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彌曼 (1936年4月17日) ,古脊椎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從事比較形態學、古地理學、古生態學及生物進化論的研究。對泥盆紀總鰭魚類、肺魚和陸生脊椎動物之間的關係的研究所得出的結果,對傳統的看法提出了質疑,在中新生代含油地層魚化石的研究中,探明了這一地質時期東亞魚類區系演替規律,為探討東亞真骨魚類的起源、演化和動物地理學提供了化石證據,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中國東部油田的有關地層時代及沉積環境的看法,在學術上和實際應用上都有重要價值。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張彌曼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原圖鏈接來自明星網
張彌曼
出生 (1936-04-17)1936年4月17日
江蘇南京
國籍 中國
職業 古脊椎動物學家
知名作品 《中國東南部中鱭魚的新資料及其系統位置的討論》

2016年10月獲古脊椎動物學會的最高榮譽獎項: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2018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得者之一。

2018年3月23日,張彌曼[1]榮獲2018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稱號。

摘要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張彌曼
性別
國籍 中國
祖籍 浙江嵊縣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南京
出生日期 1936年4月17日
職業 古脊椎動物學家
畢業院校 北京地質學院,莫斯科大學
主要成就 中科院院士,2016年度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2018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女科學家獎」
代表作品 《中國東南部中鱭魚的新資料及其系統位置的討論》

目錄

人物簡介

 
張彌曼和學生在觀察化石模型| 原圖鏈接來自明星網

八.一三後隨父母逃難到四川北碚;然後輾轉江西,小學時輟時續。抗日戰爭勝利後才受到較持續的教育。

1950年上半年在南通中學讀初三下學期。

1953年畢業於同濟附中並考入北京地質學院。

1960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大學地質系。回國後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任職至今。

1965年至1966年、1980年至1982年在瑞典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進修並獲斯德哥爾摩大學博士學位。

1983年至1990年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1986年被聘為研究員。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2年至1996年擔任國際古生物協會主席。

1993年至1997年任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

1995年被選為倫敦林奈學會外籍會員。

 
張彌曼1

原圖鏈接來自明星網]]

1997年被選為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名譽會員。曾先後被聘為紐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芝加哥菲氏自然史博物館客座研究員、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解剖系客座教授、北美古脊椎動物學雜誌編委、英國古生物學雜誌國外聯絡人及我國古脊椎動物學報編委及主編。

2011年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2016年10月獲古脊椎動物學會的最高榮譽獎項: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2017年11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來自中國、阿根廷、加拿大、南非和英國的五位優秀女科學家獲得了2018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張彌曼因其在化石記錄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給全球帶來了對水生脊椎動物如何適應陸地生活的洞見而獲此殊榮。

生平事跡

張彌曼[2]1960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大學地質系。24歲的張彌曼從前蘇聯莫斯科大學地質系畢業回國從事古生物研究。

1966年,張彌曼[3]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國家自然博物館做過一年研究工作,1980年,她又在那裡攻讀博士學位,1982年,以出色的成績獲哲學博士學位。

回國後,她長期從事比較形態學、古魚類學、古生態學等研究,對泥盆紀總鰭魚類、肺魚和陸生脊椎動物起源的研究頗有成果,並對傳統理論提出了質疑,受到國際上的重視。在中新生代含油地質層魚化石的研究中,探明了這一地質時期東亞魚類區系統演替規律,為探討東亞真骨魚類的起源、演化和動物地理學提供了化石證據,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中國東部油田有關地層的時代及沉積環境的看法,在學術上和實際應用上都有重要價值。

1992年8月,她當選為國際古生物協會主席。 現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古生物學家,。博士生導師。從事比較形態學、古魚類學、中-新生代地層、古地理學、 古生態學及生物進化論的研究。對泥盆紀總鰭魚類、肺魚和陸生脊椎動物之間的關係的研究所得出的結果,對傳統的看法提出了質疑,受到國際上的重視。在中新生代含油地層魚化石的研究中,探明了這一地質時期東亞魚類區系演替規律,為探討東亞真骨魚類的起源、演化和動物地理學提供了化石證據,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中國東部油田的有關地層時代及沉積環境的看法,在學術上和實際應用上都有重要價值。

