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公達
彭公達 (1903年3月1日 - 1928年8月7日),曾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秋收起義的主要負責人,年僅25歲就壯烈犧牲,妻子李金蘭及岳父母家五口都為革命犧牲。彭公達是湘潭韶山人[1]。在戰爭年代,有許多同他們一樣優秀的將才、帥才卻過早地犧牲在征途上,彭公達就是其中的一位。彭公達是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湖南省委書記,革命烈士。[2]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彭公達
別名:字振堯,號鎮遠
國籍: 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南省湘潭縣(今韶山市)人
出生日期:1903年3月1日
逝世日期:1928年8月7日
職業: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革命烈士
性別:男
人物簡介
彭公達1903年3月1日出生在湘潭縣西二區下七都一個農民家庭。1920年秋考入長郡中學附設甲種師範。
1923年在學校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後,回湘潭創辦湖湘小學,開辦平民夜校,從事建黨和工農運動。參與創建了中共湘潭城區第一個支部、國民黨湘潭縣黨部,任縣黨部常務委員,負責黨務工作。1926年3月,經毛澤東介紹,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農民運動委員會秘書,參與研究和指導全國農民運動。不久又任廣州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黨支部書記,協助毛澤東為全國農民運動培養了一大批骨幹。國民革命軍北伐前夕,黨組織派他回湘潭工作,任中共湘潭地方執行委員會軍事委員。北伐軍入湘後,他積極組織群眾支援北伐。1927年春任中共湖南區委農民部長和湖南省農民協會秘書,堅決支持毛澤東關於農民運動"好得很"的觀點,反對國民黨右派和黨內右傾投降主義者誣衊農民運動"糟得很"的謬論,大力推動湖南農民運動的蓬勃發展。
1927年馬日事變發生前,中共湖南省委採取了一些應變準備,5月20日成立臨時秘密省委,他是成員之一。5月23日參加了在湘潭召開的軍事會議。會後奔走於湘潭農村,組織工農義勇軍,準備攻打長沙。農民圍攻長沙失敗後,輾轉到達武漢。毛澤東、蔡和森對他在馬日事變後的活動非常讚賞。6月24日,中央常委討論蔡和森起草的湖南問題議案時,決定要他參加以毛澤東為書記的湖南省委,任農民部長。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他代表湖南省委出席並作了發言,支持毛澤東的正確意見,批判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當選為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8月9日,臨時中央政治局召開第一次會議,決定由他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與中央特派員毛澤東回湘改組省委、領導秋收起義。8月16日他在長沙召開省委會議,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改組湖南省委。從8月18日至30日,他多次主持召開省委會議,討論制定秋收起義計劃。他組織大批幹部深入基層,恢復工會、農會和黨的組織,為秋收起義做準備。9月5日,他再次召集省委會議,確定長沙市15日暴動。9月8日,他與秋收起義行動委員會書記易禮容聯合署名發出「奪回長沙建立中國革命委員會湖南分會的命令」。從9月9日起,鐵路工人開始破壞鐵路。10日長沙附近各縣農民開始起義。因起義主力部隊在平江、瀏陽相繼受挫,破壞鐵路的行動也驚動了敵人,敵加強了在長沙的警戒,形勢極為不利,於是果斷的停止了15日長沙市內起義。此舉遭到共產國際在長沙代表馬也爾的反對。中共中央根據馬也爾的報告責備他取消長沙暴動是臨陣脫逃,立即派任弼時來湘。任弼時了解實情後,仍決定讓他繼續擔任湖南省委書記,而中共中央卻堅持要撤換他。在11月召開的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會議上,撤銷了他的省委書記和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並給予留黨察看半年的處分。受到錯誤處分後,他絲毫不計較個人得失,仍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地為黨工作[3]。11月上旬,擔任中共湘西特委書記。他深入城鄉調查研究、恢復、整頓和發展黨組織,並重視建立革命武裝,開展游擊戰爭。先後組建了特委直屬赤衛隊、湘西工農革命軍第四支隊和各縣游擊隊,約有工農武裝兩千人。1928年7月中旬在安源被捕。8月7日在長沙小吳門外就義,年僅25歲。[4]
1952,中央人民政府給他的親屬頒發了「烈士證」。1953年4月,毛澤東主席親筆寫信給他的親屬,褒揚他為革命犧牲的獻身精神。
生平年表
1903年 3月,彭公達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出生於農民家庭。
1920年 彭公達考入湘潭縣立中學附設師範班。參與主編《前進》周刊。
1923年 彭公達在學校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後回湘潭從事建黨和工農活動,任中共湘潭城區特別支部委員。
