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富业
徐富业 |
徐富业,男,汉族,1940年生,广西玉林市茂林镇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综合科主任医师[1]、教授。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常务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2],广西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擅长胃肠病、慢性肝炎、久咳、久泻、眩晕、尿路感染以及内科疑难杂病。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国医堂主任医师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广西省玉林市
出生日期----1940年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医疗工作者
毕业院校----广西中医中医学院
执业地点----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主要成就----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临床职称----主任医师
人物简介
1965年广西中医中医学院医疗本科毕业,曾多次到北京、南京重庆等市深造。1992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本学院聘为教授,曾7年应聘为广西卫生技术中医中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技术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常务委员,全国名医研究会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技术顾问,广西中医学会内科分会技术顾问。论文论著: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在国内医刊上发表和参加学术会论文50余篇,其中两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合编审编《肝病论治学》等著作六本。
科研项目:参与国家"八五"肝病系列药攻关临床研究并为整理总结科研资料全国三人之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一项(任课题第二者)。参加地厅级科研课题一项。临床特长:中医内科,擅长:胃肠病、肝胆病,疑难杂症,独创动静并治法治疗各种病症,技高一筹,别具一格,疗效显著。诊治胃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治疗肝病、乙肝大、小三阳、肝硬化、脂及肝、酒精性肝病等肝胆疾病;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先后参与编写《肝病论治学》、《中医学教材》、《新编医古文注译》、《南方医话》、《中医经典著作思路与方法研究》等六本著作,共100多万字,其中三本任编委。先后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大会30多次。发表论文50余篇。
学术思想
一、辨证论治是核心:
辨证论治又称为辨证施治,是理法方药用于临床的过程,是中医学术的基本特点,也反映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即通过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对病人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证候称为辨证,在辨证的基础上定出治疗措施称为论治。