 
張彌曼在新疆進行野外勘探| 原圖鏈接來自新華網

近年來,在我國雲南東部距今4億年前所形成的岩層中,發現了總鰭魚類化石。為了紀念我國古脊椎動物的奠基者楊鍾健教授,給它起了名字叫楊氏魚,它與扇鰭類有很多非常相同的地方。按傳統的看法,它應該具有內鼻孔。我國著名古魚類學家張彌曼教授,採用連續切片的方法,對楊氏魚的吻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後發現:楊氏魚的口腔沒有內鼻孔。在中國發現的總鰭魚沒有內鼻孔,那麼,在外國發現的總鰭魚是否真像前人所說那樣有內鼻孔?她帶着這個問題,先後對雅爾維克教授所作的切片重新作了觀察,同時對英國、德國、法國所收藏的同類化石作了詳細的研究。她發現它們均與楊氏魚相似。在雅氏所描述的真掌鰭魚的標誌上,內鼻孔所在的部位並不完全,有的甚至沒有保存下來。因此,雅氏所畫出來的圖都是"復原"出來的,也就是說其真實性不強。於是,人們對扇鰭魚是否有內鼻孔這個問題打上了一個大問號。

四足動物用肺進行呼吸。因此,它必須要有與外鼻孔相通的內鼻孔,這樣才能使外面的空氣)順利地進入到肺,保證動物對氧氣的需要。張彌曼教授通過對我國雲南楊氏魚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否定了扇鰭魚類有內鼻孔的傳統看法,這樣就從根本上動搖了總鰭魚類是四足動物祖先的地位。這是本世紀以來對這一傳統的四足動物起源說的一次真正挑戰,在全世界地質學界和古生物學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當然,要解決四足動物起源的問題,除了深入開展古魚類學的研究外,現代生物學的研究也很關鍵。如對現代四足動物的研究,對現代肺魚和拉蒂邁魚蛋白質分子序列的研究等,也許能提供一些更為重要的線索。

戴爾頓先生(Rex Dalton) 撰寫的 《她迷上了化石》一文,文中報道了我國著名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彌曼的學術生涯。《自然》雜誌專文介紹科學家業績的先例罕見,而專文介紹中國科學家個人,至少據筆者所知還是首次。

張彌曼院士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是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古魚類學家。她曾任國際古生物學會主席,是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和英國林奈學會的榮譽會員。下文根據《她迷上了化石》一文摘要編譯而成,並更正了原文中個別不準確之處。

 
張彌曼製成的楊氏魚化石標本| 原圖鏈接來自新華網

美國亞利桑那州麥薩城的沙漠環境,不太像是談魚論水的理想之地。然而,去年秋天,來自世界各國的古生物學家們,聚集在那裡的一個會議中心的講演大廳里,歡慶和表彰一位終生研究古海洋和古魚類的科學家的學術生涯。

由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舉辦的這一榮譽學術研討會,旨在表彰中國最優秀的古生物學家之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前任所長張彌曼院士。她的工作,已幫助澄清了生存於四億年前的海洋里的魚類和由其演化而來的呼吸空氣的陸生動物之間的聯繫。如今69歲的她,多年來在把鮮為人知的中國魚化石引起科學界的關注方面,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張彌曼院士的學術生涯,遠非是一帆風順的。由於她的祖國的政治風雲變幻,伴隨她的一系列成功,也曾面臨過重重困難。儘管如此,她對魚化石研究的熱情從未消減。她在內陸亞利桑那州一家旅館裡接受採訪時,笑着說:"我還在挖掘和採集魚化石。"

張院士的父親是優秀的生理學家,他希望女兒成為一名醫生,但她對祖國的愛使她選擇了學地質。上世紀50年代初,她和一批有志青年一道進了北京地質學院學習,以期為祖國尋找礦產資源。入學不久,她被選拔留蘇,1960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回國後,被分配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65年,張彌曼院士又被選送到當時古生物學研究重鎮之一的瑞典國家自然博物館(斯德哥爾摩)留學。當年從德國去瑞典國家自然博物館作博士後的舒爾茨教授,回憶起跟張彌曼在一起的日子說:彌曼帶去的從雲南早泥盆紀地層中採集的魚化石,對當時瑞典學派的鼻祖斯坦秀和雅維克等人所持的肺魚和總鰭魚系統發育關係的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雅維克甚至於戲稱其為"魔鬼般的魚"。

