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林
今年56歲的張世林,是位「石頭玩家」——20多年來,他專注於松花石雕刻與鑑賞,多次以精美作品斬獲國家大獎,並用滿腔熱忱帶動起一方文化產業,可謂「點石成金」的雕刻聖手。
「我自幼喜愛書法、美術和攝影,1996年,有位朋友送給我一塊巴掌大小的綠色石頭,質堅而細,色嫩而純,澤如松花,自此,我便與松花石結下不解之緣。」 張世林笑語。
松花石是海底淤積細泥在大自然數億年作用下孕育出的奇石,主要分布於長白山區,張世林所在的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區,松花石礦藏豐富且品色優良,當地居民搭火炕時,多用它做「炕面石」,這在張世林看來,簡直是暴殄天物。
「松花石細膩溫潤,紋理清新,又名松花玉,美學價值巨大。據史料記載,其明末即被用於制硯,清皇室對松花石硯更是推崇備至,封其為宮廷御硯。」面對松花石不為人知的現狀,張世林暗下決心,定要將這一文化瑰寶發揚光大。
當時,江源並無精通制硯之人,張世林也不懂如何雕刻:「因為缺乏基礎、沒有工具,我就想了個笨辦法,用鋼釘一點點地在石頭上扎,慢慢刻出硯台造型,然後將其拖在車後,滿院子跑,把底部磨平,再用砂紙細細拋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做成我的第一方松花硯。」
此後,張世林開始四處拜訪名師,經年累月地勤學苦練,雕刻造詣日益精進,在此基礎上,他獨具匠心地開創了以圓雕為主的關東粗獷松花硯與松花石隨形硯的雕刻風格。
「制硯的精髓是要融入中華文化氣息,同時融入自己的創新想法。」每每製作硯台,在完成80%之後,張世林都習慣放一放,他說:「藝術創造不可急於求成,只有經過沉澱和反覆思索,再予以完善,才會製作出更精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