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彭静山(1909~2003),著名针灸临床家、教育家。15岁学医,第一位老师刘景川先生,是不第秀才。创办"必仁医学社"。课程从《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我们叫做"四小经典")开始,加上((四百味药性歌括》,刘先生自己编的《本草汇编》七言歌,而后再学《内经》、《伤寒》、《金匮》、《本经》所谓"四大经典"以及《医宗金鉴》的几种心法、《中西汇通选读》等。第二位老师是刘景贤先生,其开设诊所"瑞霖医社"。又师从针灸专业医生庙云阁先生初步学习针灸。19岁时 受教于一代名医马二琴先生。22岁时开业行医,临证近70年,精通内、外、妇、儿、针灸,提倡针药并用,临床经验丰富。 在1960年代,彭静山先生因遭受迫害而失去听力,在此后的临床实践中听诊受挫,他克服重重困难,突破望诊极限,根据《黄帝内经》“观眼察病”和《证治准绳》对眼的脏腑划分理论,于1970年代创眼针疗法。眼针疗法自1982年公布予世后,不少学者分别对眼针进行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其临床和解剖学结果均肯定彭氏的眼针穴区划分和眼针疗法的临床价值,使眼针疗法得到推广应用,并在海内外针灸界产生较大影响。[1] 针灸专家。奉天(今辽宁)开原人。自幼从师学医,后开业行医。建国后,历任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副院长。善于运用针灸术治疗脑血栓等症,疗效显著。

姓名 = 彭静山

性别    : 男

出生日期 : 1909年

逝世日期 : 2003年

出生地点 : 奉天(今辽宁)开原人

国籍  : 中国

职业    : 针灸专家 ,教授

目录

医学贡献

1.彭静山眼针疗法

彭氏眼针疗法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首创。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患者眼白睛脉络形态颜色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发现了眼白睛脉络变化与疾病之间的规律,创立了观眼识症。后通过几年内对万余临床病例治疗,最终创造了在眼眶周围用微针刺激防治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眼针疗法。眼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显著、适应症广等特点。彭氏眼针疗法1982年通过辽宁省卫生厅鉴定,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奖,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攻关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08年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眼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2007年立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并于2011年顺利结题,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眼针疗法应用于临床近40年,适应症不断扩大,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

2.彭静山针灸秘传十八绝招

一、身柱妙用


身柱 shen zhu督脉第十二号穴 部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三、四胸椎棘突的中间凹陷处取穴。采取坐位,俯首取穴。 针法:用 1.5 寸 28 号针(长 4.5cm,直径 0.32mm)对准穴位直刺,不可稍偏,针尖下边有抵抗,针尖达到脊椎骨膜上边为度。如果针下空软,那是针刺偏了,急宜提出向穴位直刺,如果刺偏而误入胸膜则有发生气胸的危险。 针进到应刺的深度则停止,使针身正直不偏不歪,留针 20 分钟至30 分钟。起针时先动摇针柄,感到针体松动时以不紧不慢的手法拔出,即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片刻。 作用:增加强壮,预防感冒,抗高烧,小儿疾患。

二、针刺后遗痛

有一种病人主诉:周身某处作痛,视之皮肤如常,其痛处恰在穴位上。问其原因由于针灸后所发生。询问原治疗医生,针处既然没有改变,医生也无法解决也不能算做治疗失误,但患者确实疼痛。我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在发生疼痛穴位的相对处针之。例如内关痛针外关,阳陵泉痛针阴陵泉,如果两穴对得准确无不应针而愈。无以名之,故名为"针灸后遗痛"。

三、大接经

《内经·海论》中叙述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分布周身各处,上悬贯于脑,内联于脏腑,畅气血往来,各经保持相对的平衡,自然无病。经络不平衡,人就会生病,经过针灸多次而不效的疾病,可用大接经的针刺方法。
具体做法是,只用一根 l 寸长的 28 号针,每次只针一侧,针刺十二经的原穴和络穴,依照经络循行的顺序各穴只刺一下而不留针。每次只针一侧,下次针另一侧。共针4次,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一)由原穴到络穴
肺原太渊--大肠络偏历--胃原冲阳--脾络公孙--心原神门--小肠络支正--膀胱原京骨--肾络大钟--心包络大陵--三焦络外关--胆原丘墟--肝络蠡沟。
(二)由络穴到原穴
肺络列缺--大肠原合谷--胃络丰隆--脾原太白--心络通里--小肠原腕骨--膀胱络飞扬--肾原太溪--心包络内关--三焦原阳池--胆络光明--肝原太冲。

