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寒暉(1902年5月5日--1946年3月11日)原名張蘭璞,字含暉,河北定縣人(今河北省定州市)。

張寒暉
出生 1902年5月5日
河北定縣
國籍 中國
職業 作曲家
知名於 1934年組織抗日救國會

1925年入北平國立藝專戲劇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4年回老家組織抗日救國會,同時從事小說和戲劇創作,為宣傳抗日奔走呼號。1935年去西安,在東北軍中宣傳抗日。1937年再度深入農村,宣傳抗日救國。1942年任陝甘寧邊區文協秘書長,他創作的《松花江上》、《軍民大生產》、《去當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區和全國廣為流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1946年3月11日,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張寒暉病逝。[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張蘭璞

別名:張寒暉,原名張蘭璞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北省定州市西建陽村

出生日期:1902年5月5日

逝世日期:1946年3月11日

職業:作曲家

畢業院校:北平國立藝專戲劇系

主要成就:1934年組織抗日救國會

[2]

人物生平

  • 家世背景

張寒暉原名張藍璞,字含暉。1902年5月5日出生在順直省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西建陽村一個衰敗的書香之家。 祖父琴棋書畫皆通,曾考取功名,卻棄官不做,終生過着一種恬淡的田園生活。父親以教書為生,酷愛音樂,是位進步的民主主義者。

  • 求學之路

因家庭貧困,寒暉小時體弱多病。7歲讀私塾,14歲考入定縣省立九中。

1919年進入保定保定高等師範學校附中讀書。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他練習寫了一些白話詩、劇。中學畢業,他考入北平私立電氣工業學校。

1922年又考入北平人民藝術劇院專科學校。張寒暉學習刻苦努力,成為學校的優等生。不久該校解散,張寒暉於1924年回家務農,後在鄉村一所高小教書。

1925年,北平國立藝專設置戲劇系,他報考後被錄取。1925年10月,他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隨即由鄧鶴皋介紹轉入中國共產黨。張寒暉入黨後,先是在藝專工人俱樂部工作,後又領導北平青年俱樂部,組織"五五學社",並在社刊上發表劇作《他們的愛情》,還參加了"三一八"等多次示威遊行,宣傳革命主張。

1927年5月,為避開軍閥捕殺,回定縣西建陽村以幫家務農為名,在農村宣傳革命思想,點燃了定縣東部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家鄉,他創作了小說《藍布衫》。

1928年重回藝專,曾參加演出《硃砂痣》,1929年畢業,因學業好,留戲劇系當助教,又參加演出了《黃綢衫》《終身大事》《英雄與美人》《一片愛國心》等劇,但不到一年,又被革職,開始了他"體驗人生"的途程。

1930年6月回鄉時,正值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河北定縣由晏陽初領導的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總會(簡稱平教會,為鄉村建設運動的前身)把定縣的"社會教育辦事處"剛改為 "民眾教育館",館長徐九皋是張寒暉的老朋友,張寒暉受邀到民眾教育館幫助工作。民教館人員經常到鄉間去舉辦農民夜校,宣傳衛生知識,接種牛痘等。張寒暉利用這一機會,頻繁出入於貧苦農民的家庭。每逢集市,借周圍數十里村莊的農民進城趕集之際,張寒暉常在民教館的講堂內講演,宣傳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宣傳科學衛生知識。整理民間藝術也屬民教館的工作之一,徐九皋知道張寒暉是位戲劇專家,又熟悉定縣秧歌,就從自己村里請來一位秧歌藝人,讓張寒暉記錄並修改民間秧歌。

張寒暉根據藝人的演唱,記下了《老少換》等幾齣秧歌戲文,並進行了整理加工。到晚上,他還在民教館導演話劇《王三》。由於他的出色工作,深得民教館人員的尊敬和喜愛。他與任致嶸等創作了《農夫歌》《除草歌》《平民學校》、《平民教育》《農家樂歌》《高頭村歌》等,收集民歌編印了《普村同歌集》。

