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伯聲
原文名 Yammie Nam
出生 (1903-06-23)1903年6月23日
河南滎陽
逝世 1994年4月4日(1994-04-04)(90歲)
國籍 中國
別名 張譎駿
職業 地質學家、教育家

目錄

人物生平

張伯聲(1903.6.23-1994.4.4),又名遹駿,河南滎陽 人,構造地質學家、大地構造學家、地質教育家。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地質學界五大構造學派之一- "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的創始人。

1926年於清華 學校畢業後,1928年美國 芝加哥大學化學系畢業獲得學士學位,1952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伯聲他多次對黃河流域進行地質考察,提出了"黃土線"及黃河河道發育和秦嶺水系成因等新觀點,在國內外第四紀地質界有重要影響。 20世紀70年代中期,將鑲嵌構造學說發展為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6月23日,出生於河南滎陽。張伯聲的祖父半農半商。父輩兄弟五人,除三叔隨祖父經商外,其餘都以教師為業,兼事農耕。父親張銘宸 ,為河南省議員,南陽中學監督;母親楊氏,終生為農。張伯聲為長子,有兩個弟弟。他幼年就學於農村,經常參與農事,深知農民疾苦,受當時新思潮影響,決心學好西方科學技術,為民眾服務。

1913年,進滎陽縣城高小學習,喜愛自然地理。

1917年,考取開封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同年進北京清華學校學習。

1919年,他被學校破格選送清華學校深造。

1926年,被保送赴美留學。先在威斯康辛大學化學系學習,後又轉入芝加哥大學。

1928年3月,他報考芝加哥大學地質系研究部,開始跟隨著名的岩石學家約翰遜教授、構造地質學家坎伯侖教授攻讀地質系專業。次年,張伯聲轉入斯坦佛大學地質系研究部,受到地質學家維里斯教授、布萊克衛爾德教授的精心指導。

1929年,張伯聲轉入斯坦佛大學地質系研究部,受到地質學家維里斯教授、布萊克衛爾德教授的精心指導和親切教誨,學業大有長進。

1930年5月,因家事被迫中斷學業回國。 同年被聘為焦作工學院(現中國礦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 地質、岩礦學教授。

1931年,被聘為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教授。

1932年,被母校河南大學聘為理學院教授,講授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礦物學和岩石學等課程。他在母校任教時間僅1年,但他教學認真、重視實踐的科學態度卻給師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1933年,任河南大學教授。1936年任北洋工學院教授。

1937年,他跟隨北洋工學院內遷西安,到由平、津各大學聯合組成的西安臨時大學任教。

1938年,被聘為西北大學教授,次年兼任西北大學地質系主任。

1942年,他參加民主黨派"九三學社"。

1949年初,駐西安的國民黨軍政要員南逃,他同當時的西北大學校長、著名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鍾健卻一直守護着學校。

1950年,張伯聲參加豫西地質礦產考察時,他在中嶽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下面小溝中,發現深變質的太古代雜岩和元古代古英岩之間存在着明顯的角度不整合接觸面,遂進行了認真觀察描述,並把該不整合面所代表的地殼運動命名為"嵩陽運動"。

1956年,任西北大學副校長,並光榮參加中國共產黨。

1961年,張伯聲教授因過度勞累,身患高血壓病。

1978年,他作為教育界的優秀代表而成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0年,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1992年元月,欣然為母校河南大學題辭。

1994年4月4日下午5時,在西安逝世,享年91歲。 [1]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1950年,發現鞏縣小關鋁土礦,正確評價並擴展平頂山大型優質煙煤礦確定陝西四川界上"漢南花崗岩"的時代為前震旦紀首次發現中國河南太古界與元古界間不整合面,並命名為嵩陽運動提出了"黃土線"概念及對黃河河道發育歷史的新看法發現並論述了大量的"一邊翹起、一邊俯傾"的塊斷運動20世紀60年代初期創立了"鑲嵌構造學說",提出整個地殼是由一級套一級地殼塊體同構造活動帶鑲嵌起來的構造原理。70年代中期,將鑲嵌構造學說發展為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

