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张本仁,(1929年5月28日 - 2016年11月1日) 安徽怀远人,中共党员。著名地球化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

目录

生平

张本仁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那里虽是个内陆小县,但由于它位于淮河之滨、荆山脚下,景色宜人,被美国教会所选中,在那里建有宏伟的教堂,幼稚园、国小—中学的完整教育系统,以及当时远近闻名的民康和民望两个很有规模的男女医院。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父亲因病逝世,8岁的张本仁随家人逃难,每日步行几十里,头上有日机轰炸扫射,地面有日寇追兵,被杀同胞事件每日可闻。逃到大别山区麻城县后,生活陷入困境,他卖过油条、讨过饭,后来实在无奈全家只得返回沦陷的家乡,过著亡国奴的生活。

由于张本仁上的是教会学校,所以在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和学校停办前,他还能较好地完成国小学业。此后,他因沦陷区的学校都有日本人上日语而不愿上,这是当时他可能表示的反日爱国的唯一形式。因此,他基本没有接受过国中教育。在应上国中的三年中,对他以后影响较大的事有两方面:其一是他能有机会从以前的英语教师刘毓华先生学习英语,为他打下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其二是他有幸结识了一位青年朋友张延福,他长张本仁几岁,因家庭困难,国中未读完就辍学在粮店做管账工作。然而,他通过顽强的自学,掌握了几乎全部高中课程内容,甚至少量大学课程知识,还会修理钟表、唱机等。通过与朋友的交往张本仁获得了极大的启示,以他为榜样,张本仁逐渐学会了自学,并靠自学补上了国中的课程。

抗战胜利后,他先后进入省立怀远中学和私立淮西中学(教会学校)读高中,但那时两校的教学质量均远不如前,尤其糟糕的是每学期都完不成教学计画,张本仁全靠自学弥补了这些不足之处,并常辅导同班同学学习,这更增强了他对掌握知识的渴望。1948年他高中毕业时,淮西中学因他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保送他到齐鲁大学医学院学习,并于当年考取了中央大学地质系。

学经历

1948年入中央大学地质系,1952年南京大学毕业。

1952年7月大学毕业,后经南京大学推荐到当时刚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做研究生,师从苏联专家学习。

1953年1—8月学院派他与另外7位年轻教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参加强化俄语学习。

1953学年张本仁分别承担了地质矿产专业和石油地质专业56届本科生的矿物学实验课程。

1954年6月,他正式在苏联专家В.А.Токарев教授(博士)指导下,开始了研究生课程学习与题为“湖南临湘县桃林铅锌矿床矿物学”的研究生论文工作,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矿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该院矿物结晶学教研室任教,其间曾参加中、苏科学院联合研究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

1958—1959年,学校又派张本仁参加中、苏科学院合作研究队,从事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多学科研究,他独立地完成了部分研究任务。所以自大学毕业到50年代末的近8年的时间内,他主要是在学习和接触前苏联的地质科学和地球化学。

1960年参加该院地球化学专业的创建,为主要负责人之一。自此长期在该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从事地球化学教学与科研。

1978年晋升副教授。

1983年晋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9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致力于开拓地球化学专业领域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学校为学生和教师系统开了论新民主主义的课程,经常结合形势和任务组织学习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学生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参与学校的改革、镇反与思想改造运动,参与社会稳定金融、镇反与土地改革的宣传活动。部分学生包括张本仁还被派到主持南京市“三反”和“五反”运动的增产节约委员会参加许多工作组工作。当时他在该委员会秘书组工作,有机会受到省、市领导的亲自教诲,他们简朴的生活,为国为民忘我的工作精神和行为,以及对青年的关怀,给予张本仁终身难忘的深刻教育。通过这样系统的革命理论教育及斗争实践,他逐渐懂得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才能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统治,才能为建设新中国和彻底改善人民生活铺平道路。

