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孢子虫
微孢子虫微孢子门(Microsporidia或Microspora)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昆虫的消化道上皮细胞以及鱼类的皮肤和肌肉中,也见于环节动物和某些其他无脊椎动物体内。感染的特点是病变组织肿大。
目录
简介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um) 微孢子虫具有微小的孢子(2~20公忽〔0.00008~0.0008吋〕),内含单一极丝以及具传染性的孢原质。孢子被新寄主吞食后,虫体进入肠道上皮并经由血液或体腔到达特定组织。在宿主细胞中生长发育并反复进行无性分裂,每次产生两个或更多的个体。最后,成熟的寄生虫(营养体)经有性生殖产生合子,合子再产生新孢子。蚕微粒子虫(Nosema bombycis)使蚕发生蚕孢子虫病,蜜蜂微粒子虫(N. apis)则在蜜蜂中造成微粒子病。 在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常发现感染微孢子虫,也是引起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腹泻的重要病原体。[1]
生理特点
其虽是真核生物,但与原核生物极为相似。 成熟孢子为卵圆形,其大小因虫种而异,约为0.8~1×1.2~1.6μm,具折光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姬氏或HE染色,着色均较淡,孢子壁光滑。电镜下可见孢子壁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壁里面有一极薄的胞膜,细胞核位于中后部,围绕细胞核有一螺旋形极管(或称极丝)。孢子的前端有一固定盘(Anchoring disc)与极管相连,形成一突起,后端有一空泡。孢子母细胞呈香蕉形,一端较尖,一端钝圆,大小为3~5×4~8μm,HE染色,细胞核位于虫体中部呈深紫红色,核与外膜之间有管状物,着色较淡。
消化道微孢子虫感染是由于成熟孢子被吞入后侵入肠壁细胞所致。其它部位的感染则是微孢子虫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后,通过血循环而到达不同部位。当孢子受到刺激后,其极管伸出,刺入邻近细胞,将其有感染性的孢子质注入新的宿主细胞而使其感染。随着其在宿主细胞内生长、增殖,逐渐向周围细胞扩散或经血循环播散至肝、肾、脑、肌肉等其它组织器官。
不同的微孢子虫的发育周期虽有不同,但都由裂体增殖开始并扩散到其它细胞,然后是孢子增殖,且都在同一宿主体内进行。一般3~5天为一周期,无有性生殖期。有些微孢子虫是在宿主细胞胞浆中的纳虫空泡内生长繁殖,有的则直接在宿主细胞胞浆中生长。[2]
生物学分类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um)属微孢子门、微孢子目。迄今从人体中至少已发现有5个属的微孢子虫,它们是匹里虫属(Pleistophora)、小孢子虫属(Nosema)、脑炎微孢子虫属(Encephalitozoon)、肠上皮细胞微孢子虫属(Enterocytozoon)和微孢子虫属(Microsporidium)。微孢子虫分布很广,以往已知是一种动物病原体,80年代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具有感染人的能力,引起微孢子虫病(microsporidi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