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往(拼音:wǎ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形聲字,古字形從止王聲。往本義是到某地,常見於古漢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去"。引申為從前、過去。現代漢語對"往"使用比較多的除了表示時間的概念外,就是表示趨向的介詞。這是往的動詞意義虛化的結果,例如"往前走""別往心裡去"等,相當於"朝""向"。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往

拼音; wǎng

注音字母; ㄨㄤˇ

平水韻; 上聲二十二養

部首; 彳

總筆畫; 3+5

造字法; 形聲字

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異體字;

  • 徃、迬、ৗ�、࢓�、࢓�、࢔�

五筆; TYGG

統一碼; 基本區-5F80

四角碼; 2021

倉頡碼; HOYG

字級; 一級(編號1160)

文字溯源

"往"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甲骨文的"往"一般被認為是形聲字,字的上部為形符"止",即趾,表示腳的行走動作,下部為聲符"王",整字表示去往。其實,王字最初即有"諸侯或外族來朝見天子"的意思。《尚書·大禹謨》:"四夷來王。"若從諸侯或外族的角度來看,這個"王"就有"往",即歸向或朝見的意思。

金文的形體基於甲骨文,增加了"彳"旁,表示行走義類,右邊部件上為"止",下為"王",與甲骨文形體結構相似。戰國楚系文字或作圖7,下部增添一"止"而成"辵(chuò)"。辵為行走,與彳同意。《說文解字》古文據此演變而來。小篆形體結構基於金文,筆畫變得圓潤流暢,上部的"止"變得與"㞢(之)"相同。隸書的"往"字,"㞢"這個部件變成了一點。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二】【彳部】於兩切(wǎng)

之也。從彳㞷聲。

蓹,古文從辵。

說文解字注

之也。從彳,ቚ聲。

段注:於兩切。十部。

蓹,古文,從辵。

段注:按左辵右ᴍ。ᴍ,古文㞷也。汗簡雲:蓹,《尚書》往字。《甘泉賦》曰:蓹蓹離宮。般以相燭。

廣韻

於兩切,上養匣 ‖往聲陽部(wǎng)

往,之也。去也。行也。至也。於兩切。二。

【校釋】本紐為合口字而切語下字為開口。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部】往 ·康熙筆畫:8·部外筆畫:5

古文:┎、蓹

《唐韻》於兩切。《集韻》雨兩切。《正韻》羽枉切,王上聲。《說文》:之也。《玉篇》:行也,去也。《易·履卦》:素履往無咎。《書·舜典》:帝曰:兪,汝往哉。《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又《玉篇》:古往也。《廣韻》:往,昔也。《易·繫辭》:夫易彰往而察來。《前漢·武帝紀》:稽諸往古,制宜於今。

又約舉前事曰往往。《史記·五帝紀》: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敎固殊焉。

又凡以物致人曰往。曹植《與楊修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刊定也。王羲之帖:今往絲布單衣財一端,示致意。

又《集韻》於放切,王去聲。歸向也。《史記·孔子世家贊》: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

又葉尹竦切,音勇。東方朔《七諫》: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虎嘯而谷風生兮,龍至而錦雲往。[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