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干高原
地理位置
德干高原(英語: Deccan Plateau ),印度南北長3119公里(伸入印度洋部分約長1600公里),東西寬2977公里,海岸線長6083公里。按其地形特徵,全國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部分:北部喜馬拉雅高山區、南部德干高原區、中部恆河平原區、西部塔爾沙漠區和東西海域島嶼區。 印度半島的主體。為波狀起伏的廣大高原,平均海拔450-900米。西高東低,發源於高原上的各大河流,東流入孟加拉灣,把高原切割破碎,形成大小不一的東西走向的丘陵山地、河谷平原和盆地。高原西部被覆大面積的厚層玄武岩層,風化層保水性能良好,宜於植棉、粟等作物。其中雲母儲量居世界首位。
德干高原是南亞印度半島的內陸部分。位於印度南部。屬前寒武紀的古老台地。海拔600米左右,地勢西高東低,北寬南窄,呈倒三角形從亞洲大陸南伸入印度洋。高原東緣是東高止山脈,西緣是西高止山脈,兩山之間的高原面久經侵蝕,支離破碎,多殘丘、地壘和地溝。西北部約占高原面1/3的廣大地區為熔岩所覆蓋。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其中雲母儲量居世界首位。
訥爾默達(Narmada)河以南的印度整個南部半島。中央為很高的三角形台地。高原的東、西兩側為東、西高止山脈(Ghats),相會於高原的南部頂端。北部的終端為薩德布爾(Satpura)山脈。德乾的平均海拔約600公尺(2,000尺),大致向東傾。主要河流哥達瓦里(Godavari)河、克里希納(Krishna)河及高韋里(Cauvery)河均從西高止山向東流入孟加拉灣。
地形特徵
德干高原的地形是一個久經侵蝕的向東北緩傾的大古老地塊,西高止山構成高原的西部邊緣,高度約1,000~1,500米,其西斜面成斷層崖;東高止山構成高原的東部邊緣,高度約500~600米,為低丘狀,沿海有較寬的沿海平原;在德干高原內部多地壘和地溝的地形。
德干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是一個龐大的前寒武紀的古陸塊,它是構成次大陸的核心,是岡瓦那古陸的一部分。形成應該在喜瑪拉雅山之前,喜馬拉雅山是新生代的,德干高原是在中生代的(印支、燕山造山帶)。總之德干高原是一個古老的、久經侵蝕的、傾動的和被許多河川所切割的準平原殘丘狀地塊。
德干高原,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600~800m,高原東西兩側為高度不大的東高止山和西高止山,兩山之間的高原面久經侵蝕,支離破碎,多殘丘、地壘和地溝。高原地質年代古老,是寒武紀古陸塊。 德干高原地質年代古老,是寒武紀古陸塊,在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時,被抬升為一些斷塊台地、谷地和丘陵經過長期的風化剝蝕作用,地勢比較平坦。
形成原因
白堊紀末,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曾有大規模玄武岩溢出,覆蓋面積達40萬平方公里,構成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德干高原的巨量玄武岩是在板塊分裂過程中形成的,類似於東非大裂谷兩邊的玄武岩。
儘管該熱點還在強烈活動,但是從其活動規模來看,似乎還不足以在德干高原上形成如此巨量的玄武岩,這是怎麼回事呢?
具體地說,就是導致印度板塊從岡瓦納古陸分離出來的那次板塊分裂運動,在德干高原上留下了這些玄武岩。大洋中脊、大陸裂谷都是從一些熱點首先裂開的,那麼,導致印度板塊從岡瓦納古陸分裂的那個大裂谷,是由哪個熱點開始的呢?這個熱點是一個仍然在強烈活動的熱點,就是西南印度洋上留尼汪島的熱點。
原來,在距今6850-6650萬年這一段時間內,這個熱點出現了一次超強活動,它劇烈的活動導致了印度板塊的快速分裂和大量玄武岩溢出。
關於這次劇烈活動的原因仍然沒有定論。有假說認為恐龍的滅絕和這次劇烈運動有關,其中一種說法是,正是這次劇烈運動中,大量的有毒物質噴出導致了恐龍滅絕(不但噴出有毒氣體,也噴出大量的銥,從而使得這一時期全球地層中都富含銥,人們正是通過這一特徵確定了德干高原的玄武岩來自留尼汪島熱點);另一種說法是,墜落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那顆巨型隕石導致了留尼汪島熱點的猛烈噴發,理由是該熱點正好是隕石墜落點的對拓點,某種動力機制導致了在對跖點的強烈岩漿上升活動,而隕石墜落對恐龍造成巨大打擊之後,巨型火山活動噴出的有毒物質則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不過以上兩種說法都是假說,沒有得到更多的證明,留尼汪島熱點突然劇烈活動的謎,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如果說德干高原的玄武岩熔岩是6600萬年前從地殼中噴發出來的,那麼這個時間恰與中生代白堊紀(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約開始於1.37億年前,結束於6700萬年前)和新生代第三(地質年代第五個代,也是最新的一個,從6700萬年前,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的交替時間相吻合,而恐龍等巨型爬行動物就是在這一時期滅絕的。