張寒暉結識了定縣的另一位地下黨員張省三。張省三也是大革命時期在北京加入共產黨的,這時也暫時隱蔽在老家定縣。他們兩人經徐九皋介紹在民教館認識以後,往來不斷,當彼此了解了政治身份之後,張寒暉認為在定縣應占領一個播火陣地作為立足,把工作開展起來。隨後,他們經過商定,抓住奄奄一息的職業中學急需要換校長之機,由張省三活動教育局長這個熟人,張省三被教育局任命為職業學校校長,張寒暉擔任了職業學校的教導主任兼國文教師,他們重建了職業學校。張寒暉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教學生唱歌,編演秧歌劇,還經常利用課堂這個陣地,向青年學生灌輸反封建禮教的思想。為了啟發和提高學生們的思想覺悟,張寒暉把一些進步學生組織起來,秘密成立了課餘"讀書會"。張寒暉、張省三經常去保定買回來一些進步書籍、報刊分給學生們私下傳閱。他們還組織學生寫學習筆記,組織討論會,交流讀書心得。

1931年5月間,張寒暉秘密召集讀書會的同學們在定縣"雪浪齋" 開討論會,談《蘇俄視察記》的讀後感,他藉此機會向同學們介紹了蘇俄社會的情況,介紹了列寧、斯大林的革命主張。這樣一來,張寒暉的讀書會不僅推廣、擴大到男子師範、女子師範和九中,而且對啟發青年學生的革命覺悟起了很大作用,使他們從這裡開始初步接觸到革命道理。九一八事變後,張寒暉立即根據舊軍歌《三國戰將勇》的調子,填了一首《可恨 小日本》,這是張寒暉填詞創作的第一首歌。沒過幾天,張寒暉又根據民間曲調《滿江紅》 填寫了一首抗日歌曲《告我青年》,這首歌曲着眼於號召勞苦青年團結一致,共赴國難。當這兩支歌曲在職校學生中教唱以後,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很快通過職校的學生傳到了定縣的其他學校和農村。

1930年再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幫助組織劇社。"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張寒暉用古老民歌《三國戰將勇》的曲譜填寫了《可恨的小日本》;還以《滿江紅》的曲調填寫了《告我青年》,號召青年"激奮進,齊赴國難"。從此,他開始了用民歌喚醒民眾投身抗戰的革命藝術生涯。

  • 開始工作

在定縣職業學校由於張寒暉的一系列革命活動,進步面目逐漸暴露了,被告發"赤化青年,危害地方",說"職業學校是共產黨的老窩"。

1932年初受同學和至友劉尚達的盛邀,到西安的陝西省民教館工作。被任命為民教館總務部部長。這期間,他創辦了民眾劇社,並親自編導了《不識字的母親》《鳥國》等。

1933年秋,張寒暉在西安因革命活動再次遭迫害,被排擠出陝西省民教館 ,陷入了失業和貧困,在貧病交加中,只得離開西安,拖着病體回到老家。恰逢此時,晏陽初創辦的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在定縣搞平民教育試驗,張寒暉不失時機地抓住這個理想的掩護機關,待病體稍愈後即參加了定縣平教會平民文學部的工作。他利用平教會提倡"深入民間"的機會,繼續他"體驗人生"的歷程,並以"接近民眾"為掩護,開展一些地下革命宣傳活動。1933年11月初,張寒暉 參加組織了"定縣戲劇研究社",並在定縣《醒民日報》上發表《定要改良》的文章, 倡導並推進戲劇改良討論。張寒暉參與了平民文學部的《平民識字課本》的編輯工作,編 寫過多種農民通俗讀物,被譽稱為"平民狀元"。在此期間,定縣爆發了大規模的掃鹽土、 熬小鹽、打鹽巡、逐鹽商的掃鹽鬥爭,還曾組織起兩萬餘農民的請願隊,到縣政府示威請願 ,迫使國民黨縣長撤消了禁鹽令,恢復了農民刮鹽土、食小鹽的自由。張寒暉目睹這場轟轟 烈烈的農民運動,頗受感染,一氣創作了《鹽潮》和《聽候審判》等小說,以犀利的筆墨揭 露了社會的黑暗,鞭撻了剝削的殘酷,鼓舞和激勵了農民的鬥志。這期間還創造了小說和劇本,如《屠戶》《過渡》《王半仙》《血乞丐》《月亮上升》《我是一個人》等。

