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德鳳鎮位於貴州省黎平縣所在地,是一座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德府古城。是黎平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黎平侗鄉風景名勝區的旅遊中心區。[1]

目錄

地理情況

德鳳鎮早在1955 年就開始以"德鳳"為區名,至 1984 年德鳳公社與城關鎮合併為德鳳鎮。境內平均海拔550米,年平均氣溫15-16 ℃,年降雨量1321 毫米,無霜期 270-280 天。全鎮總面積310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 總人口43641 人,其中:農業人口22693 人,占51 .99 % ;少數民族人口22820 人,占總人口的 52 .29%,以侗族居多。全鎮共有耕地17462.23畝,其中稻田16650.97畝。主產水稻、油菜、花生、玉米、黃豆、茶葉、中藥材等,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大鎮。[2]

經濟發展

德鳳鎮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有長期開通直達浙江寧波、溫州;河北石家莊;北京;上海;湖南長沙、株洲、靖州、懷化、邵陽;廣西三江、桂林、柳州和廣東深圳、東莞等地的客車。以德鳳為中心的交通網絡輻射全州以及全縣各鄉(鎮)。程控電話、移動通信、互連網等通訊設施日臻完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松、杉、樟及銀杏等林木700多種。有杜仲、天麻等藥材數百種。砂金、石灰石、硅石等礦產十分豐富。先後建起了泉山啤酒廠、新華建材實業有限公司、鐵合金廠、東關紅磚廠、複合肥廠、茶葉生產加工廠、森泰食品加工廠、建材預製廠等一大批鄉鎮企業和合資、獨資企業,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為推動鎮域經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德鳳歷史

該鎮城區面積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漢、苗、瑤等民族3萬多人。這裡早在秦代,已有人繁衍生息,隸屬於黔中郡。漢唐宋元,綿延不斷。南宋理宗寶祐年間(1253-1258年),設潭溪、八舟等軍民長官司,始有建置。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設上黎平軍民長官司,黎平從此得名。明清時期,先後設五開衛、黎平府、開泰縣於五腦寨(今德鳳鎮)。[3]

歷史遺蹟

明清時期城府周圍築有城牆,周圍長4032.67米,高7米,頂寬3.67米,開有東西南北四城門,今僅存東、南兩座城門。城內有主街4條,其東西為東門街,明清古建築群保存完好,飛檐翹角,鱗次櫛比。著名的有兩湖會館、成德橋、玉帶橋、神魚井、西佛崖等勝跡。城東二郎坡,有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會議會址,紅軍長征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曾在此舉行會議,作出關於戰略方針之決定,在危機關頭挽救了紅軍,並從政治上,思想上為遵義會議德召開奠定了基礎。[1]

德鳳俊傑

名城德鳳,俊傑之士,聯翩繼起。明乙丑科進士龍起雷,職撰大理寺評事。辛丑年科進士梅友月,官至吏部政司副使。戶部員外郎朱萬年出任山東萊州知府,明廷追贈太常寺卿,清廷授予"烈愍"稱號。明末湖廣巡撫何騰蛟,聯合李自成餘部抗清,對立支撐南明半壁江山,兵拜兵部尚書、大學士,加封太師、定興候。就義後,追封中湘王,授"文烈"稱號,清廷授"忠誠"稱號。[4]

人文景觀

該鎮名勝古蹟、人文景觀眾多,文物價值豐厚,主要景觀有:

翹街,又稱東門街,尚存較為完好的清代建築群。這條街位於城東面,東起城垣東門,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長一共里余。此街兩頭高,中間底,形狀如翹起德木扁擔,所以稱為"翹街"。遠遠望去,以排排風火牆,一座座四合院,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風火牆上翼角飛翹,牆上的彩繪精美細膩,房屋的門窗裝飾,圖案古樸。此街面為石條和卵石鋪墁。翹街的小街小巷數不勝數,著名的有馬家巷、姚家巷、張家巷、雙井街、左所坡等,這些巷道,卵石墁街,石梯連接。古色古香,具有濃厚的地方特點。

