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凌雲
出生 (1895--1946)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將軍長

目錄

人物生平

張凌雲(1895~1946),字步衢,今項城市新橋鎮劉營村人。

清末,其父張連山為抗糧抗款,打死衙役一人,被捕入獄。為此,傾家蕩產。後遷居現址劉營村當佃戶,生活困苦。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春荒嚴重,人自相食,張連山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將13歲的張凌雲送給張埝村的張子榮為義子。張凌雲在義父家的藥鋪里辛勤勞動,長大成人。

一日,他看到藥鋪中掛着「濟世活人」的招牌,自言自語地說:「在這個年頭,開個小藥鋪,當個醫生,能救活幾個人呢?我不如當兵,用槍桿子和熱血去救活更多的人!」於是,在他19歲時,投到馮玉祥部當兵。

在部隊裡,他除白天參加緊張的操練外,還在夜間苦練殺敵本領。因他作戰勇敢,屢建戰功,由班長、排長、連長,升任馮玉祥司令部的手槍營(即警衛營)營長,後又升任第2團團長、第8混成旅旅長。1925年(民國14年)12月,率部在天津楊莊車站同奉系軍隊交戰,時值煙霧瀰漫,寒風刺骨,他身先士卒,連衝破奉軍兩道防線,使部隊迅速占領了天津。在這次戰鬥中,張凌雲三處負傷,住院醫治月余出院。他在醫院寫了《病榻吟》一詩:「戎馬生涯乃宜人,浴血奮戰廊房門。彩花三掛不知痛,笑指奉軍驚落魂。」

1926年(民國15年)1月,馮玉祥部控制了熱河、察哈爾、直隸、北京、天津、綏遠、甘肅等地區。這時,張凌雲的部隊駐守京畿。3月18日,京師發生鎮壓學生的武裝行動,凌雲得知後,急派一個警衛營跑步到總統府門前保護遊行示威的學生和群眾。

1927年(民國16年)張凌雲部奉調去豫東剿匪。當時,史萬成匪部固守商城,曹福林旅屢攻不下,由第八混成旅接防後,在張凌雲指揮下,經兩天激戰,攻破城池,匪部潰逃。他遂晉升第6師師長兼南陽鎮守使。

1936年(民國25年),張凌雲在陸軍29軍(宋哲元部)任騎兵司令,兼獨立25旅旅長駐守北京南苑、西苑。抗日初期,其部在靖海與日軍接火,他以一個旅浴血奮戰,阻擊20余天。1938年(民國27年),凌雲任77軍副軍長兼37師師長,部隊在兗州戰役中,全師榮獲國民黨中央軍委嘉獎。之後,部隊移防老河口,在隨棗戰役中擊潰日軍一部。

1942年(民國31年),張凌雲任59軍副軍長兼安徽省懷太師管區司令。後其部過項時,司令部駐在老城東街。當張凌雲得悉新橋的鄉親熊兆祥兄弟,為爭地邊興訟時,立即派警衛員到縣司法處抽回訴狀,並邀請雙方在司令部設宴解和。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6年,懷太師管區撤銷,張凌雲奉調回南京途中,行至安徽桐城不遠的新安渡,不幸遭當地土匪襲擊遇害,時年52歲。

張凌雲將軍詩選

苦大仇深難以忍,青年入伍勇超群。

南征北戰真英武,東轉西征建大勛。

日踐中華遭禍害,攔防靖海滅倭氛。

沙場喋血謀韜略,戰敵諸城造日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