氣候
德干高原地處低緯,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除東西兩側雨量較豐富外,高原內部高溫少雨,缺乏高大茂密的森林,而以灌木和高草為主,呈現出一派熱帶草原的景觀。熱季印度各地氣溫可高達40℃,德干高原可高達49~50℃。年降水量自東至西遞增,由1,000毫米以下增至3,000毫米以上。在高原的河谷盆地中,年降水量僅450毫米,成為半乾燥的荊棘草原。
原因在於:高原東緣是東高止山脈,西緣是西高止山脈,阻擋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的深入影響,在東西兩側降下豐富的地形雨;高原中部有北回歸線穿過,受到副高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不易形成雲雨而降水。而隨着太陽直射點的運動,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也會隨着變動,因此,在夏季時此地受亞洲低壓影響,形成西南季風,西南季風帶來北印度洋海區上的水分在此地形成降雨。
資源
地勢平坦,利於農耕,在高原地區,因古代有大規模的玄武岩噴發,經過風化形肥沃的黑土,適宜種植棉,又稱為黑棉土,是印度重要的棉花產區。在中南部地區,降水較少,是印度旱作--花生、玉米的產地,高原的東北部是印度的主要礦產區,礦產資源有鐵礦、錳礦、煤、雲母等礦。鐵礦石大量出口日本等國家。
歷史
德乾的早期歷史不詳。有跡象表明此地在史前期曾有人類居住。由於雨量稀少,在未引進水利灌溉技術之前耕種必定十分困難。高原的礦藏資源較多促使許多低地統治者為之爭鬥。
1347年穆斯林巴赫馬尼(Bahmani)王朝在德干高原建立一獨立王國,其繼承者分治為5個穆斯林小王國。1565年的達利戈達戰役(Battle of Talikota)中,他們聯合擊垮了印度南方的維查耶那加爾(Vijayanagar)王國。小王國統治期間,為了使各王國統獨一地區,而結成聯盟,也因而於1656年抵擋了北方蒙兀兒帝國的侵襲。18世紀蒙兀兒帝國衰亡時,馬拉塔(Marathas)聯盟、海德拉巴(Hyderabad)的尼查姆(Nizam)王朝和阿爾果德納瓦布(Arcot Nawab)皆爭相統治德干高原。他們的敵對和繼承者的紛爭,導致英國漸漸的征服了德干高原。1947年印度獨立時,最初海德拉巴堅不接受統一,次年加入印度聯邦。
民風民俗
德干高原中部,人口少到每平方公里只有4人,婚姻與嫁妝按着印度教習俗,提倡早婚,實行種姓內婚,主張寡婦殉夫("薩提"制度)和禁止寡婦再嫁。大多數婚姻是父母作主,媒約之言。通常,婚姻不僅是男女雙方的結合,而是家族、集團和財富的結合。在農村,理髮師是傳統的媒人。
昂貴的嫁妝是印度人婚姻中的一種傳統習俗,也是一種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負擔累累,以至導致社會悲劇。1961年頒布了《禁止嫁妝法》,但傳統和習慣勢力使法律無法執行。
禮儀與習俗印度人與友人見面很講禮節,通常是雙手合掌,表示致意。合掌時,對長輩宜高,對平輩宜平,對幼輩則低,以分別示以尊敬、對等和關懷。迎候佳賓則敬獻花環,表示由衷的歡迎。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人在贊同或同意對方意見時,往往是搖頭而不是點頭。
社會重男輕女,穆斯林女子一般很少拋頭露面,更不與陌生人隨便交往,也不可同異性握手。婦女多在前額中央點上吉祥痣,喜歡佩帶項鍊、胸飾、耳環、鼻圈、戒指、腳鐲等飾物。 殯葬火葬
通常選擇聖河河畔舉行;水葬,把屍體推入水中,任其隨波逐流漂走;天葬或野葬,把屍體丟在野外或林中,讓禿鷹啄食或野獸飽餐,穆斯林則實行土葬。
印度教節日
(1)杜爾迦節,孟加拉人最大的節日,每年約9~10月間舉行。
(2)酒紅節,音譯"霍利節",每年2月底,3月初舉行。
(3)燈節,音譯"迪瓦利節",印度教最隆重的節日,每年10~11月間舉行,通常全國慶祝5天至半個月。
(4)娑婆室伐底節,一譯"薩拉斯瓦蒂節",意為"知識女神節"、每年1~2月間舉行。
(5)扎格納乘車節,每年6~7月間,在沐浴後的第15天舉行。(以上均為公曆)
伊斯蘭教節日
(1)開齋節,是伊斯蘭教兩大重要節日之一。希吉拉歷9月(公曆2月左右)。
(2)古爾邦節,伊斯蘭教兩大節日之一,意譯"宰牲節"。希吉拉歷12月10日(公曆4月左右)。 錫克教節日那納克誕辰節,公曆11月的第一個滿月。 耆那教節日摩訶毗羅節,紀念耆那教創始人筏馱摩那(即大雄)的節日,每逢15年(3月)一度的耆那教重大祭典。 此外,印度基督教徒與世界基督教徒一樣,每當復活節、聖誕節以及少數佛教徒、襖教徒和猶太教的各自節日,也都要紀念或慶祝一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