四、腰痛针术

人身的经络都是前后呼应,左右相通。任脉为前正中线,相对督脉脊椎正中线,肾经对华佗夹脊(今名脊穴),胃脉对膀胱第一行,肝、脾对膀胱第二行,手足六经亦前后相应。所以缪刺取穴,往往速效。
治疗腰痛缪刺法:在腰痛部位,用手按压找出最小而最痛的部位,如大面积一片疼痛而找不到最小痛点的不适用此法。
找好痛点,以最痛处一点涂以红色为标记,再找到命门穴为计算总穴。例如最痛点在命门左15 厘米,再下6 厘米。让病人仰卧,量脐左 15 厘米再下6 厘米处腹部针入 1.5寸,恐痛点对得不准,将针刺入,提出 1/2,再向四周探刺,不留针。让病人翻身俯卧,按压痛点消失,腰痛即愈。
命门 Mingm6n督脉第四号穴 部位:俯卧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前方与脐相对,然而练气功的人则脐向下移少许。 此法颇有立竿见影之妙,但找痛点要准,与腹部痛点相对处要准,针刺要准。掌握三准,应手而愈。

五、截根疗法

(一)适应症 该法适应于瘰疬,乳腺增生,发际疮,痤疮,疖(节)肿缠绵不愈,此愈彼起,荨麻疹。
(二)针法 找穴:以乳头为标志。用卷尺一端放在患者左乳头,横拉至右乳头,松开左乳头卷尺,将卷尺 向右肩上伸,过颈部而从左肩再向前胸下垂至左乳头为止。将两乳头的卷尺比齐,把卷尺由颈前向背后下垂,卷尺尽头是穴。因病人肥瘦而异,其穴约当肝俞附近。 女人乳儿后乳房下垂者,从气户穴直下以第五肋间为准;
针具:用直径 1 毫米 2 寸长的针,高压灭菌消毒待用。无此设备条件,用?5%的酒精浸泡 30分钟亦可。
针法;找准穴位,严密消毒,左手拇、食二指把穴位的皮肉捏起,右手持针向穴处微斜 15 度向脊椎方向刺入肌肉中间,病人亦不甚痛。 留针 20 分钟,病重者可留 30 分钟,隔 3 天再针,以痊愈为度。

六、痛点止痛法

针灸的缪刺取穴法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即选好病侧的穴位而针其健侧的同名穴,效果较好,是调整经络平衡的治疗方法。"痛点止痛法"是专为治疗小面积疼痛的一种止痛方法。周身不论何处疼痛都可以使用,但只限于直径 1 厘米以内的小范围疼痛。
该法操作简便,效果迅速,能够达到针入病除。具体做法是用 30 号 1 寸针 1 支,在其痛点的相对侧快速刺入,其痛无不应针而止。例如痛处恰当内关,可针外关;痛处恰当阳陵泉,可针阴陵泉。头面胸腹四肢任何部位疼痛都可使用这种刺法。也有不很明显的相对处,如头顶部有痛点,由于颈项的关系,不可能两侧相对。比如痛点适当前顶,可针廉泉,如痛点在百会,即无相对处。然而,这仅是很少的局部痛,如果文绉绉"无关宏旨"。周身各部位绝大多处是有对立面的。还有关节部如"网球肘"的痛点下面是肘关节,肉少骨多,不容易找准相对点,其效较差。然而这仅是极少的局部。周身各处绝大多数可以找到绝对的对立面的。

