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蘭
彗星蘭〔Angraecum White eauty(sesquipedale×magdalenae)〕。彗星蘭是大彗星蘭〔Angraecum sesquipedale〕的雜交種。附生蘭;花常為白到乳綠色,質地厚重,花朵壽命長,有香氣,夜間更濃;花朵呈星狀,唇瓣有距,有些物種距長30~40厘米。原生種產馬達加斯加島、熱帶非洲、南非。
目錄
彗星蘭形態特徵
附生蘭;花常為白到乳綠色,質地厚重,花朵壽命長,有香氣,夜間更濃;花朵呈星狀,唇瓣有距,有些物種距長30~40厘米。
特徵:●唇瓣有細長的花距,底部內藏花蜜。●花、葉比大彗星蘭明顯窄,植株小。
植株:多年生草本,附生,高30~60厘米。
花:花色乳綠到乳白到乳黃;萼片與花瓣相似,展開,花徑15厘米;唇瓣直立,基部有細長的花距,花距底部有花蜜。花期:12~2月;花壽 25~30天。[1]
彗星蘭分布範圍
彗星蘭主要價值
觀賞
佐證進化論
彗星蘭來歷故事
1862年,在《物種起源》發表3年後,達爾文出版了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達爾文研究蘭花的目的,是要證明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為《物種起源》提供補充材料。
野生蘭花有兩萬多種,花的形狀、大小、顏色、香味千奇百怪,但是目的只有一個:用花香吸引昆蟲(或蜂鳥)來采蜜,花粉沾到了它們的身上,就為蘭花完成了傳粉。因此蘭花的繁衍離不開這些授粉者,不管它有着什麼樣奇怪的形狀、構造,也都是為了適應授粉者。授粉者為了能採到花蜜,也要適應蘭花。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蘭花和授粉者之間會一起進化。只有自然選擇才能解釋蘭花構造的由來,這是達爾文研究蘭花一書的主旨。
但是有一種原產馬達加斯加的彗星蘭卻讓達爾文感到為難。這種彗星蘭拉丁文學名的意思是「一尺半」,其名稱源自它那「令人驚駭」(達爾文語)的花的形狀:它有又長又細的花距,從花的開口到底部是一條長達11.5英寸(29.2厘米)的細管,只有底部1.5英寸(3.8厘米)處才有花蜜。「什麼樣的昆蟲能夠吸到它的花蜜?」達爾文大膽地預測:「在馬達加斯加必定生活着一種蛾,它們的喙能夠伸到10到11英寸長!」
但是有誰見過嘴巴如此細長的昆蟲呢?「荒唐!」當時有些昆蟲學家這麼認為。不過達爾文的盟友、曾經獨立提出自然選擇學說的華萊士則堅定地站在達爾文一邊。他寫道:「可以很安全地預測在馬達加斯加存在這樣的蛾;訪問那個島嶼的博物學家應該抱着和天文學家尋找海王星一樣的信心去尋找它,我斗膽預測他們將會同樣成功!」
1873年,著名博物學家赫曼·繆勒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的哥哥曾經在巴西抓到過喙長達25厘米的天蛾,說明達爾文的預測並不那麼荒唐。1903年,這種蛾終於在馬達加斯加被找到了——一種長着25厘米長的喙、像小鳥一般大小(展翅13~15厘米)的大型天蛾。它被命名為「預測」。這時候距離達爾文做出預測已過了41年。
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正在舉辦《達爾文:其生平和時代》的展覽,最後一個展品就是成功地證明了自然選擇學說的預測能力的彗星蘭和天蛾的標本。我雖然早就知道達爾文的這個著名預測,但是在看到有着如此細長的喙的天蛾標本時,還是感到了「驚駭」,不能不感嘆進化之奇妙。
達爾文之所以敢於做出這個令人驚駭的預測,是因為他深知自然選擇的威力。蘭花的花距應該略長於授粉者的喙,這樣授粉者在儘量伸長喙去吸花距底部的花蜜時,身體擠壓到花冠,花粉才會沾到授粉者的身上。因此,在這樣的情形下,蘭花的花距越長,就會迫使授粉者沾到更多的花粉,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後代。反過來,授粉者的喙越長,就越容易吸到花蜜,有更充足的營養,也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後代。如此這般長期互相競賽的結果,使蘭花的花距變得越來越長,天蛾的喙也變得越來越長。
這種現象並非絕無僅有。在南非,生活着十幾種「長鼻蒼蠅」,它們也長着細長的喙,長度可以與「預測」天蛾相媲美,而身體卻小得多。相應的,在那裡有許多種有着細長的花距的花由它們傳粉。
在馬達加斯加還有一種與「一尺半」彗星蘭同屬的蘭花,它的花距還要長,長達40厘米。1991年,美國昆蟲學家基因·克里茨基(Gene Kritsky)學達爾文做出預測:在馬達加斯加還存在着一種未知的大型蛾類,其喙長達38厘米!
這個預測還未被證實。這種蘭花在野外已經絕跡了,靠人工栽培存活了下來。它的傳粉者是否也已滅絕?我們只能希望,它能靠吸取其他花的蜜而生存下去。也許用不着再等41年,又會有一種奇特的天蛾令人驚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