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
張生 |
張生,男,漢族,1970年出生,遼寧興城人,法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1]、博士生導師[2]。曾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法學家》、《政法論壇》、《比較法研究》、《行政法學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出版學術著作、譯著五部。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遼寧興城
出生日期----1970年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中國政法大學
職 稱 ---- 研究員
學 位 ---- 博士
主要學習工作經歷
2000年7月,在中國政法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2000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中國政法大學先後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4年10月至11月,中國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訪問學者;
2005年7月至8月,日本愛知大學研究部訪問學者;
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美國康奈爾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任教授;
2014年11月至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任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
中國法律史、比較法律史。
主要社會兼職
中國法律史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
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類
1、《仁道與中國古代法統秩序》(二人合著,第一作者),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2月版;
2、《中國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1901--1949)》,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民國初期民法的近代化-以固有法和繼受法的整合為中心》,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譯著:美國法律文庫之《法院--比較法和政治學的分析》(第一譯者),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5、主編:《中國法律近代化論集》(第四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6、主編:《中國法律近代化論集》(第三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7、主編:《中國法律近代化論集》(第二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8、主編:《中國法律近代化論集》(第一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9、主編:《自治與發展:區域一體化背景下的澳門法制改革研究》,中國台灣元照出版公司2012年版;
10、勘校:《中華民國立法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論文類
1、《中國律例統編的傳統與現代民法體中的指導案例》,載《中國法學》2020年第3期;
2、《新中國法律史學研究七十年:傳統法律的傳承與發展》,載《四川大學學報》2019年第5期,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第12期全文轉載;
3、《中華文明的歷史生命力:文化理念與制度體系的融貫統一》,載《現代法學》2018年第1期;
4、《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歷史演變:從複合體制到單一體制》,載《行政法學研究》2017年第3期;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第10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8年第2期轉摘;
5、《唐律五百條:規範技術、法律體系與治平理念的融貫統一》,載《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2016年第2期;
6、《民國民法典的編纂:複合立法機構的組織與運作》,《比較法研究》2015年第3期,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律史學》2016年第3期全文轉載;
7、《中國古代權威秩序下的法統:一個結構功能的分析》,載《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律史學》2014年第4期全文轉載,《中國社科文摘》2014年第6期轉摘;
8、Codification of the Civil Law of Republic of China: From anIntegrati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Legal Norms to Comparative Legislation,China Legal Science,Vol.1,May 2013;
9、《王寵惠與中國法律近代化--一個知識社會學的分析》,《比較法研究》2009年第3期,《中國社科文摘》2009年第9期轉摘;
10、《清末民事習慣調查與<大清民律草案>的編纂》,《法學研究》2007年第1期;
11、《<大清民律草案>摭遺》,《法學研究》2004年第3期,《法律史學精粹》2005年卷全文轉載,《法律文檔》2007年第一卷全文收錄,《中國學術年鑑》2005年卷轉摘,《法律史學研究在中國》(2009年人民大學出版社)全文收錄;
12、《中國"古代民法"三題》,《法學家》2007年第5期,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律史學》2008年第1期全文轉載;
13、《新見史料所揭示的〈大清民律草案〉編纂問題》,中國台灣《法制史研究》,第4輯,2003年12月,《中國社科文摘》2004年第1期轉摘;
14、《民國<民律草案>評析》,《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8期,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律史學》2006年第1期全文轉載;
15、《中國近代行政法院的沿革》,《行政法研究》2002年第4期,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律史學》2003年第3期全文轉載;
16、《中國近代民事判例制度及其借鑑意義》,載《法律適用》2016年第13期;
17、《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念論略》,載《光明日報》2017年12月27日理論版;
18、《中國法律史學的知識價值與功能》,《光明日版》2018年10月15日;
19、《文化與制度的統一,成就理想的善治》,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月11日第5版;
20、《民國時期民法體系中的判例:形式與功能的變化》,載《學術研究》2019年第1期。
學術榮譽
2019年1月,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2017年10月,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得"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3]
2014年2月,當選"第七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
2010年8月,當選"首屆首都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
2008年12月,獲"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
2008年12月,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06年7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劃"(NCET-06-0152);
2004年5月,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同年9月獲得"中國政法大學傑出青年教師獎";
2002年獲"第八屆霍英東青年研究基金"獎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