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柏园
徐柏园(1902年—1980年),1902年生于浙江兰溪县。著名财经家、金融家。中国台湾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关
徐柏园 | |
---|---|
徐柏园 | |
出生 |
1902年 浙江兰溪县 |
逝世 | 1980年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金融家,财经家 |
制度的开创者。1953年后任台湾省财政厅长,外贸委员会主任。1954年出任中国台湾地区"财政部"长 [1]。1960年出任台湾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关行长。1962年后再度出任"台湾外贸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兼国民党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70年出任国际货币基金会执行董事。翌年出任中联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圆山联谊会理事主席[2]。1980年病逝台北[3] 。
目录
生平编辑
1902年生于浙江兰溪县。1921年杭州之江大学附中毕业后,考入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先在南京念预科一年,翌年转到东大附设上海商科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1926年在上海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商学院。
毕业后初任宁波工商主任教员。北伐时任杭州《民国日报》主笔、浙江省党部书记长。不久到广州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暨交通部秘书。1930年赴美国芝加哥北伊利诺大学研究财经金融理论。1933年回国,历任上海电气公司副总经理,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副局长,交通银行北平、天津分行经理。抗战起担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8年任交通银行昆明分行经理。1939年担任台湾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关、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四行管理处副秘书长。1946年担任财政部政务次长及四行联合管理处秘书长,其后出任台湾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关副总裁。1949年赴香港接掌中国银行董事长。
1950年到台湾,任台湾区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主任秘书,后任台湾银行董事长。1953年后任台湾省财政厅长,外贸委员会主任。1954年出任中国台湾地区"财政部"长。1960年出任台湾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关行长。1962年后再度出任台湾外贸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兼国民党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70年出任国际货币基金会执行董事。翌年出任中联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圆山联谊会理事主席。1980年病逝台北。
事略
徐柏园在大学时代曾代表学校参加1925年五卅惨案后的学联,担任最高决策的执行委员,处事果决。
毕业后投身财经界。1937年抗战爆发后,进入财经中枢,参与策划战时金融政策,草拟中国第一个外汇管理办法。1942年国民政府获美国巨额贷款,徐柏园力主台湾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关统一发行货币,这一创举使台湾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关从此成为银行之银行。
1950年到台后,负责实际主持台湾生产事业,参与货币制度改革与恢复重建台湾经济。作为台湾财经系统骨干人物,积极主持展开对外贸易,为以后台湾的对外经济贸易奠定良好基础;参与制定进口替代战略,维持外汇收支平衡,稳定物价,整顿财税,推进经济发展,颇多建树。
综观徐柏园一生,才识魄力超人,往往在遭遇财经困难之时能够指挥若定,妥为安排,为财经界的历史性人物。
徐柏园之妻陆寒波为知名的妇女权益运动者,儿子徐小波则活跃于台湾法律、创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