简而言之,"辨"是辨识、分析、区别的意思,"证"是证据、证候的意思。对于疾病的诊察和认识过程就叫做辨证。那么,中医的诊断,不仅是包括疾病的诊断,还应包括证候的诊断等两个方面,才能出准确的诊断,诊断明确之后,随之投予相应的治疗的措施或方法。不同的疾病证候,采用不同的方药进行施治。譬如:胃脘痛,证见:胃脘部灼热痛或辣痛,嗳气,泛酸,欲吐,口苦,口臭,进餐后痛楚益甚,大便溏烂不畅或大便溏秘交作等,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或略数,辨为胃脘痛脾胃湿热证。拟用的原则为清热除湿、行气止痛,方选连朴饮加减。若证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嗳气频作,喜暖喜按,遇寒辄发,畏寒背冷,四肢不温,舌质淡白,脉沉细,或沉迟紧,辨为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拟用补脾温中、理气止痛的方法,方选理中汤加味。举一反三,治病求因,辨识机理,步步紧扣病因病机,理法方药齐全,确定以"证"为核心。根据疾病证候的轻重缓急,选择相应的方药,证药合拍,疾病才会向愈转归。再言,如果辨证为脾胃虚寒,采用脾胃湿热证候的方药,病不但不愈,反向恶化方向转归。可见辨证的重要性。
"证候"是从属于"疾病"的,临床中看起来相同的"证候",它在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中出现时,实际上是并不完全相同的,确切地说,只是类同。由此可说,抛开"疾病",单纯按"证候"诊断及治疗,是不够全面的。然而,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辨证论治,不仅重视疾病的诊断,更重视不同疾病中出现的证候诊断,由此原由,临床中亦有单一的"证候"诊断、辨证论治。临床医生,重视"疾病证候"诊断,"证候诊断"的水平的提高,就能把握住辨证论治的主要矛盾,治病有的放矢,效果截然不一样。历代医家名辈重视辨证论治,徐老在数十年临床中一直把"辨证论治"作为提高疗效极其重要、缺一不可的中心一环。
每个具体的病,均有不同的病因、病机,包括病位、病性、病的传变趋势,所以要明确病、证、症三者关系,每个病都有特有症状,即有主症和兼症,症候由多症状组成,即称为证候群,也包括四诊内容。只有识别病、证、症,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识别疾病本质。辨证论治确切,自然会取得应有效果。如感冒风热证,初起症状在表,给予桑菊饮与银翘散合剂,辛凉解表,风邪、热邪快速驱除,感冒立即痊愈,若风热证采用辛温解表,不但病没有治愈,反而病情加重,因此加强辨证论治观点,方显示中医治病的本色。
徐富业 |
二、动静并治立新法:
祖国医学体系的形成和确立,无不通过反复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再从反复认识中得出正确的理性结论。所以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自汉代以后历代医药学家的学术主张和理论依据,几乎没有离开《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几本古典著作的理论体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一理论解释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说明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协调,是健康的表现;阴阳失却协调,是疾病发生和演变的病理反映。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这就既为诊断疾病提出了要点,也为治疗疾病提出了基本原则。《内经》提出了思路,徐老在临床中见过许许多多的病人,在疾病演变中,错综复杂,虚实互见,尤其是慢性病中变化多端,调治阴阳相对平衡是有必要的。但协调阴阳要从药物说起,将药物大约分两大类,如具有辛、散、泻、利以及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导等作用的药,称为"动"药;具有酸、涩、滋、补等作用的药,称为"静"药。运用动静并治理论,探讨治疗疑难复杂病证,效果显著。如脾胃虚弱兼有大肠湿热证。实际胃肠同病,临床中不能单补不清,或只清不补,应考虑补清结合,如此选用"动"、"静"药并治,一举两得。方选香砂六君子丸(汤)合葛根芩连丸(汤),用此已取得实效。尔后数十年带教常运用动静合参的理论,学生整理临床资料,称为动静学说。徐老解释说,这不能称为学说,可称为动静并治法。作为治疗方法中一个新法,它具有创新思维,对发展中医学术、指导临床确有裨益。
古人临床都有很多创举,如仲景治表虚,制桂枝汤方。桂枝为君,芍药、甘草为佐,方中一辛散,一酸收补,它反映动静含义。又如"六味地黄丸"的组合,有熟地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山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清泄肝火以佐之;有山药之收涩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湿以合之。此方三补三泄,实为动静构思。
