡海登陸作戰,沒有主帥親臨指揮,豈有不失敗之理!二是兩路大軍各行其是,沒有嚴密的協同作戰。三是統率畏懼不前,貪生怕死。四是不熟悉戰區的水文氣象條件。

忽必烈兩次東征日本均以失敗告終,但他仍一意孤行,準備第三次征日。結果因為忙於鎮壓人民起義和大臣的勸諫,未能實現。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元世祖忽必烈逝世,征日計劃也就隨之中止了。

元軍入侵也使得幕府找到了繼續統治國家的藉口而不是將權力交給天皇。他們之後一段時間繼續加強九州的防務,那裡的許多軍事設施很多年後還有效。由於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幕府無法恩賞抗元官兵,加劇了國內矛盾。1333年,鎌倉幕府滅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