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心叶帚菊

         
 心叶帚菊

 

 

 

心叶帚菊(学名:Pertya cordifolia Mattf.)是菊科帚菊属植物,小枝纤弱,圆柱形,常呈紫红色,头状花序无梗或具1-4毫米长的短梗,总苞狭钟形,长约12毫米,直径5-6毫米,瘦果近纺锤形,长约6毫米,宽约2毫米,生长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地林缘或灌丛中,分布于安徽、江西和湖南。

目录

中文名

心叶帚菊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形态特征

亚灌木,高1-1.8米。小枝纤弱,圆柱形,常呈紫红色,幼时被短柔毛,后逐渐脱落,节间长3-8厘米。叶互生,疏离,叶片纸质,阔卵形,长5-7厘米,宽3.5-6厘米,顶端渐尖至长渐尖,尖头长1-2厘米,基部心形或浅心形,有时近截平,边缘具波状齿或疏离的点状细齿,幼时两面被疏粗毛,老时逐渐脱落,上面绿色,下面呈苍白色;基出脉3条,有时外面1对之外侧有分枝而似5出脉,中脉上部1-2对侧脉弯拱上升,网脉极明显,网眼很小;叶柄短,长2-4毫米,被长硬毛,基部外侧显著鼓凸,内侧深凹,凹陷处有密被银白色绢毛的腋芽。头状花序无梗或具1-4毫米长的短梗,通常3-8个在上部叶腋内聚集复组成团伞花序,每一头状花序有花4-5朵;团伞花序柄长1-2厘米,密被短柔毛;总苞狭钟形,长约12毫米,直径5-6毫米;总苞片约8层,背部和边缘被毛,有多数纵条纹,顶端钝或内层的微狭,外面数层卵形,长1.8-4毫米,宽1-2.2毫米,中间数层卵状披针形,长6-8毫米,宽2.2-2.5毫米,最内层线状长圆形,长8-9毫米,宽0.8-1毫米;花托平,无毛,直径约1毫米。花全部两性,花冠长15-16毫米,花冠管狭圆筒形,长约6.5毫米,裂片线形,略不等长,外反,长8-9毫米,宽约0.6毫米;花药长约8毫米,顶端具短尖头,基部之尾画笔状,被毛,长约2毫米;花柱长约16毫米,基部膨大,顶部增粗,被短柔毛,花柱分枝短,长约0.5毫米,内侧扁,顶端钝。瘦果近纺锤形,长约6毫米,宽约2毫米,背部微凸,具10纵棱,密被长约2毫米的白色粗毛,上部尤甚。冠毛近等长,粗糙,干时淡褐色,长10-12毫米。花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地林缘或灌丛中。

分布范围编

分布于安徽(黄山、祁门)、江西(景德镇、武功山及寻乌)和湖南(武岗、新宁)。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