可惜,不久國內"文革"開始,她於1967年初應招回國,使張彌曼院士的這一研究推遲了十多年。當七十年代底她得以重回瑞典完成該項研究工作、並於八十年代初發表該項成果後,仍然給四足動物起源、古魚類的形態學、系統發育和生物地理的研究領域帶來了重要的影響。

張彌曼院士目前的工作,聚焦於自白堊紀以來魚化石群跨太平洋分布的格局;魚群的跨太平洋分布在距今三千四百萬年到五千六百萬年的始新世時,達到了高峰。其後,許多種類在亞洲絕滅,卻在美洲得以倖存。張院士說:"追尋這些魚類的起源和分布,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工作。"瑞典國家自然博物館的資深研究員沃德林教授,在張彌曼院士七十年代底重回瑞典留學時,也在那裡讀研究生。他說:"她的不說過頭話的作風使她的數據資料更可信。她不會越出證據說話,她從不誇張。因此,當她說什麼的時候,你就信。"

 
張彌曼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原圖鏈接來自CCTV網

張對中國古生物學的貢獻得到了承認,1983~1990 年間,她連續擔任了兩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所長。她在任所長期間,積極改善研究人員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她歷來誨人不倦、提攜後進,總是把培養人才放在第一位,受到青年學生們的愛戴。例如,她屬下曾有一個研究生周忠和,起初是研究遼西熱河生物群中的魚化石的,後來在野外發現了鳥類化石。於是,他向時任所長的張彌曼院士提出,改變研究方向。在當時,這是犯忌的;但張從所里的工作需要和周的潛質等多方面考慮,便破例批准了。現在,這位年輕人對熱河生物群鳥化石的研究,已在國內外引起高度重視。最初看起來似乎是很不起眼的研究轉向,卻為後來使中國成為古生物學研究的主力鋪平了道路。不久,世界各國頂尖的古生物學家都紛紛跑到中國來了。

雖然同行們經常談論張的溫和及熱情的一面,可大家都知道她也有"鐵血"和堅強的一面。在採訪過程中,每當記者問及她的成就時,她總是避而不談,反而把成績歸功於她的學生和同事們。幸運的是,她的學生和同事們將把研討會上的論文結集出版,作為記錄她的學術貢獻的一種方式。

成就榮譽

 
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原圖鏈接來自中國文明網

張彌曼長期從事比較形態學、古魚類學、中生代晚期及新生代地層、古地理學及生物進化論的研究。20世紀60年代初期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考查和研究中生代晚期(距今約一億三千萬年)的魚類化石。1965年底至1966年在瑞典國家自然史博物館開始泥盆紀魚類化石的研究。經約十年的文革"間斷後,70年代中期調查、採集和研究了東北白堊紀中期(距今約一億年)及渤海沿岸地區新生代始新世(距今約五千萬年)以來的含油地層中的魚類化石,對含油地層的時代和環境提出了與當時通行的觀點不同的意見,後來被石油地質專家們採用或部份採用,為祖國的石油勘探和開發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她還結合前人長期以來的工作成果,總結了我國東部晚中生代以來魚類區系的演替情況,指出了由各時期中國東部魚類區系與世界其他地區魚類區系的異同而引發的一系列很有意義的、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動物地理學方面的問題。由於生物和地球的協同進化,這些問題也將涉及到曾經發生過的有關地質事件。她的這些工作引起了國際同行的廣泛興趣。更重要的是她在泥盆紀魚類研究方面所得出的成果。由於她曾師從瑞典學派的三位主要學者Stensio,Jarvik及Orvig,因此她在斯德哥爾摩期間有可能採用雖耗費大量時間但能提供豐富信息的連續磨片及臘制模型的方法,對中國特有的產於雲南省早泥盆世的肉鰭魚類楊氏(Youngolepis)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成為目前曾用這種方法工作的少數人之一。通過連續磨片對楊氏魚腦顱、腦腔及血管、神經通道的復原而得到的詳細結果不僅用傳統的觀察方法很難獲得,甚至採用最新的用CT照影的方法也無法得到這樣準確的信息。她對楊氏魚及另-種肉鰭魚類,即屬於肺魚類的奇異魚(Diabolepis)所作的形態解剖學方面的工作對於近十幾年來肉鰭類的系統發育關係和四足動物起源方面的研究有較大的影響,受到國際古生物界和系統動物學界同行的普遍重視。由她主持的課題在泥盆紀魚類化石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一等獎;此外,她對中國東部中生代及新生代魚類區系的研究,也曾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獲何梁何利獎。