七、快速降压

该法对凡属原发性高血压,不是因其他疾病而继发的效果最好。即或由其他疾病继发的对降压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但因其他引起高血压的疾病不愈则高血压亦不能根治,只能使血压下降而减少其痛苦而已。
针灸穴位:在八会穴中"血会隔俞",为针灸界众所周知。膈俞降压法操作简便,只要找准穴位,双侧各埋 1号皮内针1 支,穴位找准,血压应针而降。冬季可埋 5天,夏季因洗澡频繁可埋3 天。起针后间隔 1 天,继续埋针。
膈俞 Geshu膀胱经第十七号穴 八会穴之一(血会)。定位:俯伏位,在七胸椎棘突下,当督脉至阳穴旁开 1.5 寸处取穴。
操作方法: 找好隔俞穴,皮肤消毒,用小镊子夹起皮内针,以左手拇、食二指向左右扒紧穴旁皮肤,将皮内针由膈俞穴中间向脊椎方面横刺,皮内针刺入在表皮以内真皮之上,不能超越真皮,针尖要向脊椎方面刺入。针刺入后,剪胶布两块,一小一大,大者不过如指甲大,小者先贴在皮内针柄的下面以免针柄接触皮肤,然后将大块贴在小块胶布和皮内针上,压平即可。皮内针如刺过真皮,患者会感到疼痛。针入以后应医手指在针上按压,如患者说疼即宜起出重新按常规小心针入。<br

眼针肝区降压法:

中医说"肝藏血","人卧血归于肝","肝开窍于目"阐述肝经和血液的密切关系。以眼针肝区降压,效果最快。测量血压,如果高于正常范围,血压计不必取下,即在眼的双肝区各刺一针,即再量血压,必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降压针法很多,我曾经提出降压十法。然而十法之中,以膈俞皮内针和眼穴肝区为最快。 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病,有的病人患高血压数十年而不愈。经验告诉我们,一时性降压很容易,完全彻底治愈很难。还有的病人患顽固性高血压,用什么方法也不见下降,这种病人虽占极少数,在临床中也有时遇到。

八、失眠特效穴

失眠是一种极痛苦的疾病,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夜间越失眠,白天越打盹,日久不愈,形成恶性循环,发生神经衰弱症。面色无华,精神萎靡,饮食乏味,头晕头痛,记忆减退等一系列症状,令人苦恼。医治的方法,以及时治疗为好。
针灸治失眠的穴位:大椎,陶道,神堂,连续使用,疗效较好。另一处方针刺安眠穴,不效时可在安眠穴埋皮内针。 安眠 经外奇穴,定位:位于颈部,胸锁乳突肌停止部颞乳突下凹陷直下一寸处。左右汁二穴。

九、治脑三穴

穴在哑门穴直下发际中为治脑一穴,再下一横指为治脑二穴,再下一横指为治脑三穴,用 28 号针可刺入一寸。 主治:一切脑系疾病,颈强作痛,中风失语舌强。失语的原因,发音有唇、齿、舌、喉的共同作用。舌短者可刺舌下金津、玉液出血。舌无改变则在喉,可针哑门,但哑门穴之上为延髓,触碰延髓有危险。治脑三穴的第一穴在后发际距延髓较远,无刺伤延髓的危险。 治脑一穴当第二颈椎,治脑二穴当第三颈椎,治脑三穴当第四颈椎,再下一横指当第五颈椎,再下一横指为第六颈椎,再下则为崇骨;横项第二颈椎两边为天柱、翳风,左右共 5 穴谓之纵横十穴。

十、翳风治牙疼

牙疼的原因很多,翳风穴所治的仅限于齿根骨膜炎的牙疼。其病源由药物治疗的合并症。

有齿根骨膜直接受冲撞,或常吹乐器,常含铁钉,常咬丝线等外伤性的;有细菌由齿髓侵入齿根骨膜传染性的。症状是有的化脓有的不化脓,疼痛同样是自发的,但不带发作性,是连续的痛。在敲打牙齿时,疼痛就更加剧烈,这是与齿髓炎不同的一点,也是齿根膜炎的特征。

齿根膜炎,中医叫风火牙疼。治牙疼的穴位很多,一般针下关,颊车,也有针合谷或足三里、内庭的,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针入以后需要留针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才能止痛,而针翳风穴,有针入痛止立竿见影的效果。

