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勞森
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勞森爵士 (1919年11月23日 – 2006年2月13日)英國哲學家,語言哲學牛津學派代表人物。
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勞森 | |
---|---|
斯特勞森 | |
時代 | 20世紀哲學 |
地區 | 西方哲學 |
學派 | 語言哲學 |
主要領域 | 語言哲學,形而上學 |
影響於
|
目錄
人物生平
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勞森1919年11月23日生於英國倫敦,父母均為教師。後就讀於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專業為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1946年起先後擔任北威爾斯大學和牛津大學講師職位,1948年任牛津大學研究員,1968年繼任賴爾成為牛津大學形而上學哲學教授,直至1987年退休。1960年,被聘為英國科學院院士,1971年任美國科學院院士,1977年被英國女王封授爵士稱號。
工作
論指稱
1950年,斯特勞森發表《論指稱》一文,對羅素的摹狀詞理論提出挑戰。
描述的形而上學
1959年,斯特勞森出版《個體:論描述的形而上學》,反對奎因的單稱詞理論,堅持只有單稱詞所指的對象才能作為基本殊相,重新確立形而上學在分析哲學中的重要地位。
著作
- 《個體:論描述的形而上學》,江怡 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緬懷彼得•斯特勞森爵士 ——寫在斯特勞森誕辰90周年(林允清)
斯特勞森的英文全名是Peter Fredrick Strawson。他於1919年11月23日出生於英國倫敦,生前曾是牛津大學的哲學教授,是國際上公認的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1977年,他因為對哲學做出的卓越貢獻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稱號。按照漢語的習慣,我們應該稱斯特勞森為「斯特勞森爵士」,正如我們說「 王先生」、「李教授」、「張老總」等等。但就英國的風俗來說,我們只能稱他「彼得爵士」(Sir Peter)而不是「斯特勞森爵士」(Sir Strawson)。當然我們還可以稱他為「斯特勞森教授」(Prof. Strawson)、 「斯特勞森先生」(Mr. Strawson)、或者乾脆「彼得」(Peter)如果跟他很熟。而在寫文章或談論起他時,我們可以簡稱他為「斯特勞森」(Strawson)。就這篇文章而言,為了方便起見,我就用「Strawson」來指代他吧。[1]
參考來源
- ↑ 緬懷彼得•斯特勞森爵士 哲學合作社,20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