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山
張坤山,筆名魯子,著名書法家、畫家、評論家。1952年7月生,山東淄博人,第三、四、五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兼職於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主席,中國東方書畫院名譽院長等20餘家全國性書畫團體顧問。任職于海軍航空兵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先後於1991年12月和2000年12月當選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數十次參加國家級權威性大展,十餘次榮獲金獎,並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百傑書法家」榮譽稱號。 [1]
張坤山 | |
---|---|
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主席 | |
出生 |
1952 山東淄博 |
國籍 | 中國 |
知名作品 | 中國百傑書法家 |
目錄
人物介紹
軍旅書法家張坤山的創作屬於傳統型的,這在他的一系列創作中得到了證實。他崇尚古人,重視吸取古典主義的藝術精華,特別是在北碑、秦漢之間有着一段較為長期的錘鍊磨合。他視把握傳統、尊重古人為學書之本、立書之基,緊緊抓住這一關鍵環節,創作水平不斷得以提高。他深刻感悟到,傳統根基越厚,創作潛能越大。所謂厚積而薄發,不僅是單純的語言詞彙,它有着深刻的內涵,概括了藝術創作的普遍規律。他對傳統的挖掘執著而深邃。其視線多年集中在唐以前的歷代優秀碑版墨跡上,對其中尤為精彩珍貴的作品,則重點進行反覆研究揣摩。那些被認為屬於純粹古典主義的精品力作,諸如篆書中的《散氏盤》、《毛公鼎》,隸書中的《張遷碑>,<石門頌》、《西狹頌》、《封龍山》,碑書中的「二爨」、《廣武將軍碑》和《嵩高靈廟碑》,行書中的《聖教序》、《祭侄稿》,草書中的《平復帖》、《章草千字文》,以至於磚銘墓誌、甲骨經卷之類,均在其視野範圍之內。藝術家的胃口愈大,消化力就愈強。在創作過程中,他似乎感受到了豐富、深遠、高古的傳統積累所賜予的機緣,乘勢攀上了一個相對的高峰。 [2]
張坤山是位風格型書家。他極力擺脫那種潮流化書風的約束和衝擊,在腦海中不斷清理那些藝術浮葉,努力寫出風格,創出自我。在創作中,他主張寧可格調、境界稍遜一籌也不與人同,以重個性斥平庸,重風格而非雷同為自己的創作基點,將追求個性化的標尺框定在一種較高的刻度之上,並試圖在作品的觀賞層面得到某些良性的印證。比如追求大氣,力避侷促精小,以顯其博大渾穆;追求超邁,力避軟弱浮滑,以顯其精神氣格;追求自然,力避做作牽強,以顯其純真本色;追求拙樸,力避俗甜姿媚,以顯其深沉典雅;追求氣韻內涵,力避巧飾外露,以顯其神韻自得。這種個性化與境界化較為默契的融合,促使他的創作展現了一種建立在高境界、高規格基礎上的個性表現。他的作品,用筆遒健,力透紙背,使轉果斷,變化多端,逆側之鋒皆能得心應手、駕馭自如,且潤燥相間,濃淡適宜,境界當在老辣紛披與含蓄蘊藉之間。加上隸書、章草、金文筆意的穿插運用和交替出現,使用筆達到了一種較為熟練且豐富多彩的境界。在結體上,他重視對險勢的操作和運用,重視在單字的構勢和整體章法的布局上打破平正以求欹側,不寫常人易讀之筆,不作常人易臨之體,在出奇制勝上做文章。在他看來,無奇險之書則無韻律可言,無變化之書則無格調可言。
在充分展示個性風格化的同時,張坤山始終不移遵循着一條融會貫通、博採眾長的途徑。平時,他以「二爨」筆意創作長聯,輕鬆地運用金文筆意運行,漢隸筆意參差其間,兼糅章草捺角筆法為補充,使作品增加了深度和難度,似有非楷非隸、非草非篆之感,使人不難想像出他對傳統的把握和對古人經典力作的貫通能力和創造能力。有時他以傅山之筆寫大草,吸取一點張瑞圖、王鐸和于右任筆法,更顯線條勁健,體勢連綿,氣脈暢達,開合自如。他不贊成跟在古人後面亦步亦趨,力倡要站在古人的肩上去大膽地發揮和揭示書法的本源和內涵,拿古人的筆法、墨法、章法去展現今人的情懷和境界。
從張坤山的書法作品中似能窺見到一種相對性和辯證觀。對傳統淵源的挖掘、痴迷,並未使他放棄對現代藝術觀念的吸取滲透。相反,他的創作觀念隨着傳統根基的不斷增厚,而愈來愈強烈地期盼調整和更新。無論是對「現代派」還是「學院派」,甚至是日本的「前衛派」??義上看,這種對現代意識的接納和承認,反映出他對書法創作核心意義的深刻領悟。
張坤山的書風書路在宏觀上一直屬於探索性的。他沒有過早地把自己固定下來,而是在不斷深化傳統內涵的基礎上,漸漸而有序地調整着自己的風格定向。他不贊成大開大合式的跳躍性調整,主張通過臨習古人成法去影響和改變舊的面孔,使作品更臻完善。
隨着創作實踐的不斷深入,張坤山的美學思想亦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升華。他崇尚古樸自然,反對造作流俗;崇尚風格個性化,反對千人一面;崇尚大視野、大氣魄,反對小氣侷促……這些又反過來牽引着他的創作向更高的境界邁進。 相關鏈接:啟功沈鵬 周爾復
創作風格
軍旅書法家張坤山的創作屬於傳統型的,這在他的一系列創作中得到了證實。他崇尚古人,重視吸取古典主義的藝術精華,特別是在北碑、秦漢之間有着一段較為長期的錘鍊磨合。他視把握傳統、尊重古人為學書之本、立書之基,緊緊抓住這一關鍵環節,創作水平不斷得以提高。他深刻感悟到,傳統根基越厚,創作潛能越大。所謂厚積而薄發,不僅是單純的語言詞彙,它有着深刻的內涵,概括了藝術創作的普遍規律。他對傳統的挖掘執著而深邃。其視線多年集中在唐以前的歷代優秀碑版墨跡上,對其中尤為精彩珍貴的作品,則重點進行反覆研究揣摩。那些被認為屬於純粹古典主義的精品力作,諸如篆書中的《散氏盤》、《毛公鼎》,隸書中的《張遷碑》、《石門頌》、《西狹頌》、《封龍山》,碑書中的「二爨」、《廣武將軍碑》和《嵩高靈廟碑》,行書中的《聖 教序》、《祭侄稿》,草書中的《平復帖》、《章草千字文》,以至於磚銘墓誌、甲骨經卷之類,均在其視野範圍之內。藝術家的胃口愈大,消化力就愈強。在創作過程中,他似乎感受到了豐富、深遠、高古的傳統積累所賜予的機緣,乘勢攀上了一個相對的高峰。
作品賞析
視頻
張坤山 採訪 201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