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竹天
張竹天,男,1914年12月生,山東省博興縣博興鎮賢城村人。曾用名張笑如。曾任上海市民政局局長、黨組書記。
張竹天 | |
---|---|
出生 |
1914年12月 山東省博興縣博興鎮賢城村 |
逝世 | 1994年9月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上海市民政局局長、黨組書記 |
1994年9月在上海病逝。[1]
目錄
人物簡歷
張竹天在青年時代投身革命。
1939年春,在博興縣一、三區組建青年抗日救國會,組織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國活動。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期間,他歷任山東省博興縣第一、三區區長、縣民政科科長、縣長等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宣傳抗日救國,組織發動群眾,與日軍進行殊死鬥爭。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山東省壽光縣縣長。任職期間,濟南解放,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兼第二綏靖區司令王耀武逃跑途中在壽光縣張建橋被俘 。
1948年12月,任山東省昌濰專員公署副專員,發動群眾,開展土地改革,支援前線。出任"濰河導治工程指揮部"指揮,組織了解放後第一次濰河治理工程。
1952年調至上海工作,任中共江寧區委副書記、書記兼區長。
1960年1月,任中共靜安區委書記兼區長,1964年8月,兼任靜安區政協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被隔離審查七年。
1977年1月任上海市民政局黨組副書記、黨組書記兼局長。[2]
1984年3月離職休養。
社會評價
張竹天學習勤奮,工作認真,作風踏實,嚴以律己,團結同志,政績顯著。他長期分管統戰工作,十分重視貫徹執行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注意傾聽黨外人士意見,尊重和發揮非中共幹部的積極作用。
粉碎"四人幫"後,張竹天為"文化大革命"後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開拓新時期民政工作,作了貢獻。
在市民政局召回"文化大革命"期間被"下放勞動"的一批老幹部,恢復並健全民政機構;貫徹"任人唯賢"的幹部路線,調動幹部的革命積極性;在機關內部主張行文要規範、有層次,格式、要求要統一,文字水平要提高;民政事業要儘量依靠社會力量開展工作。
他大膽開闢區縣福利生產事業,組織調研班子,於1979年指導開辦上海第一家街道福利企業--東長治路街道福利工廠,為解決廣大殘疾人就業提供更多機會;在"為黨分優,為民解愁"方針指引下,倡導基層興辦"精神病人工療組"和"殘疾兒童白日寄託站",並使之普及,形成網絡,深受社會和家長們歡迎,也得到民政部的讚賞和推廣。
參考資料
1. 張竹天任職壽光縣長王耀武被俘 . .濰坊晚報 . 2014-01-21
2. 張竹天簡介 .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 20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