1934年7月,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員李德仲來到定縣、無極等縣恢復黨組織,李德仲按照省委的指示到定縣後與張寒暉接上了關係, 接着又根據張寒暉提供的線索與其他地下黨員取得了聯繫。從此,張寒暉在黨的領導下,以平教會職員的身份為掩護,擔起了黨交給他的各項重要工作。平教會平民文學部《平民識字課本》編寫組設在東朱谷村,東朱谷村一時就成了開展整頓、恢復定縣地下黨工作的中心。在這裡,他們有一台油印機,張寒暉經常趁別人回家之後,深夜在油 燈下刻蠟紙,刻完後又親自油印。張寒暉白天認真做好平教會的本職工作,晚上就這樣通宵達旦地印發黨的文件和宣傳材料,辛勤地為黨工作。經過一年對定縣和其他縣的地下黨的整頓、恢復、重建之後,

1935年10月建立了以李德仲為書記的中共定(縣)無(極)藁(城)中心縣委,領導17個縣的黨組織。定縣的工作,在中共定縣縣委未建立前,暫由張寒暉、葉德光等同志負責,直接受中共定無藁中心縣委領導。經過近一年的工作,陸續與隱蔽下來的地下黨 員建立關係,基本上恢復了處於癱瘓狀態的黨組織,中共定縣地下黨又開始了正常的組織活動。在這一時期,直到1936年5月張寒暉經組織批准去西安,一批進步青年由張寒暉介紹加入了黨的隊伍,後來都為革命作出了不同的貢獻。

1935年9月,張寒暉二次應邀去西安,到西安省立二中(今陝西師大附中前身)擔任國文教員。此後近6年時間裡,他先後在東北軍政治部做遊藝股長,並堅持了一年"西安實驗劇團"、"西安鐵血劇團"工作,自當導演和演員,演出了《不識字的母親》《黑地獄》等話劇。並編輯出版《老百姓報》,深受廣大群眾歡迎。還在黎明補習學校、民興中學、東北競存中學教過書。

  • 延安生活

1941年8月,張寒暉因被國民黨監視迫害,被黨組織調往陝甘寧根據地關中分區。

1942年初,調到延安。歷任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秘書長、 戲劇委員會委員。他配合革命鬥爭,創作了許多著名歌曲以及曲子戲、秧歌舞,如《爭取俘虜》《從心裡看人》《太平車》等。他忘我地工作,積勞成疾,終因患肺氣腫、心臟疲竭,於1946年3月11日在延安不幸逝世,年僅44歲。他長眠於寶塔山麓,人們將他譽為與聶耳、冼星海齊名的人民藝術家。

當時的延安,物資匱乏,生活十分艱苦,革命者們整天吃小米,大便乾燥,營養不良,生病的人很多,醫療條件也特別差。胡宗南十萬大軍封鎖延安,食品和藥品等物資匱乏,在這樣困窘的境地在延安的軍民卻有着苦與樂的生活。張寒暉的歌曲總是為延安官民帶來了歡樂。

在延安大家都穿着是破破爛爛的軍裝,土裡土氣的外表不像國民黨軍人那樣威武雄壯,在延安就是這樣的一人群中,卻是中國最有才華精粹的。張寒暉就是其中的一個。

他穿着一雙布鞋,衣裝較整潔,衣兜里別着鋼筆,留長頭髮,帶着眼鏡,遠處看上去就知道他是個文人,他總是日夜兼程譜寫着一首首革命歌曲。無論是陰晴圓缺,在他的窯洞裡總閃爍着油燈的光輝,時而傳來譜曲的歌聲。偶爾伴有陣陣的咳嗽聲。此時的張寒暉已經患有肺炎,並引起肺氣腫。

  • 病重逝世

張寒暉在病重中,鄰居鄭新潮、邵清廉夫婦是延安炮兵學校的教員,想要他譜寫炮兵歌曲,張寒暉非常熱情,並誠願為延安炮兵學校譜寫歌曲,他日夜兼程完成了歌曲的初稿,為了更生動,他與鄰居--延安炮校教員鄭新潮冒雪去炮校,唱給廣大炮兵學員們聽,徵求他們的感受。