翳风 yifeng手少阳三焦第十七号穴

定位:正坐位,在耳垂后方,当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取穴。以手压穴则觉耳孔中有牵引性微痛是穴。

针法:用 28 号 1.5 寸针,向前下方直刺入 1 寸,并作轻度旋捻以增强针感。疼痛已止,可立即起针,一般的病人心理希望多留一些时间。实际如针入而牙痛不止时可以久留,此穴针入立即止痛,久留与不留是一样的。

十一、首尾循经治疔毒

疔毒是一种由感染而发生的外科疾病,多发生在露出衣服外边的部位,而且都生在穴位各经的起止部位。最易生在手指尖,赤足的人有的生在脚指上、面部。

初起只是一个小红点,逐渐发生疼痛,伴有恶心、心闹、头晕等症状,血常规检验则白细胞增高。

验疔的方法,是用黄豆一个,放在嘴里咀嚼,如果品出有黄豆的腥味则不是疔毒,若嚼时并没有黄豆的腥味甚至是甜味,那就证明是疔毒,可以把嚼烂的黄豆吐出来敷在疔毒疮面。

治疗的方法,以针刺为最快。因为不论疔毒生在面部和手足都是各经的起止穴位或接近起止穴的各经起止邻近穴。判定是哪一经,则针其另一端的穴位。如疔毒发生在起端穴则针其止端穴,发生在止端穴则针其起端穴。起止穴或名首尾穴,针入以后,疼痛立止,恶心、心闹、头晕等症状立即消失。20 分钟后再检验白细胞则恢复正常值。 还有在疔毒所起处有淋巴管发炎,一般叫做起红线。红线也是与经络走行一致的,所以章太炎说"经络就是淋巴"。

治疗淋巴管炎的方法也用针刺,用粗针或三棱针在淋巴管的前进的末端扎一针,挤出黑色的血液,其所谓红线自然消失。如果从发炎的淋巴管上每隔一寸扎一针,并挤出少许黑血,淋巴管炎消失恢复得更快。如果没有嚼黄豆试验。实际嚼黄豆的还是少数。在疔毒上边涂点消炎的药就自然逐渐痊愈。

十二、四缝穴的效验

四缝穴在手指食、中、无名、小 4个指头的第一、二指节横纹中,通于大肠、心包、三焦、心、小肠 5 个经。手指为神经终末反应灵敏,治病的疗效很好。

主治:小儿疳疾,气管炎,蛔虫,消化不良,身体羸瘦,发育不良均有特效。

针刺方法:

穴位皮肤消毒,用助手由指尖向指根推几下,然后在第一指节上边以指捏住,术者则由指根向前推捏,用 26 号针刺入穴上,当即有白粘液随针而出,挤净擦干。每隔 4 天一次,一般 4-5 次可愈。针后白色粘液渐少,即是好的现象,白粘液渐消失,而针出血液则痊愈。

患儿面黄肌瘦,头发打缕,食欲不振,视其腹部微胀而扪之有青筋或硬块,是为疳疾。

一般针一次即食欲旺盛,数次痊愈。

用该法治小儿疳疾,效果极好。对成年人形态消瘦,食欲不振,体重达不到正常标准,依法针之,效果显著。对哮喘亦有良效。

手指感觉灵敏,人多畏痛拒针。对成年人作解释劝服,儿童则由其父母强行使之针刺,有的哭闹拒针,须数人帮助施术。针孔由初针几次挤出白粘液而变为出血,即痊愈的象征。

十三、皮内针十法

皮内针最初只用它调整经络,我们临床使用多年,积累经验计有以下十种使用方法:

1.调整经络,初用测定香,以后用仪器测定,调整平衡。在 50 年代我曾经用经络现象来预测生死的实验。即住院病人,濒于死亡,已通知其家属作精神准备者,前后计有 6 人,男 3 女 3。其中有的十二经脉在仪表指针读数最小者并有数经为零,而气血尚存;有的十二经均很低,只有数经较好但气血为零;结果前者均转危为安,而后者皆死亡;说明人身以气血为主,经络为气血的循环路,此说颇可研究。

