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 - 汉语汉字
待 - 汉语汉字 |
待:dài ㄉㄞˋ,dāi ㄉㄞˉ。《说文解字》:"待,俟也。从彳、寺声 。"。小步行走的样子是彳之范式。主持法度的所在是寺范式。彳、寺两范式叠加。到主持法度的所在等候而有所期望是待之范式。
待:dài ㄉㄞˋ。
本义:等,等候。如: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衍义:引申指"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如: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衍义:引申指"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如: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衍义:又用作姓 。
待:dāi ㄉㄞˉ。
衍义:引申指"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待
拼音; dài dāi
注音; ㄉㄞˋ ㄉㄞ
部首; 彳
部外笔画; 6
总笔画; 9
笔顺; 332121124
统一汉字; U+5F85
仓颉; HOGDI
五笔; TFFY
四角; 24241
编码; CJK
郑码; obd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彳寺
汉字部件分解: 彳士寸
笔顺编号: 332121124
笔顺读写: 撇撇竖横竖横横竖点
汉字释义
【释义】 ①等待;等候:待业|严阵以待|期待。②对;对付:待客|接待|优待。③将要;打算:正待出门,电话铃响了|待说不说。
【待人接物】 dài rén jiē wù 跟别人接触往来或处。相
〖例句〗妈妈常教育我待人接物一定要诚恳有礼貌。
【待遇】 dài yù ①对待人的情形、态度、方式:周到的待遇。②物质报酬;工资福利。
〖例句〗小明在那家公司受到的待遇很好。(注:"待"不同"侍")
例句
由于我们的工作出色,公司给了我们优厚的待遇。
待 <动>
(形声。从彳,寺声。本义:等待,等候)同本义
待,逗也。――《广雅》
有待而行也。――《易·归妹》
窃待于下风。――《庄子·渔父》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应圣主求贤之意,而公(袁可立)不待矣!--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说新语·方正》
又如:待年(等待长大。指女子待嫁);待贤(等候贤人);待诏(等待任职的诏令);待时(等待时机)
对待
此贤君子也,君厚待之。――《
待 dāi停留:~会儿再走。又见dài。
待 dài
①将;要:~答不理。
②等候:尚~解决。
③对待:~人诚恳。又见dāi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徒在切《集韵》《韵会》《正韵》荡亥切,$音殆。《说文》俟也。《易·系辞》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礼·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又《增韵》遇也。《论语》以季孟之闲待之。
又备御也。《鲁语》率大雠。以惮小国,其谁云待之。
又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赋》众帆张,群棹起,争先逐进,莫适相待。
又叶时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后埶富,君子诚之,好以待。富音沸。
又叶徒帝切,音兑。《欧阳修·祭龙文》浸润收畜,足支一岁。旱则来告,否则当待。
又叶杜兮切,音啼。《屈原·离骚》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军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朱注》待,徒奇反。
说文解字
【卷二】【彳部】待
俟也。从彳寺声。徒在切
说文解字注
(待)俟也。立部曰。俟待也。从彳。寺声。徒在切。一部。今人易其语曰等。
常用词组
【待承】招待;看待。
【待定系数法】〈数〉对于一个算式,如果已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形式,那么可以引入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来表示结果,使给定的算式和结果之间建立起恒等式,进而通过对所得到的恒等式的变形或代换,以确定这些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的解的解题方法。
【待定】等待做决定。
【待机】等候时机。
【待价而沽】现代意为,等待有了高的价格再出售。典出《论语》,子贡问孔子:"有一块美玉(喻贤能之人),是找个柜子藏起来(隐士的做法),还是应该把它卖掉(出仕)?"孔子曰:"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孔子当然是支持出仕的,所以连说了两个"卖了吧",但是其中的"贾"字解释有不同意见:贾作商人解,则待贾者即等待识货之人;价字本作"价",古"贾""价"互通,故贾亦可作价格解,这就是代价而沽这个词的来源。如果作价格解释,那么这个价格应当是售卖与收买双方谈价的成交价格。孔子从政是要谈价的,因为他不是商人而是士人。作为士人就需要考虑两个问题:我的价格对方接受吗?对方的价格我接受吗?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出价见《论语·阳货》篇:"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杨伯峻将这句话译为:"那个叫我去的人,难道是白白召我吗?假如有人用我,我将使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用白话说就是:要用我可以,你得用我的方法,而我的方法就是文武之道。孔子在出仕时是要讲价的,必须行"仁政",否则免谈。
这是有证据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不得仕,子贡就提出:"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立刻遭到孔子的批评,士人出仕,人可以受委屈,但是道不能不行。即便是被孔子经常批评的子路也说(见《论语·微子》篇:"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看起来"仁政"是行不通的了,但是作为士人,之所以要出仕,完全是为了行"义"啊。这个"义"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责任感。正因为孔子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士人,所以他讲价一定是要对方接受自己的条件,而不是现今人们所说的:只要老板给的价格高就卖了吧。现代招聘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原因是供过于求,回旋余地少;但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现代人已失去"士气",没有士气当然说起话来就没有底气。所以,待价而沽,一定要等那个识货的人出现,否则就必须将价,讲价不成则交易不成。诸葛孔明就是等识货的,孔子就是讲价的。
【待考】暂时存疑,留待查考。
【待理不理】像要答理又不答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漠。
【待命】等候命令:原地~。
【待人接物】对待别人,应接事物。指与别人相处。
【待业】等候就业的简称。
【待遇】
①〈古〉接待:齐人亦以此重之,~甚厚。(《南史·王琳传》)
②对待;看待:平等~、受到冷淡的~。
③享有的权利、物质报酬等:政治~、福利~、~优厚。
【待字】〈书〉指女子尚未定亲。(字:许嫁)
【亟待】亟待 jí dài 迫切等待。
例如:"这个低收入家庭突生变故,亟待善心人士的援助。"
通假字
通"时、持":
音同形近的通假---- 六书中的形声字,有一些字左边是部首,代表义符,而右边代表声符。例如江河二字,左边水为部首,是义符,右边为声符。宋人王圣美称之为右文,即依字的形体右边相似或基本相似,又是同音,可以假借。待、时、持--《易经·下经·归妹》:"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王弼解说:"愆期,迟归,以待时也。"按"时"当读为"待"。《书经》言:"归愆期迟归有待。"故《传》申之说:"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释文》:"有待而行也。"本来"待"作"时",是传文"有待"或借"时"为之。愈知经之"有时"为"有待"之假借。按之"时"古音"始"又读为"是",而"待"古音"殆",殆又音"以"。以、始、是三音相近,义亦相通。再者,古无舌上音,齿音亦多作舌头,时读如待。(参见章太炎《新方言》第一)由此又得"待"同"持"。《周礼》:"射则赞张侯,以旌居乏而待获。"杜子春解说:"待当为持,书亦或为持。"(钱大昕《声类》卷三)所以时、持、待,自然同音同义。(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7-46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