此間的張寒暉病情加重了,咳嗽的痰中帶有血絲。一天,邵清廉和魯迅藝術學院的閻呂因工作來看他,發現他房間到處擺滿零亂的稿子,就幫助他收拾屋子,邵清廉與閻呂說話是東北口音,張寒暉喜悅地插嘴說:我雖不是東北人,但喜歡東北人直率豪爽的性格,並介紹自己的家屬也姓邵。當他看到為他打掃乾淨的屋子又嗮被子,深深感動地說:你們真象我娘家人。

1945年春,天氣乍暖尤寒。患了感染性肺氣腫的張寒暉每天都要到窯洞外面曬太陽。當他看到鄰居鄭新潮和邵清廉夫婦的6歲的孩子鄭雲燕在外面玩耍時,就把他叫到身旁與他聊天。也許是因為這位藝術家喜歡孩子的純真和簡單緣故,張寒暉總願意親切地稱鄭雲燕"小傢伙",並且把中央領導看望他時,送來的糖果也分享給延安的孩子們吃。每天上午他都與鄭雲燕坐在窯洞的牆根下,曬着暖洋洋的太陽,聊着抗日英烈的故事。有時張寒暉用樹枝在地上教他寫字,作曲,引領他懂得歌與曲的內涵,據鄭雲燕回憶起這段往事時:張寒暉的性格很溫和,語氣總帶着慈愛的情懷!並對後代人寄託着殷切的期望。張寒暉饒有興趣地講述他的家鄉河北定縣的事情,什麼中山國,定州塔,定州貢院,定縣的燒雞等等,熱愛家鄉之情溢於言表。他抓住鄭雲燕的手說:你長大一定要到我的家鄉看看,我們定州的老鄉都是直心腸、熱心腸。你要是能教他們唱歌就好了!張寒暉對抗戰的勝利充滿信心。他對鄭雲燕說:"德國法西斯快要完蛋了,小日本鬼子的尾巴也長不了了。中國的抗戰是正義的,中國人有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的氣勢,有了這種氣勢,任何邪惡的力量都是無法戰勝的。"抗戰勝利後他要幹的事,要到學校里去教書,繼續寫歌曲。讚美美好的和平生活。還表示"生活不能沒有歌曲,歌曲引人向上,歌曲給人帶來希望和力量。

延安的醫療條件非常差。張寒暉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了。他總咳嗽,白天,只要聽不到他的咳嗽聲,就知道他不在窯洞裡,去魯藝學院了。有時夜間,他咳嗽得厲害,鄰居邵清廉就給他端去一碗羊雜碎湯,暖暖身子,咳嗽就會減輕一些,冬季來臨,他常說最怕感冒。只要一感冒就會引起肺氣腫。1945年,青黴素的發現者獲得了諾貝爾獎,美國開始大量生產這種抗生素。據說,青黴素對治療感染性肺氣腫具有強大的療效,並十分珍貴,在當時的戰爭年代。八路軍是美國的盟軍,所以,美國贈送給延安兩箱青黴素。延安的醫療機構決定:只有中央首長和延安的兒童可以使用。對此,張寒暉的病重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張寒暉毫無怨言。他總是樂觀向上,在命運的天平上,他平靜地面對自己的不可知的未來命運。第二年,他拖着瘦弱的病體奄奄一息,他在離開人間前,讓鄭雲燕一直守在他身旁,他的眼神里凝注着對鄭雲燕的一片寄託和期望,用沙啞的聲音表示:他已看不到祖國強盛與和平的那一天,渴望鄭雲燕能傳承他的心愿。體現他對人間充滿了愛和美好的留戀。

1946年3月11日,張寒暉因肺部感染引起水腫,心力衰竭。年僅44歲, 正是才華橫溢的精英,卻英年早逝,風雨瀟瀟,霧氣蒙蒙,一顆燃儘自己的蠟燭熄滅了。他為人類帶來了光明,給後人留下無奈的嘆息和無盡的哀痛。鄭雲燕抓住他冰涼的手,泣淚吞聲。張寒暉生活簡樸,凡事總是先想到別人,在自己生病的時候仍堅持工作。 在抗日戰場上每當聽到抗戰官兵衝鋒發出的火炮吼聲,好像張寒暉的歌聲喚起全軍將士發起總攻的號令。歲月悠悠,人間滄桑,在今天,中華大地到處依然唱着他的歌!回憶當時,這個貌不驚人的作曲家是那樣地平凡,那樣地平易近人"。在普通與偉大的內含里,驚人的壯舉是來自堅貞的民族正義。