在執教期間,他還致力於地質科研及實踐,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為國家地質學理論和礦產事業做出特殊的貢獻。他的地質科研及實踐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一是地質礦產工作;二是前寒武紀地質研究;三是對第四紀地質與新構造運動的研究;四是有關地震地質的研究;五是創立了波浪鑲嵌構造學說。在全國第二屆構造地質學術會議上,張伯聲"地殼波浪鑲嵌構造學說"被公認為中國地質學界五大構造學派之一。世界地質學界將其稱為"盛開在地質科學園地里的奇葩"。

第一是地質礦產工作。1950年夏,張伯聲經過考察發現了全國著名的兩個大型沉積礦床:鞏縣鋁(鐵)釩土礦和平頂山煤礦。這兩個大型沉積礦床的發現,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解放初國民經濟恢復做出了貢獻。

第二是前寒武紀地質研究。抗日戰爭期間,張伯聲在陝南發現前人把漢中-西鄉一帶出露的大片花崗岩定為中生代燕山期"花崗岩基"有誤,並在論文《陝西漢中區之前震旦紀地質》中做詳細論述,重新確定了這裡的構造性質。這對中國前寒武紀研究及這一地區的經濟建設,都有重要的意義。1950年,他在嵩山南麓首次發現太古界雜岩和元古界石英岩之間的不整合接觸面,並命名為"嵩陽運動"。這個名稱一直被地質學界所沿用。

第三是對第四紀地質與新構造運動的研究。張伯聲在1956年黃河水利資源調查中,根據黃河流域每個盆區的黃土分布各有一個統一的最高線的現象,提出"黃土線"的概念及對黃河河道發育歷史的新看法,為第四紀地質及水文工程研究辟出新徑。

第四是有關地震地質的研究。張伯聲在60年代創立了"鑲嵌構造學說",提出整個地殼是由一級套一級的地殼塊體同構造活動帶鑲嵌起來構造的原理。他用波浪鑲嵌觀點,分析地震活動規律,發表《地震同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關係初探--兼論陝西地震趨勢》和《地殼的波浪狀鑲嵌構造同中國的礦產和地震的關係》的論著,劃分了中國地震網絡,指出地震活動基本上是在兩組斜向構造帶內,周期地、交互地做跳動式遷移的規律,為地震預報預測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第五是創立了波浪鑲嵌構造學說,被譽為中國五大地質構造學派之一,這是張伯聲對地球科學最重要的貢獻。 [2]

主要論著

1、張伯聲,《火成岩分類及其譯名之體系》,國立北洋工學院工科研究所研究叢刊,1936(9)

2、張伯聲,《火成岩之分類及定名》,地質論評,1937,2(4)

3、張伯聲、魏壽昆,《陝西鳳縣地質礦產初勘報告》,地質論評,1939,4(2)

4、張伯聲,《城固地質略志》,西北工學院季刊,1939(1)

5、張伯聲,《黃河中上游地形與地質之蠡測》,地質論評,1948,13(3-4)

6、張伯聲,《嵩陽運動和嵩山區的五台系》,地質論評,1951,16(1)

7、張伯聲,《從黃土線說明黃河河道的發育》,科學通報,1956(3)

8、張伯聲,《結晶外形對稱周期分類表及其說明》,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57(1)

9、張伯聲,《陝北盆地的黃土及山陝間黃河河道發育的商榷》,中國第四紀研究,1958,1(1)

10、張伯聲,《中條山的前寒武系及其大地構造發展》,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58(2)

11、張伯聲,《從陝西大地構造單位的劃分提出一種有關大地構造發展的看法》,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59(2)

12、張伯聲,《鑲嵌的地殼》,地質學報,1962,42(3)

13、張伯聲,《在塊斷構造的基礎上說明秦嶺兩側河流的發育》,地質學報,1964,44(4)