关于动静并治,近代医家已有应用,但作为一个法,治疗创新,然听者皆逆耳,以此言为怪,盖议者尝知动静之为利,而不知动静之为弊也。然病有轻重、虚实的不同,择"动""静"药,该"动"多或"静"多,根据证候变化,权衡协调,应对平顺,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治病之中"治未病"
"治未病",包含有预防的意义。一为未病之前的一般预防,即防止病的发生。二为已病后的预防性治疗,防止疾病传变。这一学术思想自古沿用到现在,确实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提示用五行制化理论,举例说明预防性治疗的方法和脏腑疾病传变的规律。这里用上工来比喻,古时医术高明者,才称为"上工",也就是说,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即为治未病也。这是临床诊治疾病的指导思想,曾遇诸多病者,患乙型病毒性肝炎,医者初期应用一派大量清热疏肝解毒之剂,治肝伐脾,以致纳谷无味,甚则纳呆,身体消瘦,软困乏力,肝区隐痛,悠悠不休。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数。呈现肝虚胃亦虚证候。此时按《金匮要略》所说:"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常选用酸味之白芍、木瓜、五味子、女贞子等柔肝、调顺肝气,佐以少许苦味之川楝子、丹皮解除肝气郁滞,配合应用党参、炙甘草等甘味之品以缓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木生酸,酸生肝"。所以肝病不足,在补用酸的同时,还要用焦苦的药物来补助;因焦苦入心,心属火,为肝木之子,肝虚而用焦苦,也就是"子能令母实"的道理。
"治未病"预防医学思想,是祖国医学的精华。未病先防固然重要,已病防变也同样重要,按照人与自然关系,前人认为"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物质元素,人体的组织脏器也同样如此。五脏之中,一脏有病,可影响他脏。上述"肝病传脾"举例,说明脏腑之间有着互相制约的联系作用。徐老在临床时,从始到终,贯穿着"治未病"这条主线,如气血虚证,选用八珍汤加少量陈皮或砂仁等行气健胃药,以补而不滞,易于吸收,方达补之目的。又如治疗外感所引起的久咳,某医常一派止咳化痰药,经久不愈,咳久则伤气,必须止咳之中加入补气健脾药,乃用"培土生金"之义,应效较捷。不论何种疾病,治疗当中,时刻不能忘记胃气受伤,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李东恒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说明了胃气的重要性,这反映了"治未病"的观点,值得临床医生把握。
"治未病"尚有一种特殊意义,就是病已愈防变。又见急性泄泻,某医首用葛根芩连汤加收敛固涩药,症状很快消失,病人满意,急于停药。此因病始之初,治疗不彻底,过早用固涩药,以致湿热之邪未尽去,留恋胃肠之间,每因饮食不节而反复发作。病瘥之后,防其"死灰复燃"。才能称为"上工治未病"。胃肠乃伤之病,只治标,不治本,不注意实脾的作用,会造成急性病演变为慢性病的后果。治疗当中治未病是先见之明。
四、辨病辨证个别需
辨病辨证是近代个别医家的思维,作为一个学术观点,不管是否符合实际,关键是看临床疗效是否有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此法的应用,不是西医的病、中医的证统揽在一起。早在一个世纪前的清末民初,张锡纯这位名医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作者试图沟通中西,以发扬祖国医学。从这个意义来说,在当时是进步的,应该看到这一面。解放后随着西学中的发展,挖掘整理传统的中医学又取得了可喜成绩,向前进了一步。如世界性的传染病--"非典"、"甲流",西医明确了这个病,然而与中医辩证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疗效。