代表作品

創作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曾被譽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風靡中華大地的抗戰歌曲《松花江上》。

名作由來

在此期間他耳聞目睹了西安街頭幾十萬東北軍和人民流亡悲痛的聲音與慘景,天天見到這種流浪徘徊的慘景,耳鼓充滿嗟嘆痛苦的呼聲,激起了他創作的念頭。以含着熱淚哭泣似的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聲音。張寒暉曾說:"我把北方'娘們'在墳上哭丈夫、哭兒子的那種哭聲變成了《松花江》的曲調了。當然,這也要變一變才成……。"他的友人姚一征說:"當歌曲寫完後,我們唱到'爹娘啊,爹娘啊'時,竟都嗚咽地哭了。"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傾述性的音調貫穿全曲,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真切感人。旋律以環回縈繞、反覆詠唱的方式引申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迴腸欲斷的效果。當尾聲長處呼天搶地似的旋律時,歌曲達到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着要求起來抗爭的力量。

這首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具有傾訴性,敘述性兼抒情性的特點。歌詞內容有很強的說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兩個樂段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個樂句構成。這一部分的音調富於敘事與抒情的特點,傾訴着自己的家鄉東北,有豐富的物產,還有自己的爹娘,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環回縈繞、反覆詠唱的方式得到了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迴腸欲斷的效果。

依據歌詞的內容和感情的脈絡,這首歌分為懷故、漂流、呼喚三個層次。詞的開頭部分:"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訴說了家鄉的美麗富饒和豐富資源。第二部分"九一八,九一八,在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關內流浪。"概括地描述了國土淪喪後的悲慘遭遇,控訴了日本侵略軍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尤其第三部分是歌曲的高潮。"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爹娘啊,爹娘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那撕心裂肺的旋律,無限感慨地向故鄉的親人發出呼喚,抒發著對早日收復失地的強烈渴望。歌中的"我"那滿含熱淚、悲憤交加的音調,使每個中國人為之動容。上世紀60年代,中國著名男高音李光羲在大型歌舞劇《東方紅》演唱這首歌曲,受到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 初期傳唱

張寒暉譜成這首歌曲後,先親自教省立二中的學生歌唱,然後,他帶領學生到西安的城牆上、街頭中去演唱,悲怨壯烈的歌聲深深打動了廣大東北軍官兵的心,數萬名官兵聽後無不落淚,不久就傳遍了東北軍,並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長城內外。當時,這首歌曲並沒有出版,而且誰也不知道作者是張寒暉,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淚卻強烈地感染着愛國的中華兒女們,人們爭相傳抄傳唱,在祖國破碎山河的上空,到處飄蕩着歌曲中的呼號。

據老作家、河北省文聯副主席王林公開發表的回憶文章,1936年王林在西安張學良的衛隊二營東城門樓學兵隊當兵,這個學兵隊是中共與東北軍合作的產物,學兵隊的成員,幾乎都是在北平參加"一二·九"愛國運動的學生和地下黨員、團員。

1936年11月下旬的一天,當時在東北軍里做基層地下活動的孫志遠(建國後任國務院第三機械工業部部長,與王林是中學同學,當時又有組織聯繫)來東城門樓上見到王林說:"有個同志做了首歌很好,我給你唱唱!"他立刻引吭高歌了《松花江上》,並說這首歌是張寒暉同志創作的,立刻寫了個便條要王林去西安第二中學找張寒暉。當時蔣系特務經常綁架和密捕愛國人士,東城門樓學兵隊被稱為"小赤都",目標很大,總隊部嚴禁學兵告假外出。王林拿着孫志遠同志寫的便條,才告下假外出,拿着孫志遠寫的條子找到張寒暉。張寒暉非常高興,說他這支歌編出來不久,還不成熟,要王林在學兵隊一邊教唱一邊修改。張寒暉當即哼着歌,用簡譜譜出歌詞交給王林。王林不會按簡譜教唱,在學兵隊第一連就由徐瑞林同志(建國後任河北省副省長)教唱。學兵隊是由參加過一二九運動的華北青年學生為主,當時正處在抗日援綏(綏遠省的抗戰)的高潮中,大家血氣方剛,開始還嫌《松花江上》這首歌太悲哀,不願唱。不久又流傳到學兵隊的其他各連隊。很快就在東北軍中傳開了。