2016年10月,張彌曼獲古脊椎動物學會的最高榮譽獎項: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2017年11月13日,張彌曼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2018年3月8日,張彌曼獲得2018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女科學家獎」。

2018年3月22日,張彌曼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獲頒2018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個人著述

1.張彌曼.1963.《中國東南部中鱭魚的新資料及其系統位置的討論》.《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

2.張彌曼、周家健.1976.《松遼盆地似狼鰭魚屬的發現及骨舌魚目的起源--東北白堊紀魚化石之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

3.張彌曼、周家健.1977.《浙江中生代晚期魚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甲種專刊》

個人事件

油田開發

20世紀初,由於勘探技術的落後,中國的石油大部分依靠進口,石油資源很少被發掘,中國還被西方地質學者稱為"貧油國"。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人民倡導"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而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政府加快了石油勘探的步伐,上世紀60年代,一場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如火如荼地進行起來。

此時剛參加工作的張彌曼,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採集了中、新生代地層的魚類化石,通過對形態、分類、動物群的分布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古動物地理和古環境的研究,張彌曼不僅在古生物學基礎理論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也給石油勘探工作中的地層對比、地層時代和沉積環境的確定提供了重要信息。

在大慶油田開發之初,各界專家齊聚一堂,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判斷地下石油的分布。當時,不少人都認為含油層應該在距今1.5億年的早白堊紀,石油勘探也應該集中在相應的地層內進行。但張彌曼卻不這麼認為,她根據地層中的化石樣本,結合對東亞地區古魚類演變規律的研究,她提出,含油最豐富的地層應該在距今1億年左右的晚白堊紀時代。

她的觀點為地質專家在尋找油層時提供了科學依據。此後,隨着大慶油田裡第一股石油從地下汩汩而出,張彌曼的觀點也被隨之證明並引起轟動。

勝利油田開發時,張彌曼發現海洋曾經覆蓋那一區域兩次,因而成油地質時代也會與普通油田有所不同,這一觀點也為勝利油田的順利開發提供了條件。

2005年秋天,世界各國的古脊椎動物學家雲集美國,出席古脊椎動物學會第65屆年會,同時表彰一位科學家對該學科所作的傑出貢獻。這位科學家就是張彌曼,迄今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德高望重的科學家在這類國際學術會議上獲此殊榮。

解密歷史謎團

每塊化石都見證着一段歷史,而張彌曼的工作則是揭開這些化石背後的謎團。

生物進化論認為,陸地上的四足動物是由水中的脊椎動物--魚逐步進化過來的,但是究竟哪一種魚是陸地四足動物的祖先?近百年來,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當時,一位在古生物學研究上頗有影響的瑞典古生物學家認為,總鰭魚類是陸地四足動物祖先,這一觀點也被其他學者所認同。1980年,張彌曼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瑞典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通過那裡的技術和設備來研究中國總鰭魚類化石,她發現這種魚沒有內鼻孔,而沒有內鼻孔就不能離開水呼吸空氣,也就不存在上岸生活的物質基礎。美國著名的魚類學家羅森在寫給張彌曼的信中指出:這一發現使傳統理論發生動搖。

2008年,歷時2年多才探尋到的"伍氏獻文魚"化石被送到了張彌曼那裡,這是其他科學家從青藏高原北部乾旱的古鹽湖沉積地層中取出的古魚類化石。研究後,張彌曼根據魚身上超常粗大的骨骼,推測出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氣候的持續乾旱化。