2.一度冻疮,红肿痒甚。在疮面中心埋藏一支皮内针。数日痊愈。

3.疼痛不止,针刺无效时,可在痛点埋皮内针可以止痛。另有一法,例如腰痛不效,让病人站立,身体随便向前后左右扭动,在感觉最痛之处埋皮内针,可以止痛。

4.针刺疗效不巩固,在有效的穴位埋皮内针,有助于疗效时间之延长。

5.失眠症用其他方法不效时,可在安眠穴埋皮内针。

6.小儿尿床。取双侧三阴交穴。一针由下往上刺,一针由上往下刺,两针刺入方向颠倒,则疗效觉佳。

7.妇人产后乳汁不足,在膻中穴埋皮内针一支,每天用手按压多次,可促进乳汁的分泌。

8.眼针穴用皮内针埋藏,可延长其疗效。

9.减肥 在双听宫穴内侧耳垂中间各埋皮内针一支,每天用手指按压多次,平常感觉饥饿时以手按压数分钟即不觉饥饿。在每次饭前手压 5 分钟。

10.单纯膝关节疼痛,在膝上 2寸的范围内,用手指遍压,在最痛处埋皮内针一支,可以止痛。但按压无痛点时则不宜使用。

十四、甩针挂钩疗法

面瘫初起,不超过两周的容易治愈。病程越久治愈的机会愈少。病程过久的则形成倒错现象,看不出哪一侧是病侧,更觉难治。

对初诊病人作下关试验,可知预后良否。其方法比较简便,即在患侧下关穴针刺,按正常穴位刺入而不能深刺者为阴证(一),能达到应刺的深度为阳症(+)易愈。不能深入的原因是因为上下颌骨有炎症导致领骨错位阻碍针不得入。

还有双侧面瘫,面部肌肉弛缓,无表情,不能瞬目运动,全面部皮肤变形,就像戴假面具一样。双侧面瘫很少见,数十年来只遇见 5 例,3例治愈,治疗时间长达数月。两例怎么治也不见好转,成为后遗症。

针灸治疗面瘫我曾总结并发表十种针刺方法,其中的甩针挂钩疗法效果较好。其法用六寸长针一支,从患侧颊车下方进针,先深后浅,能看见针在皮下前进以针尖上对口角至唇边为度,然后把针向一个方向旋捻,左手轻压针体部,隔腮看见针尖接近口吻时稍微用力拉针柄,则面皮皱成深纹数条,一拉一松,拉十余次让患者自己手捏针柄,初起的数次可愈。病程久的也有一定的效果。

长针在皮肤表皮下刺入,沿皮横刺,难度较大,须经过反复练习,针到一定部位即停止前进而旋捻针柄,针尖挂住以后手提针柄向上提十余次,一提一松,然后留20分钟起针。

这种挂钩疗法能适用胃下垂,由右幽门穴进针,斜向胃左,至与脐相平时即旋捻针柄稍用力上提,让另一人握其足胫向上屈腿推之.其动作和提针一致。将病人的腿屈伸上推3次,然后让病人自己手提针柄 30 分钟而起针。

子宫脱垂由维胞(关元旁 6 寸)进针,斜向生殖器方向,旋捻提针屈腿上推,然后提针柄的操作都相同。

维胞穴亦治肾下垂,谓之"三垂疗法"。

挂钩针法,起针时手捏针柄用力甩出,故又名"甩针疗法"。

十五、肝肾四穴

中医对疝气分为厥疝、盘疝、寒疝、症疝、复疝、气疝、脉疝七种。大致寒疝,能够还纳,或只有睾丸肿大或下垂者此方有效。如疝气不能还纳,西医谓之脱肠。肝肾四穴只限于寒疝和气疝。

肝肾两经对睾丸关系至为密切。此方选用肝经大敦、太冲、肾经太溪、睥经三阴交四穴。

十六、腹结通便

便秘是常见病,亦老年人的多发病。主要是结肠蠕动迟缓,粪便久积结肠不能排出,引起再吸收,使粪中之毒素入血液,上则口燥舌干头晕目眩,下而固结不能进入直肠。痛苦之状不可忍受。