"雙十二"捉蔣前,這首愛國思鄉的革命歌曲,被國民黨反動派敵視為"宣傳赤化",橫加禁止。西安事變前夕,在西安的東北流亡學生、青年去臨潼向蔣介石請願,行至十里舖,張學良驅車趕來,勸導學生勿去臨潼。""雙十二"捉蔣後,東北軍成立抗日政治處,隨着以周恩來副主席為首的中共代表團來西安的羅瑞卿同志參加了這一工作。東城門樓學兵隊統編為政治宣傳隊,分發東北軍各軍各師。宣傳隊用《松花江上》這首歌做為重要的宣傳武器,因而很快地就傳遍東北軍的各軍各師。這首歌也迅速普及西北。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後,東北軍東調,又把這首歌曲傳布到江、皖廣大地區。

西安事變前,王林還把這首歌寄給當時在北平地下市委負責的黃敬同志,轉給北平學聯的歌詠隊。北平歌詠隊就用卡片印發流傳。但上邊沒有印出詞曲作者張寒暉同志的姓名。因為當初王林寄給黃敬同志時,擔心寫出尚在西安第二中學教書的張寒暉的真姓名,國民黨很可能加以迫害,所以沒有寫。

西安事變爆發後,周恩來曾作為中共代表出席東北軍高級幹部會議。

1937年除夕,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再次被周恩來在《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與任務》一文中提到。

"雙十二"捉蔣後,以東城門樓學兵隊的俱樂部為基礎成立了東北軍"一二.一二劇團"。團長就是張寒暉同志。1937年3、4月間,東北軍東調時,這個劇團跟着總部差遣隊開到安徽懷遠縣。五月間,差遣隊(即以學兵隊為主改編的東北軍政治宣傳隊)被遣散後,"一二.一二劇團"根據黨的指示爭取繼續留在東北軍內活動,跟着東北軍總部轉移到淮陰縣城,住在北門外淮河北岸一個小店裡。一九三七年六月間,"一二·一二劇團"終於也被南京政府勒令遣散。張寒暉同志先去上海訪問老友,不久又回到陝西,堅持鬥爭,後在白色恐怖的迫害下,於四一年八月奉命撤回陝甘寧邊區。

1938年7月7日晚,武漢舉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動,十多萬群眾分乘幾百條木船,舉着火把匯聚在長江之上。這時候,不知是誰領頭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應,十幾萬人的歌聲掀起了巨大的聲浪,匯成了人間罕見的、血淚凝聚的感情的交響。

主要創作

張寒暉的音樂創作以歌曲為主,共寫有歌曲五十餘首及幾個配合革命鬥爭的秧歌劇。他的作品,絕大多數由自己作詞作曲,其代表作有《松花江上》、《去當兵》、《游擊樂》,還有他用隴東民歌曲調又創作了著名的《軍民大生產》,這首久唱不衰歌曲後來也被收入到大型革命舞蹈史詩《東方紅》中。有誰會想到為中國人民寫出了許多首優秀歌曲的張寒暉,始終沒有專門學過音樂,也沒有專門從事過音樂創作。他是為了革命鬥爭的需要而創作,為了表達人民群眾的願望而創作的。他雖然早已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松花江上》和《邊區十唱》等優秀歌曲卻永遠留在了我們的生活中。

張寒暉的作品傳世經過,也比較曲折。由於他英年早逝,而且他一直在陝西、河北等地從事中學教育工作與革命工作,與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文藝界主流素無來往,聲名不顯。

據2005年8月31日《人民日報 海外版》第七版他的學生胡錦錫的回憶文章《我為張寒暉保存手抄本》:

1938年的深秋季節,因創作歌曲《松花江上》一舉成名的張寒暉老師,時任在西安的東北競存中學教務主任。其時,日寇已侵占山西風陵渡,又炮擊西潼關,還不斷派飛機轟炸西安。這所慘澹經營了兩年多的東北流亡子弟學校,在西安難以支撐下去了,張寒暉和著名人民教育家車向忱校長一起,帶領數百名無家可歸的東北孩子,將學校遷到我的家鄉鳳翔。張寒暉在鳳翔東北競存中學一邊教學,一邊組織師生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並繼續發揮他的音樂特長,創作了一首又一首抗日愛國歌曲。

1941年,張寒暉奉中共陝西省委的指示,離開競存中學到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工作。不久,他被調往延安,擔任陝甘寧邊區文協秘書長。我清楚地記得,張寒暉老師1941年8月調離競存中學前夕,把自己那幾年創作的30多首抗戰歌曲,親筆抄寫在一個質地為道林紙的精裝硬面大賬簿上。張老師的愛國心血,全部凝聚在這本歌曲集的字裡行間。他怕北上途中攜帶這個本子遇到敵人搜查會有麻煩,就把這個手抄本親手交給了我,讓我替他妥為保存。我當時雖是競存中學一名學生,但張寒暉老師知道我是1937年參加革命的中共地下黨員。接受任務以後,我將手抄本很快轉移到離縣城15公里以外的橫水鄉下,珍藏在我家廈房木板樓上的一個隱秘之處。

《松花江上》歌詞全文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麼時候,

才能歡聚一堂?!


創作經歷

張寒暉老師在該校工作的1936年一1938年間,正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期,也是他創作抗戰歌曲的一個高潮時期。20多首歌曲在他的筆下誕生。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發生,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張寒暉老師組織學生聽形勢報告,討論抗戰與學生的責任,引導提高學生的覺悟。張寒暉老師以飽滿的熱情作詞譜曲,創作了一大批抗日歌曲,如《抗日軍進行曲》《去當兵》《松花江上》《夯歌 (一)》《游擊樂》等,同時他又帶領學生劇團到陝南和關中東部進行巡迴演出,宣傳抗日。

1937年冬季,按黨的指示,在該校校長江隆基(共產黨員,教育家)和訓育員董學源(陝西省委西安學校工委書記)等人領導下,張寒暉組織該校學生,又邀請西安女中、西安女師各一名女生成立了20人的"斧頭劇團",排練《松花江上》《流亡曲》《在酒樓上》等節目。12月,在張老師帶領下,斧頭劇團到陝南漢中、城固、西鄉城鄉演出,以發動群眾。在陝南,張寒暉創作了《去當兵》《夯歌(一)》等歌曲。

《松花江上》誕生以後,有人說"松花江上寫得太悲傷,哭哭啼啼的"。張寒暉表示,一定要再寫一首歌,來回答松花江上。1938年春,張寒暉在關中東部宣傳時,創作了《幹嗎要悲傷》(又名《松花江上》)。

張寒暉老師的歌曲很快在黃河上下,大江南北的抗日部隊、學校、工廠、農村里傳唱。張寒暉的歌曲是號角,是戰鼓,激勵着中華民族的鬥志;張寒暉的歌曲是槍炮,是彈藥,增強着中華民族的力量:張寒暉的歌曲又是期望和勉勵,鼓舞着我們學校的師生不斷前進!

1938年夏季,西安形勢開始惡化。日本飛機已多次轟炸西安城。國民黨政府下令解散了西安13個抗日救亡團體。該校江隆基校長被教育廳解聘,一批進步學生被開除,一批地下黨員和進步教師張寒暉、田克恭、余海波、鄭竹逸、艾稚青等被解聘。7月初,張老師被迫離開渴望得到他繼續教誨的該校學子。