张本仁在大学阶段接受了党的极其重要的政治思想教育,为他以后通过不断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和长期工作实践,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将振兴中华、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个人工作的动力和生活的价值,确立了坚定信念和打牢了思想根基。

1960年北京地质学院开始筹建地球化学专业,学校从矿物教研室抽调曹添、於崇文和张本仁三人(均为讲师)为核心(曹任教研室主任、于任副主任、张任党支部书记),负责筹建地球化学教研室和创办地球化学专业。

为增进学生对矿床学的理解,徐克勤教授亲自带领他们参观了马鞍山铁矿和硫铁矿、白云鄂博铁矿、淄博铝土矿、金岭镇铁矿、招远金矿、莱西石墨矿、连云港磷矿等十多个各种类型的矿床。为了掌握围岩蚀变,徐教授曾要求他独立鉴定了80张薄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对他后来的研究工作很有帮助。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界重新获得了解世界,尤其西方科学发展的机会。这为张本仁形成自己的地球科学观和地球化学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比较行星学的学习,使他进一步理解了地球的特殊性取决于地球系统的特殊组成与热动力状态,并与它处于太阳系的特殊部位有关,从而认识到系统性质决定其中物质组成形态与过程特征的普遍意义。

80年代初他形成了自己的地学哲学观与地球化学基本观点的初步框架,通过十多年的再实践与发展完善,于1992年正式以论文形式发表了他的这一思想体系(地球科学,1992,第17卷,增刊)。

张本仁的地学哲学观的要点为: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物质运动的科学。

1973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地球科学地球化学学科委员会给出了有关地球化学的新定义:“地球化学是关于地球和太阳系化学成分和化学演化的科学领域,它包含著所有支撑它的科学的化学方面”。这标志著地球化学已由早期的探索元素(原子)自然历史的阶段,跨入了研究地球系统化学的新阶段。上述由运动形式对地球化学学科本质的认识,可以为地球化学的新定义提供很好的诠释。

20世纪90年代,张本仁致力于开拓套用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固体地球科学某些问题的探索,就是以上述思想的基本框架为指导,并不断充实与改善这一思想和方法论体系的过程。

培养人才

张本仁深知能发挥集体力量是中国能赶超西方强国的优势之一,必须培养出在21世纪国际科技发展中有竞争力的青年人才。

因此,在近二十年的科研中他依靠的是集体力量,走的是民众路线,目标是出成果、出人才。参加上述三方面探索研究的不仅有他的十多位同事、8个协作地质队的二十多位(参加“六五”期间成矿区带研究),还先后有21名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研究生(均取得了相应的学位)和两名博士后,他们成了科研的重要力量。所以张本仁认为,他的科研成果是集体奋斗的结晶。

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张本仁明确提出,不以导师的知识模型来限制研究生的发展,而应按未来地球科学发展需要和竞争要求培养能力型、开创型人才的原则。为此,他除鼓励研究生向能者学习外,注意安排研究生学好自然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特别注意引导研究生探讨地学和地球化学的前沿课题或者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课题,使他们能在较高起点上进行学习和研究,尽早接触先进的知识与方法。他把研究生视为科研的积极力量,认为培养开创型人才,应在现代研究的实战中培养。

已经培养出一批能力较强、有创新意识的博士和硕士。其中有一部分人已做出显著的成绩,成为中国地学战线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例如,高长林、高山、郑海飞、汪东波、张宏飞等,其中高山首批获准进入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岗位,并且他与另两名毕业博士生(赵志丹、林丽)先后获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协、国家科委和团中央颁发的侯德封奖;高长林获国务院授予的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称号。

学术专著

1 《地球化学》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地质出版社。

2 《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文集》第2集—金属矿床勘查地球化学研究专集 地质出版社。

3 《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文集》第9集—成矿区带区域地球化学与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研究 地质出版社。

4 《陕西柞水-山阳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5 《秦巴区域地球化学文集》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6 《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7 《卢氏-灵宝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 地质出版社。

人物逝世

2016年11月1日张本仁教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他士著名地球化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