兩湖會館。清嘉慶二十三年(1819年)創建的兩湖會館坐落在翹街胡家坪,它石貴州省眾多會館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如今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3480平方米的面積內集戲樓、禹王宮、佛殿、水上亭、三楹閣樓為一體。主體建築禹王宮內,匾額、楹聯琳琅滿目,攻擊二十餘塊,有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的墨寶"績著平成",有湘潭探花石成藻的"誕敷文德",被人們奉為至寶,已收入《中華名匾大全》。

南泉山。"南泉山乃黔省一名山也",這石古人對此山的定位評價。此山位於城南里許,石著名的風景勝地。據《黔南識略》、《貴州通志》、《黎平府記》記載何顯示的泉山景物:"南泉山疊嶂叢林,明建三寺于山,遊人絡繹不絕,為最名勝。山有八景:古松若虬、曲徑盤空、石龍吐水、雙井靄霧、桂苑秋香、空中樓閣、孤頂浮嵐、夕陽返照。南泉山大殿左側,酷暑飲之極清涼,故名南泉山。"明洪武年間建三寺,計有大佛殿、靈宮殿、寶頂庵正殿、四楹樓閣、蛟亭、南泉亭等建築物,依山就勢,建於半山腰,層層疊上,既有明代之端莊持重,亦不失清代之玲瓏秀麗。寺殿山門呈八字形,上有一橫匾書"雅若祗園",大門兩旁有一副對聯"馬足車塵世路不知何處盡,山花澗月禪心應自此中生。"整個建築蔚為壯觀。南泉山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

名城名井。德鳳鎮被譽為泉城,城內計有七十二口名泉,翹街的韓家井,雙井巷的雙鳳井,忠誠巷的神魚井,大井巷的大井,三牌路的向家井、戚家井,城南隅的琵琶井(又名洗劍井),城西隅的火焰山井,螺螄井,城北隅的鑒泉等,形狀各異,泉汁甘美,且有它們神奇的傳說故事。

黎平會議會址。1934年12月14日,中央紅軍長征由湖南通道入黔,攻克黎平。18日,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史稱"黎平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張聞天、博古李德(列席)等,會議作出了(關於在川黔邊建立新根據地的決定),解決了當時最迫切的進軍路線問題,從思想路線上為"遵義會議"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準備。黎平會議會址原為"胡榮順商號",是一座四周建有風火牆,內套木結構,分三進,前底後高的明清建築四合院。這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建築物於80年代初為陳列館;成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對外開放的窗口。[5]

重點鎮稱號

7月31日,從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獲悉,日前由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民政部、科技部聯合對3675個全國重點鎮名單進行公布,原2004年公布的全國重點鎮名單同時廢止。

據悉,全國各省、市、區重點鎮數量排前三名的是四川省277個、山東省207個、河南省203個。貴州省重點鎮136個,排在全國第十二位,其中遵義市24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2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6個、銅仁市15個、畢節市14個、貴陽市13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3個、安順市10個、六盤水市9個。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2個全國重點鎮為:凱里市爐山鎮,黃平縣舊州鎮,施秉縣城關鎮、牛大場鎮,三穗縣八弓鎮、台烈鎮,鎮遠縣陽鎮、青溪鎮、羊坪鎮,岑鞏縣水尾鎮,天柱縣鳳城鎮、遠口鎮,錦屏縣三江鎮、敦寨鎮,劍河縣岑松鎮、革東鎮,台江縣施洞鎮,黎平縣德鳳鎮,榕江縣忠誠鎮,從江縣丙妹鎮,雷山縣丹江鎮,麻江縣宣威鎮。

據了解,全國重點鎮名單是按照七部委《關於開展全國重點鎮增補調整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19號)確定的條件和程序,決定予以公布的。全國重點鎮是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重點和龍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提高質量、節約用地、體現特色等要求,在政策、土地及項目安排上對全國重點鎮建設發展予以扶持。有關部委將研究制定加強全國重點鎮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建立全國重點鎮動態調整機制,指導和支持全國重點鎮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