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傑
材料科學家。武漢理工大學教授。1958年11月生於河南省西峽縣,籍貫河南西峽。1982年本科畢業於河南科技大學,1990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武漢理工大學校長。長期從事熱電材料等特種功能無機非金屬與複合材料的基礎理論、材料製備和工程應用研究。
張清傑 | |
---|---|
張清傑 | |
出生 | 1958年11月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河南西峽 |
民族 | 漢 |
母校 | 河南科技大學 |
職業 | 材料科學家 |
研究領域 |
熱電材料等特種功能無機非金屬 |
張清傑[1]
目錄
教育背景
- 1978年2月~1982年1月,洛陽工學院機制專業本科畢業
- 1982年2月~1984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理工大學)船舶結構與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 1987年2月~1990年10月,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理工大學)船舶結構力學專業博士
工作經歷
- 1992年10月~1994年11月,武漢工業大學副教授、結構工程與力學系副主任
- 1994年8月~1995月~8月,武漢工業大學研究生處處長、教授
- 1995年9月~月,1997年10月,武漢工業大學校長助理兼研究生處處長
- 1997年11月~2000年5月,武漢工業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 2000年5月~2010年6月,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 現任武漢理工大學校長、黨委常委、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科技部「十一五」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總體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十一五」發展戰略諮詢專家組成員。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熱電材料等特種功能無機非金屬與複合材料的基礎理論、材料製備和工程應用研究。提出磁性納米複合熱電材料的概念,發現熱-電-磁協同效應,建立了熱電材料電子/聲子輸運協同調控的新方法;發明了熱電材料快速非平衡製備新技術,實現了近百種熱電材料的快速製備,解決了低溫和中溫系列重要熱電材料長期不能快速低成本製備的重大技術難題;將研究的高性能材料用於太陽能全光譜熱電-光電複合發電和武器裝備系列重點型號,為國家新能源技術和國防武器裝備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學術成就[2]
作為首席科學家和項目負責人主持了熱電材料、智能複合材料、梯度複合材料等領域的國家「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1項,在材料設計理論與應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創新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第一完成人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4項,在NatureCommun.、J.Am.Chem.Soc.、Phys.Rev.Lett.、Nano.Lett.、PNAS、Appl.Phys.Lett.等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230餘篇,論文他引2500餘次,出版學術著作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