以民族利益為己任的張寒暉老師隨後在關中西部的鳳翔縣競存中學任教,1941年回到陝甘寧邊區。8年裡又創作了40多首歌曲。到延安以後,張寒暉聆聽了毛澤東主席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參加了整風運動,領導邊區文化協會的大生產運動。4年中,張寒暉老師積累了大量素材。1945年,張寒暉厚積薄發,創作了不朽的《軍民大生產》(又名《邊區十唱》)。還創作了秧歌劇《從心裡看人》和《太平車》、大曲子劇《爭取俘虜》的全部歌詞並配曲。

在創作《軍民大生產》時,張寒暉利用了隴東民歌曲調,編寫了10段歌詞。

後世紀念

  • 電影

在"九一八"事變爆發81周年之際,紅色愛國主義抗戰題材電影《張寒暉》新聞發布會在省會石家莊舉行。

2010年5月5日,《松花江上》的詞曲作者張寒暉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在定州舉行,電影《張寒暉》也在定州正式啟動開拍。

  • 樹立雕像

為緬懷他的事跡,2002年,在紀念他百年誕辰之際,西安人民在他曾戰鬥過的地方--陝西師大附中校園裡,為他樹立了一座雕像。

  • 悼念英魂

2012年10月26日,在《張寒暉》電影正在拍攝之時,延安抗戰幹部兒女鄭雲燕的弟弟鄭燕然到定州緬懷張寒暉。定州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永紅、辦公室馬鴻英、文化科曲科長、文教科安科長,地方志等部門參加了座談活動。


1946年3月11日,人民音樂家張寒暉因重感冒轉為肺水腫無藥而治逝世。張老師的遺體安葬於延安文化山上。陝甘寧邊區文協主席柯仲平朗誦了悼念張寒暉的詩句:

"文化山頭葬寒暉"

一把土來一把淚。

你在這裡開過花,

這裡把你來安葬……"


1964年,中國排演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時,周恩來總理親自選定了張寒暉的兩首歌曲《松花江上》和《軍民大生產》。

1982年,在張寒暉的老家河北,人們舉行歌曲演唱會,紀念張寒暉誕辰80周年。

1987年,延安市政府、張寒暉的親屬、同志和學生為人民藝術家張寒暉重立墓碑。

1993年6月5日,歌曲《松花江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被評為20世紀華人經典音樂。

2002年,在張寒暉老師誕辰100周年時,陝西師大附中2000餘名師生再度唱響《松花江上》。

2005年7月一8月,正值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陝西新聞媒體《陽光報》《三秦都市報》《華商報》《西安晚報》先後有長篇報道,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張寒暉和《松花江上》。陝西電視台在9月3日的《今日點擊》里,播放了《<;松花江上>;由西安唱響》專題節目。

2005年8月,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欄目製作了紀念抗戰特別節目《使命--偉大作品的背後》,第一個介紹的就是《松花江上》和張寒暉。

2005年9月2日,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廣電部等單位聯合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為了正義和勝利》,序幕中選的唯一的歌曲是《松花江上》,第三幕又選了張寒暉的《去當兵》。

張寒暉為中華民族反抗日本帝國主義鬥爭的歷史及陝西人民抗戰歷史增添了光彩奪目的篇章。張寒暉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我們陝西師大附中的驕傲。每當唱起《松花江上》,唱起《去當兵》,唱起《軍民大生產》時,人們都會想到歌曲的作者--人民音樂家張寒暉。

60多年來,陝西師大附中的師生們一直深深懷念自己的好老師--張寒暉,他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忠於祖國、忠誠教育、熱愛學生、勇於奉獻、勤於創造--我們將永遠銘記在心,永遠珍惜!

  • 回憶文章

張寒暉當年在延安的鄰居鄭雲燕曾回憶:"1942年,我隨母親邵清廉從奉天(瀋陽)千里迢迢徒步來到延安,尋找從黃埔軍校畢業來到延安抗大的父親鄭新潮。那時我僅有5歲。在延安大家都穿着破破爛爛的軍裝,土裡土氣的外表不像國民黨軍人那樣威武。可是,在延安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一大群人,卻是中國最有才華的一群人。張寒暉就是其中的一個。"

鄭雲燕說,在相鄰相處的歲月里,總是看到張寒暉在緊張地工作,不是寫歌就是譜曲,夜晚他的窯洞裡也總透出油燈的光亮,哼唱的歌曲聲中常伴有陣陣的咳嗽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