治法:在左腹结穴埋一皮内针,往往当日排便。 左腹结与下行结肠相适应,皮内针不断刺激结肠使肠蠕动加快则粪便自然容易排出。

十七、局部多刺治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多因抻、扭伤而起,易发于手腕、手背部,有大有小,往往数年不愈,或逐渐增长。针刺治疗,其法颇简便。

刺法:左手固定囊肿处,用0.5 寸短针,以 28 号为宜,右手持针根据肿囊的大小而酌用针刺之多少。一般在肿处以扬刺即中心一针,四周各一针,肿块大的还可以沿根部横刺之。或出粘液,用干棉球揩之。隔日一次,数次即愈。病例甚多,不胜枚举。

十八、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不痛,但音哑,久不愈。

穴名:喇嘛穴传自藏医,甚有效。

部位:在背后腋窝缝的缝纹头。

针刺手法:

初诊以毫针刺少商,三棱针刺金津、玉液出血。隔日复诊时单刺喇嘛穴,深度 1 寸至 1.5寸因病人肥瘦而异。

手法:少商、金津、玉液点刺出血。喇嘛穴则慢慢旋捻,平补平泻手法三进三退至5 分钟。

以后单用喇嘛穴,隔日 1 次。留针 20 分钟再行前述手法,此手法旋捻要慢,不可使病人疼痛,隔 10 分钟行第三次手法。得气时针感下行至手指,再旋捻则上行直达于咽喉,病人感到轻快,再留10分钟起针。

初诊隔日 1 次,一周后每周两次,继则每周 1 次。以愈为度。

注意事项:

使声带休息,不要大声讲话,更不要喊叫。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忌烟酒,讲话不宜太多。[3]

1.彭静山经络功法

==== 第一章 床上运动 ====
 第一节 练功准备 第二节 下肢运动 第三节 上肢运动 第四节 脊柱运动 第五节 头颈运动 第六节 吐纳收功 
==== 第二章 寒暑不侵健身术 ====
 第一节 健身术的来源 第二节 健身术的练功方法
==== 第三章 经络运动自疗法 ====
 第一节 经络的名称 第二节 十二经脉循行序列 第三节 十二经脉所属疾病 第四节 经络运动方法 
==== 第四章 导引祛病生活要则 ====
==== 第五章 服气强身法 ====
 第一节 呼吸的生理概说 第二节 服气法与健康的关系 第三节 服气方法
==== 第六章 古代养生十四法 ====
 第一节 静坐调息法 第二节 长生三法 第三节 胎息铭 第四节 长生16字诀 第五节 反舌塞喉法 第六节 上元六合聪耳目法        第七节 转肋舒足法 第八节 营治城廓法 第九节 按摩肾俞穴法 第十节 摩涌泉法 第十一节 击探天鼓 第十二节 拭摩神庭 第十三节 下摩生门      第十四节 栉发去风
==== 第七章 保健灸法 ====
 第一节 足三里长寿灸 第二节 灸脐培元法 第三节 大椎灸强壮法 第四节 灸风门预防中风法 第五节 小儿身柱灸 第六节 老年抗老防病灸附录
==== 经络领域学说 ====
 一、经络学说体系表 二、经络系统组成表 三、经络脏腑的表里关系 四、经脉的循行顺序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 六、十二经别循行概说 七、奇经八脉参考文献[4]

彭静山:针刺面瘫十法

彭老治疗面瘫诸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过对针灸医生的手法要求比较高,提醒各位临床应用时要谨慎。彭老用针刺患侧下关能否深入,来判断面瘫“阴证”或“阳证”的方法实在很方便,针灸治疗面瘫,我们经常使用的有十种方法,谓之“面瘫十法”。

一、甩针挂钩疗法

用二十八号五寸不锈钢针一支,由患侧颊车穴进针,初刺时稍深,渐入渐浅,由颊外可见,待针尖正对口角为度。在距针尖五分处,以一手食指按压皮肤,另手捏住针柄向一个方向旋捻几下,持针的手猛力向外一甩,则面颊堆累皱缩,使口唇及颜面渐趋正常。

