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德意志意識形態

德意志意識形態》,全名《德意志意識形態。對費爾巴哈、布·鮑威爾和施蒂納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以及各式各樣先知所代表的德國社會主義的批判》。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馬克思、恩格斯(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著。馬克思、恩格斯生前,只在1847年8月和9月份的《威斯特伐里亞汽船》雜誌上發表了第2卷的第4章,批判格律恩。直到1932年才由蘇聯共產黨(布)中央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院發表了這本書的德文全文。著作的標題和第1、2卷的題目是根據馬克思的《駁卡爾·格律恩》論文而加的。在中國,1938年上海言行出版社曾出版郭沫若的部分譯文。全書的中譯本載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有單行本。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分2卷,第1卷主要闡述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批判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的哲學觀點;第2卷是對「真正社會主義及其哲學觀點的批判。論述了人類歷史的前提,指出人民為了創造歷史必須能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生活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揭示了物質資料生產在社會生活中的決定作用,並對物質資料生產方式進行了分析,第一次揭示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運動規律,分析了從原始所有制到資本主義所有制依次更替的情形,從而把社會發展看成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還研究了社會結構、政治結構同生產的相互聯繫,指出生產關係是生產力藉以運動的形式,是由生產力水平決定的,指出國家、法對所有制的依賴關係,而社會政治結構和意識形態是在經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上層建築,從而闡明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原理;還研究了意識的起源,特別是社會意識各種形態對社會存在的依賴關係,明確指出,「意識在任何時候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是他們生活的現實過程,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還指出,每個時代支配着物質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着精神生產資料,統治階級的思想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

本書是馬克思主義誕生時期最有價值的著作之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熟的標誌。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工具書的特點

1、從編輯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檢索而非通讀[1]

2、從編排方法而言,工具書總是按某種特定體例編排,以體現其工具書性,易檢性。

3、從內容而言,廣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識、信息比較成熟可靠,敘述簡明扼要,概括性強[2]

視頻

德意志意識形態 相關視頻

13 德意志意識形態
36 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

參考文獻

  1. 工具書,絕不像你想的那樣簡單,人民數字聯播網,2020-05-13
  2. 工具書的特徵,豆丁網,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