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音器
彈音器(英語:flexatone),是一種20世紀初才出現的體鳴樂器,由於它能製造出不同的音高,所以它和定音鼓、木琴、鐘琴或顫音琴一樣,都被稱為「有音調敲擊樂器」(Tuned Percussion)。它最先於1922年和1923年於英國申請專利註冊;到了1924年亦於美國申請了專利註冊。
「flexatone」為「flex-a-tone」的組合字,透過金屬片的收縮(flex),可隨意地改變音高的意思。
目錄
構造
彈音器共可分為1個部分。
- 一塊近似倒等腰三角形的金屬片,尾部一小部分屈折成直角,並鑲在金屬支架的底邊。
- 燒烙在金屬片頂部兩側的兩個小音槌,由以金屬幼條連接木製槌頭所組成。當演奏時,兩邊的音槌輪流敲打金屬片而發出聲響。
發聲原理及演奏方法
透過改變金屬片的擴張度來調節音高,當木槌敲打時,金屬片由於不同的弧度令,令到所產生的波幅也不同,因而能製造出不同的音高[1]。
演奏時,用手指及手掌持着金屬支架,金屬板向外的部分朝向自己,把姆指放在金屬片的頂尖位置。通過姆指的按壓和放鬆,便可以調節不同的音高;再配合手腕的前後搖動,帶動兩側的音槌互相敲打金屬片,從而產生如滾奏的持續音。另外,瞬時改變對金屬片的壓力,更可製造出上、下行滑音的效果。
運用
彈音器在理論上可以演奏旋律樂句,但在樂隊上的運用並不算太多。最先應用在管弦樂團中的是蘇聯作曲家哈察都量的《鋼琴協奏曲》中第2樂章有一段相當著名的彈音器旋律。但樂器穩定性低,個別樂器有其獨特的音域和聲量,音準的技術要求十分高,故現今大多數的版本都將這段刪去,甚至是全首樂曲都棄用,原因是無法每一次都奏出相近的效果。
相比哈察都量,其他作曲家當運用時,則主要是取其音樂效果多於音高。以下列舉有使用彈音器的作品:
- 荀白克:《摩西與亞倫》、《管弦樂變奏曲》。
- 康奈格《安提岡尼》。
- 恩斯特·克熱內克:《強尼起奏》。
- 舒尼格:《皮爾金》、《安魂曲》、《中提琴協奏曲》、清唱劇《浮士德》
- 埃爾文·舒爾霍夫:《第1號交響曲》
- 彼得·馬克斯韋爾·戴維斯:《第1號交響曲》、《第5號交響曲》
- 索菲婭·阿斯戈托芙娜·古拜杜麗娜:《太陽頌》
- 利格第:《鋼琴協奏曲》、《滅絕大師》
視頻
彈音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彈音器 flex-a-tone,現代音樂
- ↑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肖斯塔科維奇,小提琴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