那一塊塊普通人眼中顯得生硬的石頭,卻一直給張彌曼帶來無窮的樂趣,她常常一擺弄就是一上午。沉迷在化石堆中多年,她一直堅持自己動手採集化石、修理化石、給化石拍照、研究化石。"自己弄的東西自己知道,哪怕不小心把化石弄壞了,也不會妨礙我的研究。"張彌曼謙虛地說,她研究化石的目的是做學問,在勘探幾大油田時,各界學者都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出了觀點,她也只是其中之一,做了分內的事。

棄醫從地

由於小時候父親在醫學院工作,張彌曼常常要穿過解剖室到父親的辦公室去喊他回家吃飯,耳濡目染之下,從小就樹立了當醫生的理想。等她到了高中,上實驗課,解剖很細的小蚯蚓也沒有碰破血管,這讓她樹立了報考醫學院的信心。可沒想到劉少奇同志的一句話,卻讓她選了另一條人生道路。

 
「最美科技工作者」張彌曼| 原圖鏈接來自中國文明網

當時的中國正在朝工業化邁進,劉少奇同志提出:"地質是工業的尖兵。"言下之意,工業需要地質,號召青年學生積極投身這一國內幾乎是一片空白的學科。立志報效祖國的張彌曼很快改變了理想,報考了北京地質學院,但父母並不支持她的決定。可一聽說北京地質學院的新生部設在河北宣化,心疼女兒的母親馬上趕製了一件厚厚的大棉襖。南方人未必能抵禦北方的寒冷,而母親的這件大棉襖可以罩在小棉襖外面,小棉襖裡面還能塞上一兩件毛衣,但是這件棉襖張彌曼一直沒捨得穿,她一直在等待更寒冷的天氣。

"歡迎你,戈壁灘上的開拓者!"這樣的標語,能激起不少年輕學生的雄心壯志。但當時被分配到古生物系的張彌曼有些惴惴不安,在此之前,她對這門學問一無所知。但此後的幾十年內,張彌曼卻是全身心地撲在這個學科上,再苦再累也沒有回頭。

年輕時,張彌曼每年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在全國各地尋找化石,常常是帶着行李和一些工具就出發,就用一根扁擔挑着,跋涉在荒山野嶺間,身上的行囊達到二三十公斤是常有的事,有時還要走一二十公里的山路,才能到下一個目的地。"現在的野外考察條件好得多,累了可以睡帳篷,去野外還能開車,當時我們出去,都是挑着擔子,憑着雙腳走出來的。"張彌曼說。

三次回鄉

張彌曼的父親在世時,對故鄉十分牽掛,也特別思念含辛茹苦地將他拉扯大的老母親,這份牽掛也潛移默化地刻到張彌曼心中。

1948年,張彌曼回到老家過年,當年嵊州沙地村的莊稼收成不錯,無論在自己家中還是到親友家中都有的吃。老宅里住着十來戶人家,勤勞的祖母每天凌晨就起床,在灶屋裡忙來忙去,她每天都會用濃重的嵊州口音催促張彌曼起床:"儂看人家屋裡咯囡已經在紡線,儂還勿起。"那一年,母親讓張彌曼用舊毛線給祖母織了一副半截手套,手指露在外面方便做事。大年初二,全家到祠堂吃飯時,祖母帶着這雙手套到處給人看。

1974年,張彌曼再次回到老家,迎面而來的依舊是濃烈的鄉情,河裡撐船的船工,儘管她不認得,可對方卻爭着和她打招呼。等到張彌曼走到大姑家,大姑已經喜笑顏開地等在家門口了。"我一直很驚訝當時消息傳播得如此之快,要知道當時的老家還沒有電話,而我也還只是一個很少有人認識、早已出嫁的囡。"張彌曼告訴記者說。

2004年,相隔30年再回老家,張彌曼參觀了家鄉的城市建設面貌和一些企業的廠房,並十分驚訝於家鄉的巨大變化。回到北京後,女兒和女婿打電話說買了兩條特別漂亮的領帶,張彌曼立刻告訴她,這十有八九是家鄉嵊州產的。

"想回家鄉看看,但是一直沒時間。"張彌曼說,這麼多年來,她總共回過老家3次,每次回去,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她把這些感受寫成了《回鄉偶記》,不過依然希望能再次踏上故鄉的土地仔細看看。

視頻

張彌曼談科研經歷,2018-06-2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