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徐本柱

徐本柱,男,1972年生,安徽寿县人,博士、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学士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博士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

目录

研究方向

主持或参加的部分科研项目:1基于PSN-CS的动态工艺规划与调度集成(IPPS)建模研究,安徽省自然基金,2013.7—2015.6,主持2新发汽车线束工艺开发系统软件开发,企业委托,2010.8—2011.8,主持3基于信号量机制的生产调度及其可视化,市科技局,2008.1—2010.12,技术负责人4汽车线束工艺设计软件,企业委托,2005.10—2006.10,技术负责人5科学计算中面向建模的多态机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2007.1—2009.12,参加6协同模板的设计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基金,2003.1—2005.12,参加7三河古镇的数字化重建和真实感漫游,市科技局,2007.1—2007.12,参加8角色融合生成技术,企业委托,2009.4—2010.2,参加

教学工作

任教以来一直从事学生竞赛、创新等实践工作,作为校程序设计竞赛(包括ICPC、CCPC、省赛等),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训和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比赛等工作。

近年主讲课程有:软件工程导论(专业基础导论课)、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专业主干理论课)、程序设计艺术与方法(专业特色创新课);

曾经讲授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专业基础课)、程序设计基础(专业基础课)、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

参加精品课程建设,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包括:《数据结构》国家精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国家精品课程。

获奖情况

2016年被聘为合肥工业大学百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2013年“基于HCSNEW模式的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8年“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及基地建设”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年“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信息类专业程序设计与算法课程群建设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6年取得ICPC世界总决赛资格,成功参赛并取得名次,入选当年年校十大新闻;

2007年带领“ICPC团队”获合肥工业大学首届“感动工大”人物评选获“十佳人物”荣誉称号;

2012年被评为合肥工业大学“优秀班主任”;

2005-2006学年度大学生科技与创新协会表彰中被授予“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指导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得成绩不完全统计如下:2006年以来ICPC取得奖项多达50余项:其中亚洲区预赛金奖3项,银、铜奖各20余项,2005年取得Java挑战赛第一名,2007年参加世界总决赛并成功参赛良好名次,入选校十大新闻。

学术成果

论文

1刘晓平,徐本柱,彭军等.工件工序可并行的作业车间调度模型与求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2,24(1):120-127 (第二作者,导师第一)

2徐本柱,刘晓平.基于力导向算法的线束连接图自动布局研究.工程图学学报,2010,31(6):171-177

3徐本柱,刘晓平.柔性线束工艺设计建模研究.工程图学学报,2010,31(5): 47-52

4徐本柱,朱吉满,刘晓平.汽车线束导通检测自动建模研究.仪器仪表学报增刊,2010,31(8):141-146

5徐本柱,王浩,胡学钢.ACM/ICPC的教学与实践.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133-137

6徐本柱,王川邓鋆.基于Ajax的ACM/ICPCOnline Judge系统的开发.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专辑,2007,21(Sup):102-105

7Benzhu Xu, Xuegang Hu, Hao Wang. A general rough set model basedon tolerance.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in Design, Xiamen, 2004:770-774.

8BenZhu Xu, Pei Li Zhou. An Agile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TD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Hong Kong, 2007: 426-430

9Hao Wang, Benzhu Xu, Bin Mu. Decision rule generalizationalgorithms on tolerance rough set model. Proceedings of 200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Shanghai, 2004: 1228-1232.[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