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张大惟的婚事(朱幸福)

张大惟的婚事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张大惟的婚事》中国当代作家朱幸福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张大惟的婚事

那一年,知青张大惟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先是被招工回城,虽说只是安排在一家乡镇供销社工作,但至少告别了繁重的农活和乡村的泥泞;再是朋友终于牵线成功,有一个城市户口的女工答应和他相亲,而且两人一见钟情,双方父母也觉得他们年龄都大了,希望早点把婚事办了。

那时,凡有单位的正式职工都住着公房。没结婚的住集体宿舍,谈了朋友准备结婚的,单位都会想方设法地调剂出几间公房做新房。张大惟是回城大龄知青,单位就给他调剂了两间相邻的单身宿舍,稍微改造、粉刷一下,婚房就有了。

张大惟在单位是业务员,主要负责采购货物,他热情勤奋,常能帮人家弄到缝纫机、洗衣机、自行车等紧俏物品,在单位算是“吃得开”的人,在社会上也很有影响。女方很开明,没有要说多少彩礼,也没要求准备什么样家具,未婚妻甚至连结婚用的衣服也只要了两套。但却提出来一个要求:结婚要置办一台彩色电视机。

那是改革开放初期,彩电在国内市场上很少见到,一般人家也根本买不起,但张大惟家并不缺钱,而是缺购买彩电的指标。供销社万经理说:“全市供销系统每年只有几台彩电的指标,根本分不到我们基层供销社。就是现在最好卖的洗衣机,我们每年也只有10台左右,根本满足不了客户的需要。”张大惟说:“万经理,彩电的事你一定要帮忙!我听说你有一个战友在电视机厂家工作。”

“你小子背后调查我啊?”万经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那我就豁出这张老脸给你弄台彩电指标?除非你能给我们供销社弄20台洗衣机回来,否则我也很难服众。”

张大惟经常在外面跑,他知道市场上洗衣机并不像彩电那样紧俏,想想办法,还是有可能找到货源的。再说,未婚妻啥也不要,只提出个“买彩电”的小小要求,他又是采购员,怎么好意思拒绝?

张大惟带上换洗衣服,到城市去找洗衣机货源。

中江商场是当时市里最大的家电批发市场,工作人员告诉他说:“洗衣机没有现货,短期内也进不到货,你找别的渠道吧。”张大惟把全市所有能够采购到洗衣机的商场都跑遍了,依然一无所获。他失望地想回家,但搞不到洗衣机,万经理就不会给他彩电,买不到彩电,未婚妻就不和他结婚……张大惟没办法,干脆在中江商场附近一个小旅社租住下来。

等了几天,张大惟觉得在旅社里也很无聊,就到商场办公室给他们烧开水、拖地、打扫厕所卫生。听说商场来了货,又主动去帮工人们上货、下货、整理货架,见活就干,就像一个免费的义务工,没有半点的怨恨。

一个多月过去了,洗衣机的事还没有眉目,张大惟也坚持着没有回家。一天,张大惟帮货场工人下完货后,已经是晚上8点多,货场职工的班长很是感激,就请张大惟去大排档喝酒。酒酣耳热之际,班长就悄悄地告诉他说:“明天早上有100台洗衣机到货,你去找经理吧。”第二天一早,张大惟就买了点水果,将商场经理堵在家门口,再次说明了镇供销社对洗衣机的急迫需求以及此事对自己婚姻大事的影响。商场经理被他缠得实在没有办法,再想他在商场已做了一个月的义务工,从不大吵大闹,也不胡搅蛮缠,心一软,就破例给他批了40台洗衣机。

上午,张大惟立刻找好货车,在商场卸货员工的帮助下,将40台洗衣机运回了镇供销社,没想到当天就被抢购一空。

万经理在职工大会上说:“今年张大惟给我们弄来了40台洗衣机基本满足了全镇客户的需求,我找人进一台彩电,你们说这指标给谁最合适?”

同事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张大惟!”

张大惟结婚后不久,夫妇双双下岗,但他们又开起杂货店,多次组织化肥、尿素、农药种子等紧俏的货源,不断满足着周边群众的需求。

许多年后,每每说起这段往事,张大惟总是感慨万分:“压力就是动力啊!”[1]

作者简介

朱幸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芜湖市湾沚区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家协会主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