14、張伯聲,《從鑲嵌構造觀點說明中國大地構造的基本特徵》,中國大地構造問題,北京科學出版社,1965

15、張伯聲,《中國大地構造的基本特徵與鑲嵌構造形成的機制》,地質學報,1966,46(1)

16、張伯聲、王戰,《中國的鑲嵌構造與地殼波浪運動》,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74(1)

17、張伯聲、王戰,《地震同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關係初探--着重探討陝西地震活動的規律》,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0(1)

18、張伯聲、王戰,《地殼的波浪狀鑲嵌構造與地震》,西北地震學報,1980,2(2)

19、張伯聲,《中國地殼的波浪狀鑲嵌構造》,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20、張伯聲主編,《地殼波浪與鑲嵌構造研究》,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21、張伯聲、王戰,《從地球演化的波浪性提出一種前寒武時代劃分方案》,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83(1)

22、張伯聲、王戰,《波浪狀鑲嵌構造同中國能源資源分布的關係》,西安礦業學院學報,1983(2)

23、張伯聲,《張伯聲地質文集》,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24、張伯聲,《辯證的地質學》,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84(1)

25、張伯聲、李俠,《略論滑動構造》,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86(3)

26、張伯聲、吳文奎,《略論塔里木盆地的波浪狀鑲嵌構造》,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86(3)

27、張伯聲,《地質構造發展的斜向性與宇宙運動》,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87(1

28、張伯聲,《陝西省志地震志》序,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3]

人才培養

90年代他仍親自領導着"地質構造研究所"的一班後來人,已完成或正在承擔着國家和地方7個科研項目,指導了21名研究生。張伯聲長期耕耘在教育園地,數十年為祖國培養地質專業研究生、本科生及專科生3000餘人,他們大多成為冶金、煤炭、工程建設、石油、地質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和領導幹部。在執教期間,他還致力於地質科研及實踐,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為國家地質學理論和礦產事業做出特殊的貢獻。

學生:原新疆工學院院長李耀、原煤田地質研究院西北分院院長袁耀庭說,原陝西省地質局總工程師閻廉泉,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國偉。 [4]

社會任職

曾任九三學社西安分社主任委員,九三學社陝西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九三學社第四、五、六、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全國構造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層委員會委員、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前寒武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陝西分會副理事長、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1951年起,歷任西北大學地質系主任兼岩礦教研室主任、中國區域地質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學教務處長、副校長等職。

1978年,他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次年,當選為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

1980年,以後任西安地質學院院長、名譽院長及地質構造研究所名譽所長。

1980年,並調任西安地質學院院長、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1984年,他改任西安地質學院名譽院長,把全副精力投入培養地質學博士研究生工作。

全國構造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地層委員會委員。

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委員。

中國地質學會前寒武紀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地質學會陝西分會副理事長。 [5]

人物評價

譽滿鑲嵌,學貫太古;德高中州,望重西陲。他一生在地球科學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主要表現在礦產資源、前寒武紀地質、第四紀、地震研究及創立全球構造學說等五個方面。在地質哲學研究方面,他立足四維空間,進行全方位思維,提出了動態地質學的觀點,令世人矚目。張伯聲先生他一生執着追求真理,為中國的地質科學事業和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科研成就輝煌,桃李滿天下,堪稱一代尊師。[6]

設立張伯聲基金和召開張伯聲獎頒獎大會,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張伯聲先生獻身地質教育和科技事業的奮鬥精神,在地學研究中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的求實精神,在奮鬥中與同事、合作夥伴的協作精神。[7]

作為張伯聲先生的弟子,滿懷深情地回顧了當年在張伯聲先生的指導下從事地質調查研究工作的情景,對張伯聲先生不畏艱險、獻身於地學研究事業的精神進行了深切緬懷。[8]

張伯聲院士是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大地構造學家、教育家。他一生執着追求真理,為中國的地質科學事業和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科研成就輝煌,桃李滿天下,堪稱一代尊師;張伯聲院士志向高遠、胸懷博大,嚴謹治學、銳意創新,光明磊落、淡泊名利,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他的崇高情操、科學精神和高尚師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光大。

