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乾二[1]
物理化學家,1928年8月15日生於福建惠安。1954年廈門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畢業。廈門大學教授,曾任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張乾二
出生 (1928-08-15) 1928年8月15日(96歲)
福建惠安
國籍 中國
母校 廈門大學
職業 教授
研究領域 結構化學和量子化學

目錄

教育背景[2]

  • 1947年—1951年,廈門大學化學系,本科生
  • 1951年—1954年,廈門大學化學系,研究生

人物生平[3]

  • 1954—1962,廈門大學化學系,講師
  • 1962-1978,廈門大學化學系,副教授
  • 1978-至今,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
  • 1985—1991,廈門大學化學系主任
  • 1986—1989,J.Mol.Sci. 雜誌編委
  • 1986—1994,中國化學會理事、福建省化學會理事長
  • 1987-1992,兼任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
  • 1987—1995,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 1987—2004,物理化學學報副主編
  • 1988—1993,任第7屆全國政協委員
  • 1988--2002,中國農工民主黨第10、11、12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
  • 1991—1995,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
  •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1993—2002,任第8、9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
  • 2002—,結構化學主編

研究方向[4]

  • 主要開展結構化學和量子化學等領域的研究,以其獨特的數學悟性,結合廣博的結構化學知識與巧妙的構思、嚴謹的推理,獲得了一些富有獨創性的系統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矚目與知名學者的讚賞。

科研成果[5]

  • 在五十年代進行了晶體的水溶液培養,開發了磷酸二氫鉀等功能材料,六十年代參與唐敖慶教授「配位場理論」課題組研究,將原子結構研究成果推廣到分子體系,該國際領先成果獲得1981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20世紀80年代起,用群論方法推導出三維旋轉群-點群的約化係數的閉合表達式,建立多面體對稱性軌道的群重疊方法,該研究成果獲得1990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20世紀80年代起,建立了金屬和金屬氧化物的表面簇模型方法
  • 90年代將稱群方法應用於價鍵理論,發展了無自旋價鍵理論方法,克服了長期阻礙價鍵理論發展的「N!」困難,研究小組編寫了價鍵方法從頭算程序,已提供給國內外同行使用,並獲得好評,這個成果獲得2000年度中國高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主要獎項[6]

  •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名稱:配位場理論方法
  • 1984年,獲省高教廳科技成果一等獎,項目名稱:休克兒矩陣圖形方法
  • 1984年,獲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稱號
  • 1987年,獲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名稱:多面體分子軌道方法
  • 198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項目名稱:群論方法在量子化學中的新應用
  • 1989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 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名稱:過渡金屬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化學與結構化學
  • 199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該項目也獲得1993年度王丹萍科學技術二等獎,項目名稱:鉬、鐵、硫等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化學與結構化學
  • 199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名稱:群表示約化方法、程序與應用
  • 1994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項目名稱:部分主族原子簇粒子的激光產生與結構研究
  • 2001年,獲教育部中國高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名稱:價鍵理論新方法及其應用
  • 2001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2004年,獲福建省傑出科技人員
  • 2006年,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

參考資料

  1. [1] 中國科學院
  2. [2] 張乾二院士
  3. [3] 張乾二院士
  4. [4] 張乾二院士
  5. [5] 張乾二院士
  6. [6] 張乾二院士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