按照传统中医辨证观点方法,很多疾病得到缓解或治愈,特别某些疑难杂症久治不愈病证,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得到康复或起死回生。临床中遇见体检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拿着检验单求医,病人诉无任何症状,中医按"肝著"进行治疗,治疗好与坏,全靠检验结果判断,这是辨病的做法。但亦有所见,如胃病,电子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非萎缩性糜烂性胃窦炎,幽门螺杆菌(+),按西医方法治疗,用上两种或三种消炎杀菌1-2周,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性。按理杀菌后病应痊愈了,但不少病人,胃脘灼痛或辣痛没有消失,有时临床辨证为脾胃湿热,经用清热除湿,行气止痛之剂,病情日渐改善,最后疼痛消失。像这种病例,辨病辨证有机地联合起来,收到又快、又好、病人满意的效果。
辨证辨病,不是用中医套西医,也不是用西医套中医,譬如一位年过花甲的女病友,患慢性支气管炎,容易感冒引起低热、咳嗽,西医认定为有炎症,予以抗生素治疗,有时见效,有时无效。中医不要上炎症的圈套,再使用苦寒清热剂。如果消炎药加清热解毒药,一个脾胃虚弱消瘦的老人,已不伤邪,怎样收到治疗效果。中医辨为脾胃中气不足,采用"甘温除大热"之法,疾病很快向愈转归。这说明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两个不同概念,必须视病种、视疾病发展阶段,适当地结合起来是可取的。
再说,中医和西医是不同年代产生的医学体系,各有千秋,中医重视整体观,西医重视微观,如找到整体观和微观切入点,辨证辨病结合在一起,两者1+1肯定大于2。故此,辨证辨病也是防病、治疗的方法,这条路可以行,行人行多了,自然变成通畅的路。
临床经验
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部分病人转变为肝硬化、肝癌。其病因病机复杂,大部分因脾虚复感湿热疫毒,以及情志失和,肝失疏泄所引起。脾虚不能运化水湿,痰浊内生,痰浊互结瘀阻,导致血行不畅而形成血瘀;血瘀日久又可化为痰水,痰瘀与瘀血互为因果,互相转化,而致恶性循环。脾虚中气不足,气虚无以推动血行,导致瘀血内阻。湿热疫毒内侵,湿伤阳耗气,热伤阴动血,缠绵不解,导致瘀热互结。肝主疏泄,情志失和,肝失条达舒畅,疏泄失司,则肝气郁结,气郁则血行受阻,气结则血瘀成积,以致瘀血内生。同时,"久病入络",病变日久,导致肝之血络不能疏通,血瘀肝脉。徐老认为,肝失疏泄在慢乙肝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血瘀肝脉。现代医学之肝脏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绝大部分慢乙肝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故徐老认为,血瘀是慢乙肝病程中重要的病理机制,且血瘀贯穿于慢乙肝病程的始终,各种证型均兼有血瘀证的存在。所以,徐老提出了"从瘀论治慢乙肝"的观点,他认为慢乙肝的治疗应该紧紧抓住"血瘀"的病理变化,辨证重在"瘀"字,治疗重在"化瘀",在慢乙肝治疗的始终,或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或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加用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徐老认为中医药治疗慢乙肝有几个特点:(1)注重全面整体观,综合考虑五脏六腑之间互相关系。(2)注意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因人施治,症变药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病情易于向愈转归。(3)注意预防疾病的传变,治疗中防止它脏的损害。(4)告诉病人,密切配合饮食疗法,充实人体正气,抗御病邪,更有利于提高疗效,因为食物有五味,人有体质差异,突出虚者,按虚症治疗,实者按实症治疗,这样临床的效果确实不一样。(5)用补益药扶正固本,提高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利于保肝护肝,促进改善肝功能。(6)用清热解毒除湿药,清解湿热疫毒病邪,清除肝脏病毒。(7)用活血软坚药,改善微循环,抗肝纤维化,抗肝组织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8)酌情辨证与辨病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二、慢性胃炎
徐富业 |