1924年 彭公達任國民黨湘潭縣黨部常務委員,國民黨中央農民部農民委員會秘書,湖南農民協會秘書。
1925年 彭公達聯絡當地進步教師,發起成立"湖南平民教育會湘潭分會",並創辦平民夜校,通過上文化課,向工人、農民傳播革命思想。
1926年 7月彭公達任中共湘潭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11月後人軍事委員。
1927年 5月起彭公達任中共湖南臨時省委成員,6月至8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農運部部長。
1927年 8月彭公達代表湖南省委出席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的"八七"會議,並被選為中共中央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並被任命為中共湖南省委書記。
1927年 10月起彭公達任中共湖南省委工委書記。10月底至11月初,接連被免去省委書記職務,撤消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和省委委員職務,降為中共湘西特委書記。
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彭公達任中共湖南省湘西特別委員會書記。
1928年 6月彭公達離開湘西經過長沙赴安源進行工作。
1928年 7月彭公達被敵人逮捕。
1928年 8月7日彭公達在長沙被殺害。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重要活動
秋收起義
從1927年8月18日至30日,彭公達多次主持召開省委會議,討論制定秋收起義計劃。他組織大批幹部深入基層,恢復工會、農會和黨的組織,為秋收起義做準備。
9月5日,他再次召集省委會議,確定長沙市15日暴動。9月8日,他與秋收起義行動委員會書記易禮容聯合署名發出"奪回長沙建立中國革命委員會湖南分會的命令"。從9月9日起,鐵路工人開始破壞鐵路。
10日長沙附近各縣農民開始起義。因起義主力部隊在平江、瀏陽相繼受挫,破壞鐵路的行動也驚動了敵人,敵加強了在長沙的警戒,形勢極為不利,於是果斷的停止了15日長沙市內起義。
起義性質
秋收起義是由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它不僅是軍隊的行動,而且有數量眾多的工農武裝參加的起義活動。南昌起義名義上是國民黨民革,而秋收起義才是真正的工農武裝。
起義影響
秋收起義雖然在開始時也是以攻占大城市為目標,但在起義遭到嚴重挫折後,及時從進攻大城市轉到向農村進軍,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起義部隊在農村中從小到大地開展游擊戰爭,為後來各地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發展奠定了基礎。創建了我黨第一支工農軍隊,設計製作並率先起了我黨的第一面旗幟。
主要貢獻
1926年3月,彭公達在《中國農民》雜誌上發表《農民的敵人及敵人的基礎》一文,號召農民團結起來,"組織農民協會與農民自衛軍","解救自己的痛苦",並聯絡當地進步教師,發起成立"湖南平民教育會湘潭分會",並創辦平民夜校,通過上文化課,向工人、農民傳播革命思想。
1927年北伐軍入湘後,彭公達先後組織宣傳隊、慰勞隊、運輸隊、敢死隊配合北伐軍作戰。同時,還深入鄉村,大力組織農民協會和農民武裝,使湘潭成為當時湖南全省農民運動發展最為迅猛的縣份之一。是年彭公達代表湖南省委出席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的"八七"會議。會上,對陳獨秀的右傾錯誤進行了尖銳地批判,並被選為中共中央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並被任命為中共湖南省委書記。
8月中旬,與毛澤東一道返回湖南,改組省委,領導湖南秋收起義。曾與毛澤東等制定了發動以長沙為中心,包括湘潭、寧鄉、醴陵、瀏陽、平江、岳陽等數縣和安源在內的湘中起義,建立工農兵政權,而且"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幟",與國民黨"相對"的暴動計劃。9月,協助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
人物評價
彭公達同志是能文能武、智勇雙全的紅軍領導人,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對黨忠誠、待人誠懇、才思敏捷,渾身充滿着革命者的戰鬥激情和力量。
彭公達同志在他短暫的革命生涯中,表現出堅定的革命信念、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優良的作風,體現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風亮節。他對黨忠心耿耿,對革命事業無限赤誠,具有遠大的革命理想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他堅持原則,光明磊落,維護團結,能上能下,具有堅強的黨性。他熱愛人民,關愛部屬,平易近人,從不居功自傲,深受廣大官兵和群眾的敬佩與愛戴。
相關視頻
巍巍豐碑照後人: 烈士彭公達!上傳於 2019-01-10
參考資料
- ↑ 巍巍豐碑照後人「湖南英烈彭公達」網址:www.cssqt.com 編輯:長沙社區通 時間:2019-01-10
- ↑ 彭公達(公元1903年-1928年)韶山近現代人物專題網
- ↑ 彭公達來源:中華英烈網 責任編輯:高千一2017-11-15 18:34
- ↑ 彭公達簡介第一範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