後世紀念

2010年6月21日張伯聲獎設立, 張伯聲獎暨地學專業大學生獎是由張伯聲基金管理委員會根據張伯聲先生生前遺願設立,旨在獎勵具有優良潛質和較強創新能力、取得突出成績的地學專業本科學生,並鼓勵其繼承和發揚老一輩地質學家們投身科研及實踐的精神,已舉辦了七屆。

一代宗師

多年以後,張伯聲教授時常會回想起當年在芝加哥,他的恩師岩石礦物學教授約翰遜先生帶他第一次走入標本室的那個遙遠的周日下午。

美國芝加哥大學標本室里有四個巨大的陳列櫃,整齊地擺滿了岩石標本。這些典型的標本資料,全是約翰遜教授花大半生精力從世界各地搜集來的。那時的地質學剛剛獲得新生命,很多岩石沒有中文名字,張伯聲憑着花崗岩般的意志,堅持認完了兩個巨大陳列櫃的全部標本,他的岩礦鑑定技能功底也因此如磐石一般穩固。 年輕時的張伯聲可謂是少年得志。他1903年生於河南滎陽,總角之年,他常常遊蕩在野外,酷愛爬山涉水。也許正是幼時的興趣,註定了他未來的地質生涯,以及他的人生走向。 1919年,16歲的張伯聲拜入清華大學門下。及至加冠之歲,1926年秋,23歲的張伯聲抱着科學救國的理想,又到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攻讀化學專業,僅用一年半,就成了班裡的第一個碩士。

彼時的中國,積貧積困,縱然一向以地大物博為傲,也改不了缺礦乏油的事實。祖國的景色太美,張伯聲在苦學時不能不記起美麗的祖國。懷着為美麗祖國尋寶的一腔熱血,張伯聲毅然走上了學地質的「不歸路」。

1928年3月,他被芝加哥大學地質學博士研究生部錄取,拜入地質學家約翰遜教授和坎伯蒼教授門下。1929年2月,他轉入斯坦福大學地質系,成為名氣更大的美國地質學家維里教授的親傳弟子。1930年5月,因家事中斷學業歸國。 回國後的張伯聲沒有直接進入到找礦的隊伍中,而是選擇進入高校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地學人才。他年僅29歲就被聘為教授,講授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礦物學和岩石學4門課程。之後,在他一生漫長的教學生涯中,他親手培養出的地質英才達3000多人。

「七·七」事變後,他內遷到西安。到西安臨時大學任教。1938年被聘為西北大學教授,次年兼任西北大學地質系主任。直到建國後,他才在西北安定下來。數十年間,張伯聲從北到南、從東到西,跑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為祖國地質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外人也許認為地質人遊山玩水,寄意山川,過着詩意的生活。實則不然,搞地質是一個磨人的工作。「路里風霜,風霜撲面干」,長時間的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以及如泰山一般繁重的野外作業工作,早已搞垮了張伯聲的身體。即便拖着衰老的軀體,張伯聲始終懷着一顆赤子之心,一次次地走出教室,踏上征程。他深知,只有親身實地驗證,才能掌握最質樸的真理。他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險,踏遍黃土高原,走遍黃河流域,深入秦嶺山區,登上巴蜀天險。他對西北地區地質構造研究的高深造詣,在國內外「地學江湖」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刷新了人們的認識。

時間飛逝,他的體態早已不如少年般輕盈,他羸弱的身體早已不適合再去跑野外,所以1961年,他選擇了留在室內專心科研。地質理論的研究又是另一個無盡的礦藏,他廢寢忘食,盡心挖掘。高血壓使他的身體條件不斷惡化,夜以繼日的研究又使他鬚髮皆白,他的頭髮大把大把地脫落。在隨後的政治運動中,他又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數次打入「牛棚」中。但他不顧一切,專心於自己的科研任務,為了進行實踐,他又強撐起來,拖着病體,帶領學生們多次回到野外。