慢性胃炎系指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为主。主要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液反流等多种因素,常迁延难愈,且易反复发作。徐老认为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胃与脾以膜相连,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为顺,脾主饮食精微的运化转输,以上升为常。二者同为后天之本,仓禀之官,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如劳倦内伤,饥饱无常,每多脾胃同病。肝属木,为刚脏,喜条达,主疏泄,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或中土壅滞,木郁不达,或肝火亢火只,迫灼胃阴,或肝血瘀阻,胃失滋荣,故胃病亦多关乎肝。在临床中应注意辨寒热、辨虚实、辨气血,但辨寒热虚实是关键。徐老的辨证要诀是:胃脘病痛,四字辨证,寒热虚实,切勿疏之,虚证喜按,寒证喜暖,热证灼热,实证刺胀。
胃脘痛的基本病理是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气血瘀阻不畅,即所谓"不通则痛"。治疗上多用通法,使气血调畅,纳运复常,则其痛自已。徐老在施治上,采用自拟胃病系列方治疗慢性胃炎:胃热证用清胃饮,胃阴虚症用养胃饮,胃寒证用温胃饮,脾胃虚弱证用健脾饮,寒热夹杂证用胃肠合剂,效果显著。临床上胃痛多兼气滞,所以常用辛香理气药,一般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及久服,以免耗气伤阴。如需使用苦寒、攻下剂,也要注意其适应证,掌握好剂量,不宜久服。临证用药时需注意:多用甘润调养之品,注意饮食与精神调摄。
三、慢性泄泻
慢性泄泻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徐老在长年的临床诊疗工作中,总结出慢性泄泻的治疗六法。
(一)、健脾止泻法:慢性泄泻常因急性初期表现一派湿热、食滞等证候,一般用苦寒清热除湿、消食导滞等常法治疗,每因苦寒太过伤胃,脾阳不足;导滞太过,胃肠受伤,胃失受纳,肠失传导,胃肠功能紊乱,后天生化乏源。由于久病不愈,脾胃受损者,徐老认为:(1)脾胃虚弱者治当健脾益胃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加黄芪,本方补而不腻,加黄芪协助党参益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利于改善体质功能,但淮山一味非大量不能奏效,淮山淡平,故可用至60克,单味久服能使脾旺消化良好,泄泻可止。(2)脾阳虚夹寒者治当温中补虚,初用理中汤,继投附子理中丸加味调治。(3)脾虚中气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丸,效不显者可在益气健脾升阳的前提下,少佐固涩,加入诃子肉、石榴皮等1~2味,即以足够。切勿专事固涩、速涩固脱,否则肠道气机忽而阻滞,乃至不通则复痛加剧,反而导致久泻缠绵难愈。
(二)、温肾止泻法: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之健运,有赖于肾阳的温熙,而肾气之充沛,又需脾胃之补养,肾虚脾弱证候特点,必具腰膝疲软等肾虚证,肠鸣泄泻多在黎明前发生,日久不愈,甚则完谷不化,神疲形寒,肢软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尺脉较弱,治宜补火生土,可用四神丸加炮姜、附子以增强温肾暖脾之力。徐老惯用附子粳米汤加炮姜、五味子,曾治数十例顽固性久泄取效。此类久病,亦可少佐涩而不滞之乌梅肉、焦山楂,病情多有向愈转归。若脾胃大伤,肾关不固之证,如汤药不能取效者,宜用丸药缓图治疗。必须坚持2~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观察,不能见症状好转就停药,否则徒劳无功,这种病人每因房劳后或寒冷变化,即可辄发。因此,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度天时,节制房事,病中纵情淫欲,最易伤肾,肾阳不得充盈,正气难复,故对慢性泄泻治疗和康复极为重要。