让患者自已以手捏住针柄,保持原刺深度不变。过二十分钟,让患者松手,术者手捏针柄,向耳后一松一掣数次,猛然用力甩出,谓之甩针。

也有的患者松手后针体自然松动,可即拔出。拔出针后,细看针尖附近有肌肉纤维像丝线缠绕在针尖上,则效果更好。每隔三天一次。

二、三睑疗法

(一)落睑 在完骨至翳风之间压痛明显处。找穴方法以拇指放在耳后乳突边缘向下慢落至穴处则留滞不动。以一寸五分针对准眼球方向刺入至一寸左右。如果找穴和针刺准确时,则不能闭合的眼睑能够立即闭 上,故谓之“落睑疗法”。

(二)点睑 上眼脸麻痹不能闭全,可用五分长不锈钢针,左手按紧上眼睑,右手拇、食两指捏针以十五度角沿皮边刺边退,像用针划似的,不可深刺,不可使眼睑出血。点刺后眼睑立即合上,谓之“点睑疗法”。

(三)穿睑 如经过落睑或点睑,眼睑仍不能闭合是属于严重的眼睑麻痹。可用三十号一寸不锈钢针,一手捏起眼皮,由外端丝竹空下方沿皮横刺,眼睑共分五层,须恰好刺在中层,停留五分钟,然后慢慢拔出,不令出血,眼睑即感松快,且可微闭。对眼睑痉挛亦有效。然而这是难度较大的针刺法。非手法熟练不可轻易滥用。谓之“穿睑疗法”。

三种方法,可以选用,必要时亦可同时使用,故称为“三睑疗法”。

三、口唇点刺

口唇久歪,咀嚼不便,饭粒常留滞齿外,甚者流涎。可用小三棱针,按紧口唇,在患侧上下唇上轻轻点刺,使之微微出血。

四、口腔泻血

眼睛能闭,口唇歪斜经久不恢复者,用消毒纱布垫在唇边,拇指放在唇内使腮翻转暴露,以三棱针浅刺口腔粘膜,针针见血。再把三棱针放倒,由上往下轻轻刮压,出血多些为好。吐净瘀血,不必漱口,以防感染。放血后面腮松爽,口形有所矫正。

五、两点四围

有的患者病情较重,口歪眼斜不见好转时可用此法。针患侧四白、翳风两穴,谓之两点,宜用补法。再由地仓透人中,人中透健侧地仓,健侧地仓透承浆,承浆透患侧地仓,对口歪往往收效。二者同时使用谓之“两点四围”。

六、眼针疗法

眼针的上焦区包括全面部和五官在内。 左眼上焦区在外眦角上部即上眶边缘二分许外四分之一处。右眼上焦区在下眶边缘二分许内四分之一处。刺法:一手按紧眼皮,以五分三十号针沿皮轻刺入皮下,不可碰到眼脸。留针五分钟,轻轻拔出,每天一次。对初发之面瘫,尤其是儿童面瘫,均有显效。有六次治愈的病例。

七、交经缪刺

病程较久,经用多次针灸治疗而无效时可改用“交经缪刺”。在健侧面部,眼上至唇下各穴均可选用,每次取三至四穴,用泻法。据《内经》“左胜则右病,右胜则左病”的原理,只在健侧针刺,疗效亦颇满意。

八、梅花针

患侧面部知觉迟钝,针刺效果不显者,可用梅花针按常规操作,只在患侧面部进行之。 隔日一次,叩击要轻,面积要在患侧普及。

九、古传经验方活用

患部以膀胱经、胆经循行部位较重者,可取申脉、金门、光明、地五会等穴。(《标幽赋》)

患部以胆经、大肠经循行部位较重者,可取风池、头临泣、二间、听会、迎香等穴。(《通玄指要赋》)

患部以大肠经、胃经、小肠经、胆经循行部位较重者,可选用颊车、地仓、太冲、颧髎、大迎、阳谷、侠谿。(《百症赋》)