痛苦的孕育必將開出最美麗的花朵。「四人幫」垮台後,張伯聲又煥發了新生。1979年,在全國第二屆構造地質學術會議上,張伯聲結合他以前提出的「鑲嵌構造學說」,兼容並蓄了前人「脈動說」與「收縮說」的合理部分,首次提出「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為國內外地學界所矚目,與會代表公認這一學說是中國地質學界五大學派之一,世界地質學界則稱其為「盛開在地質科學園地里的奇葩」。

作為「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派」的「掌門人」,張伯聲攜其畢生絕學來到了西安地質學院。1980年,他調任為西安地質學院院長。上任不久,他就在學院成立了中國地質構造研究所,並親自培養地質構造碩士研究生。1983年11月1日,全國首屆地殼波浪鑲嵌構造學術討論會在西安地質學院舉行,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各大門派學者總結交流了近年來的科研成就,進一步提升了張伯聲院士及其波浪鑲嵌學說的聲望和影響,也使西安地質學院在「學術江湖」中的地位大大抬升。

張伯聲創立的「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的意義首先在於他首先全方位系統論證了全球地質構造波浪運動的普遍性。其次,它從地質學角度印證了一個重要的哲學推論: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的形式是波浪狀的。這為人們深入開展地質研究打開了一扇思想的窗口。1986年,《中國波浪狀鑲嵌構造圖》出版,這本圖集是張伯聲關於地質構造理論的「獨家秘笈」。伯聲為地質學發展做出的貢獻極為巨大,他的理論和學說,在地質學界的影響極為深遠。「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學說對我國煤礦、油田、金屬礦產的開發也有巨大的指導作用,在探討地震活動規律方面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此時的張伯聲,已經不愧為地學界的「一代宗師」。

靠自己的拼搏與奮鬥,張伯聲終於在地質學科的「江湖」中開宗立派,打出一片天地。已功成名就,本應安享晚年的他,卻又偏偏不安份起來。 張伯聲爬過高山,跨過大海,可是,當他的境界一步步地抬升,他反而像獨孤求敗一樣,擁有了更多無盡的煩惱。自然界的未解之謎還有很多,宇宙如此遼闊,人類卻偏安在這小小的行星上;大地那麼寬廣深厚,地質人也不過只是認識了薄薄的地殼中淺淺的一層而已。已然稱得上是一代宗師的張伯聲,面對無盡的謎團,想必也會常常聵問,「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處比天高?」 耄耋之年的他每日仍然不停看書,伏案寫作。他編寫創作的論文、專著和教材遍及了地質學的各個分支領域。即使身患腦血栓、輕度偏癱,他依然堅持奮戰到了生命最後一刻。

張伯聲教授被公認為陝西省最有影響的教育家之一。他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是他一貫的教育思想。他師德高尚、胸懷坦蕩,深受學生們的愛戴和敬仰。他在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地指導研究生的學習;直至生命危垂之際,他還念念不忘地質事業的發展和年輕一代的培養工作。他數十年如一日,用畢生心血澆灌中華地質苗圃,親手為祖國培養出數千名地質英才。由於他在教育事業工作中的顯著成績,1989年,他被國家教委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分別授予「全國優秀教師」和「陝西省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張伯聲教授是一位人民公認的、當之無愧的傑出教育家。

1994年4月4日,張伯聲帶着深深的滿足與無限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生前常常說,他為祖國、為地質學科做的貢獻,還不夠多。 威斯康星初相遇,一入地質「誤」終身。只恨我生君已老,大雁塔下憶故人。 [9]

文獻來源

  1. 張伯聲_已故_中國科學院院士_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中國政府網
  2. 張伯聲滎陽市當代人物專題
  3. 長安大學「一代宗師」張伯聲長安大學新聞網
  4. 著名地質教育家張伯聲院士知網空間
  5. 資源學院2018張伯聲獎頒獎典禮騰訊網
  6. (長安大學副校長趙祥模評)
  7. (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李冬玉評)
  8.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國偉評)
  9. 懷念恩師張伯聲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