(三)、舒肝止泻法:久泻患者,病情日久,忧心忡忡,肝气郁结,肝木侮土,可导致肝脾同病,临床常见证候:(1)肝郁脾湿者可选逍遥散合平胃散化裁,前者疏肝解郁健脾,后者燥湿和胃健脾。大便稀薄,湿邪较盛者加薏苡仁、葛根淡渗生津;泻量多而频者,则加猪苓汤兼以分利,但分利不宜太过,过则重伤阴液,必须在育阴基础上,方能达到止泻的目的。(2)肝郁脾虚者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异功散,可加佛手、香附、乌药等顺气舒肝之品。凡见肝郁表现,即投大量疏肝药,结果则劫阴,泄泻兼见阴血亏损之证,容易出现正虚邪恋,病情难愈。徐老认为柴胡是疏肝佳品,但要用醋炒,疏而不劫正气,量以6g左右为宜。若证已见肝阴不足,切忌柴胡,可择用合欢花(皮),或素馨花等舒肝和胃。令其肝藏安和,务求舒肝以健脾补虚止泻,疗效得以巩固。
(四)、祛痰止泻法:形胖之体,痰湿居多,痰泻一证,临证易于忽略。每因阳虚脾湿不升,胃郁不降,脾不能运化精微,以致痰饮内伏,加之感受风邪,风痰相搏,肺气郁闭,中焦痰滞,升降失常,凝津流湿而致泄泻。其证特点,平素多有咳嗽病史,遇寒辄发,咳声重浊,甚则日渐加剧,久泻面色不晦,困倦嗜睡,大便黄褐清稀,排便速畅,口淡口腻,常泛恶欲呕,痰涎多,苔白滑腻,脉濡滑。治宜温中健脾,燥湿化痰。方选理中汤合平胃散,加入少许杏仁、苏叶、桂枝辛温宣通肺气,令肺与大肠表里相济,痰湿始有出路。取理中汤温运中焦,补益脾胃,渐杜痰再生,但方中干姜一味,量大于参,才能达到中寒去、脾阳运的目的,平胃散芳香侧重燥湿健脾化痰,痰邪得除,湿邪自去,泄泻自止。
(五)、化瘀止泻法:慢性泄泻,致瘀之因诸多,如久病湿热瘀积,气机失畅,累及脾胃;食积内停,气机受阻而致清浊不分,胃肠功能紊乱,病情日久,遂成瘀泻。一般常规,各种病的发展规律,初病在经多实,久病在血在络多虚,久泻之体渐弱,邪入于络,正虚血瘀。症见泻下夹有黏液,腹痛固着,多有定处,面色晦暗或紫黯。舌暗红或有瘀点,关于瘀血致泻的治法,原则上,先去其血,后调脾胃。临证时必须详细辨别致瘀之因,属湿热内阻致瘀者,宜清热利湿通瘀法,选用膈下逐瘀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之;由气机郁阻,累及胃肠者,可用六郁丸合痛泻要方加减;食积中阻而致久泻者,以香砂六君子丸为主方,可加槟榔、枳实、大黄等消积和滞之品。
(六)、食疗止泻法:慢性泄泻,多因饮食不节,肠胃乃伤,身体日渐消瘦,不少患者遵"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大进、急进、盲进鸡鸭鱼肉滋补腻滞之食品,速求康复,但事与愿违,不仅身体不健,反而泄泻加重,正气大伤。在病情缠绵,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阶段,考虑饮食调治是必要的,凡是合理的饮食,能促进病体的恢复,因此,应根据病人身体寒、热、虚、实的不同,针对食品的寒、热、温、凉四性及辛、甘、酸、苦、咸五味以指点饮食。一般说,辛辣食物多生热,生冷食物多生湿,热偏重者,可食清凉水果类,湿偏重者少食糖果类甜食,不论患者属寒属热,都应限制粗糙纤维食物与刺激性食品,以保护肠道功能。根据具体症情,可给予具有收敛作用食物,如浓米汤、瘦肉汤、柠檬茶、酸牛奶等。常食稀饭、细面条、面片等。如久泻阴虚湿困者,可进鸭肉薏米粥(鸭肉100g、薏米50g);久泻脾胃虚弱夹湿热者,可选用薏仁土茯苓粥(大米150g、薏仁50g、土茯苓50g,用纱布包好,同煮米烂粥浓,去土茯苓吃粥)。此法可单一运用,亦可据上述几法配合用药,效果更佳。
四、久咳
咳嗽是肺系疾病主要的证候之一,从病因上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六淫犯肺,内伤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若能及时宣肺散邪,则邪去正安,咳则自愈;若视咳为小病而失治,或医者未审寒热,妄投汤药,或过早使用敛肺镇咳之剂,则外邪留恋,邪郁于肺,发为咳嗽,日久不愈则成久咳。或为肺脏虚弱,他脏之病易传至肺脏而为咳嗽,肺虚无以驱邪外出,病情迁延不愈,日久而成久咳。久咳的治疗颇为棘手,徐老总结出久咳的治疗六法。
(一)风寒未尽,扶正祛邪:人们每因感受风邪,即可发病,风邪最易乘虚伤人,人身肺主皮毛,司腠理开阖,或因摄身不慎,或肺气稍虚,不能卫外,即难免遭受风邪侵蚀,肺气不得宣通,而成伤风咳嗽,病始之初,患者认为其症轻微,不予重视,亦有因医者失治、误治,遂成久咳重疾。因此,病初切不可忽视。素弱之体,感邪之后,容易余邪未尽,久咳不已,常见风夹寒,即风寒久咳,治宜补肺气而祛风寒。