承泣、四白、巨髎、上关、大迎、强间、水沟、禾髎、迎香、颧髎等,为通用穴,随症选用数穴。如口眼歪斜者,选用上关、下关;口歪头痛,选承光;口歪、衄血、头重,选通天;口面歪甚,选完骨、列缺;口噤不能进食,选翳风。(《资生经》)

手法按患者身体虚实和病程久暂而决定。如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新病则泻之,久病则补之。

十、调整经络

久治不愈,可用经络测定仪按常规测定十二原穴,以皮内针埋藏背腧穴以调整经络,可以促进速愈。[5]

彭静山:降压十法

彭氏治高血压,颇积心得,计有十法:

(1)人迎洞刺 :又名窦刺,其穴在颈外动脉窦处。令患者仰卧,头部低位。先用手按压之,如感眩晕,则不宜针刺。针刺时,左手指固定其下动脉,右 手持1.5寸针刺在动脉壁上,以针后针柄微颤为度。不用手法,10秒后起针,留针最长不宜超过2分钟。主要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庄。也可用于支气管墙息、胆右症、胃痉挛。

(2)膈俞皮内针找准六位,双侧各埋1号皮内针一只,可留之七天。适于体胖、畏针者。此法简便,但取穴必须准确。

(3)耳后降压沟:在对耳轮后面上1/3有静脉可见,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豆许。用于高血压急症。上三法均可在针后10秒降压。

(4)太渊脉刺:用2寸针刺于桡动脉寸口部位,不用手法,以针柄微颤为度,不动可微提针柄调整。

(5)眼针降压:刺心、肝二区。

(6)鼻针降压:取印堂、素胶,用5分针以45度角斜刺。以上三法,可在5分钟内降压。

(7)太冲泻法:刺太冲穴,用提插泻法,适用于肝阳上亢,眩晕较重之高血压。

(8)合谷透后溪:手掌侧置,用3寸针,由合谷透刺后溪,得气后,用捻转泻法,透天凉法更佳。适用于髙血压而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口燥舌干,食欲不振,内有郁热者。

(9)三里降压:体质虚弱,有胃肠疾患而患高血压者,刺足三里,用补法。

(10)石门降压:多用于妇女。任脉偏盛,胸腹胀满,妇人经闭,赤白带下者。

髙血压的兼症治疗,眩晕者多用侠溪、上廉。失眠加行间、神门、肝俞。头痛太冲透涌泉、盲俞。肾虚阴亏配太溪、肾俞。阳虚灸关元、气海、命门。[6]

彭静山:彭静山针灸捷效经穴歌诀

头面颈项部病症: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子,颞痛太阳攻。鼻塞迎喷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

气宇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泌尿生殖症,上穴一样寻常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腹痛背俞穴,夹脊响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恰当深。下腰年夜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审慎,胁肋不成深。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其他病症:

晕厥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年夜椎,至阳间使连。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踪眠。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癫痫长强穴,百会年夜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年夜椎浸染洪。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7]

著作与论文

著作

彭静山是我国著名的针灸专家,行医60多年,编撰15部著作,发表论文130多篇。 著有《眼针疗法》《简易针灸疗法》《针灸秘验》《妇科病中药疔法》《常见四种慢性病中药及针灸疗法》《普及针灸手册》《彭静山观眼识病眼针疗法》《彭静山经络功》《彭静山医文养生集》《针灸十绝招》《华佗先生内照图浅解》《药笼小品》等著作。[8][9][10][11][12]
1.彭静山独特取穴原则大揭秘:一点二穴三线四面[13]
2.彭静山:针灸的“七方十二剂”.[14]
3.彭静山对自己50年行医生涯的回顾[15]
4.彭静山:半个世纪前的拔火罐攻略(涨姿势)[16]
5.彭静山针灸秘验32灸方[17]
6.病久治不效用大接经法(彭静山)[18]

相关视频

1.彭静山眼针疗法视频 [19]

2.彭静山床上经络功(上)[20]

3.彭静山床上经络功(下)[2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