徐老总结歌括为:"体虚不慎伤风寒,扶正止咳加参防"(命名为扶正止嗽汤),即止嗽散加党参(偏气阴虚用太子参)、防风,方中紫菀、百部、白前、桔梗均入肺经,能润肺、降气化痰、宣肺止咳,橘红、甘草利气和中,可入姜半夏以温肺散寒、燥湿化痰,荆芥配防风发散余留之风邪,其性平而不烈,加入党参一味,益气健脾,土旺生金,统筹大局,肃降宁咳,故拟此方既无攻击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二)寒热夹杂,侧重论治:寒热夹杂,也是咳嗽中常见证候之一,每因感受风寒,或因素体有热,或因体弱,寒邪入里化热,表里同病,此为肺热内壅,外受寒邪,肺气宣泄不畅,气逆而咳嗽,其症特点是咳而声嘎,甚则气逆而喘为主症,兼见恶寒,发热,痰稠而难咳出,口渴咽痛,舌苔白腻而带黄,脉浮紧而数,治宜外散寒邪,内清肺热,常以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但运用此方治疗寒热夹杂之咳嗽,必须注意药物份量上稍事变动,否则体现不出寒热侧重施治的意义,不掌握寒热轻重,概以此方,效果明显差异。用药的关键在于麻黄与石膏两味,一般常规量麻黄量等于石膏的八分之一,若寒邪偏重,麻黄可取到八分之二、三,若寒邪化热,里热较甚者,石膏要比麻黄量大,临床上只有审明寒热轻重,用药有所侧重,结合辨证加减,每每获效。此方具有较强解热、镇咳、平喘之功,故为治寒热咳或寒邪日久化热致咳之名方。
(三)虚实互见、动静并治:人禀素虚,不慎六淫邪气作咳者,较为难治,病机较为复杂,既不能因实而强攻,又不能因虚而峻补,拟攻邪惟恐伤正,欲扶正又怕恋邪。因此,虚实互见之咳,动静结合较为适宜。一般说,具有辛、散、泻、利等作用之药谓之"动药";具有酸、涩、温、补等作用之药谓之"静药"。在方剂组成中,它反映了药物的"走"与"守"的关系,这对选药组方具有指导作用,方剂的"走"与"守"结合,实为动静并治。故见一方面虚,或两方面虚证,即可运用酸、涩、温、补等具有"守"作用之品,凡见有新感之邪,或余邪未尽之实证,便可用辛、散、逐泻、渗利、祛痰、活血等具有"走"作用之品。譬如气阴两虚兼热性久咳,按动静结合考虑,应用生脉饮合泻白散化裁,生脉饮中人参甘温功在益气,具有"守"与"静"的作用,麦冬甘寒养阴,五味子酸温敛肺,颇有"静"的功能;泻白散泻气分之热,桑白皮泻肺化痰,地骨皮退伏热,具有"走"与"动"之功,粳米与甘草合用,清中兼补,寓补于清;两方合用,动静相配,效多益彰。又若脾虚痰湿久咳,可用具有"静"作用的四君子汤合具有"动"作用的二陈汤,一方守,一方走,动静合参,确为合理解决虚实互见证的上策,临床用上此法,效果最佳。
(四)肺燥腑实、润上通下:燥邪伤人,常先犯肺与皮毛,肺失肃降而咳嗽,盖肺与大肠相表里,往往肠腑积热,腑气不通,影响肺的宣肃功能,故腑实则咳嗽加剧。因此,只要通下泻其实热,咳嗽自减,肺燥分凉燥与温燥。凉燥证治宜用葱豉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葱、豉通阳解在上在表之邪,加紫菀辛温润肺,治肺经虚热,下气,消痰,故主咳逆上气,百部甘苦微温,润肺降气、化痰宣肺止咳,治肺热燥咳,甘草协和诸药,兼以止咳。调胃承气汤硝、黄、草三味润燥泄热,调和胃气,两方合用润上通下,不伤正。温燥证治宜选用清燥救肺汤加少许大黄,方中桑叶轻宣肌表,石膏清肺之燥热,阿胶、麦冬润肺滋液,麻仁滋燥润肠,人参培土生金,枇杷叶、杏仁润肺降逆,加少量大黄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作用较和缓,且服少量大黄,取其味苦,尚能健胃,胃纳得进,则肺气得以清肃,若身体极差,便秘兼咳者,因其肠腑推动无力者,可用麻子仁丸润其肠道,兼以补气行气之品,切忌猛峻攻下,以免损伤正气,导致咳嗽难平。
(五)顽痰久咳、从脾缓治:脾胃虚弱之体,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犯于肺,发为咳嗽,由于反复病久,肺脾两伤可发展成为痰饮。此类疾病,其病较深,治愈难取速效,故应缓图治其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生化之源,脾肺为母子之脏,土虚不能生金,故培土生金法。故治咳因脾脏受伤,影响于肺而咳者,则重点治脾,脾脏为生痰之源,脾脏健运则痰无以生,肺亦无痰可贮,故咳嗽自愈。脾脏阴虚而致咳嗽者,法当甘润滋阴,宜用防己麻仁汤治之。因脾阳虚而咳嗽者,治当温阳利湿,益气化痰,可首选理中汤治之,如痰特别多则加茯苓、半夏加强化痰之力,如寒重则加肉桂、熟附片扶元阳,元阳旺则脾脏自旺,脾脏阳旺,则转输于肺,不治咳以达止咳的目的。
由于脾虚已久,气血运行缓慢,水液输布失调,可形成瘀滞现象,使痰浊与血瘀气滞等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往往会加重气血瘀阻,如果在健脾补益之前,不祛除体内瘀滞,则很难达到扶正的目的,故补脾也得审慎其证的阴阳,证具必健脾,脾旺则痰不生,故顽痰治脾,缓收其功,久咳则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