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心理療法是中國科技名詞。

漢字是用於記錄漢語,進行書面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書法藝術[2]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着許許多多的文化內涵。

目錄

名詞解釋

心理療法又叫精神療法,與化學、天然藥物及物理治療不同,是醫生與病人交往接觸過程中,醫生通過語言來影響病人的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

心理療法用心理學方法,通過語言或非語言因素,對患者進行訓練、教育和治療,用以減輕或消除身體症狀,改善心理精神狀態,適應家庭、社會和工作環境。

古代記載

翻開中國古代醫家的醫著,中醫先哲們從整體宏觀的角度探討了「形神」即心身間的生理病理關係,構築起樸素的心身醫學體系。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臟腑藏神」、「七情內傷」的理論和本土化的「情志相勝」的操作技術,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經典醫案。與現代心理治療的一些方法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張從正(1156―1228年),金元四大醫家之一,是中醫「攻下派」的代表醫家。張氏精於中醫的心理治療,他在發揮《黃帝內經》中情態相勝的理論時說:「悲可治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懼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觸之;思可以治恐,以慮彼志此之言奪之。凡此五者,必詭詐譎怪,無所不至,然後可以動人耳目,易人聽視。」在《儒門事親》中,記載了張氏運用感、娛、怖、觸、奪等方法無藥而愈病的驗案,可窺古代中醫心理療法的一斑。

療法症狀

笑療祛痞滿

息城司侯,聞其父死於兵亂,大悲痛哭,遂覺胃脘脹滿,狀若覆杯,疼痛難忍,服藥無寸效。張子和出診時,恰巧逢巫醫在病人的床邊念念有詞。於是他便模仿巫醫的舉止神態,「雜以狂言以謔病者」。司侯大笑不已,數日後痞滿皆散。中醫情態致病說認為,七情內傷可致臟腑的功能失調,出現腹滿、脹痛、呃逆、泄瀉等症狀。司侯因悲憂不解,氣鬱於中,聚而成痞,情志不暢是根本的原因。張氏巧用「喜勝憂」的情態相勝之理,使病人樂而忘憂,氣其舒緩通和而祛病。現代心理學則將笑視作一種愉快心境或輕鬆情緒的體現,對改善抑鬱、焦慮、恐懼等情緒狀態十分有益。對周圍事物荒唐的認識和個人優越感的產生,便會帶來心身的放鬆和快慰。近年來,國外的笑俱樂部生意紅火,說明「笑療」正越來越被現代人所青睞。

娛樂除狂怒

項關令之妻,病怒不欲食。叫呼怒罵,「欲殺左右,惡言不輟」。眾醫皆用藥治療,半年多症狀未減。張從正認為此病既然藥治不效,當施情治。便讓兩個女娼各塗丹粉作伶人狀,婦人大笑。次日,又令作角斗,病人又大笑不止。然後讓兩個能吃的婦女,在病人床前進食,時夸美味可口,病婦忍不住索食品嘗。數日後怒減食增,不藥而病瘥。醫案中的病婦因大怒而致躁狂,出現語言、情緒、行為方面的異常。張氏先以姿色艷麗的歌伎舞於床前,又讓她們角斗於庭院,使患者置身醫者設置的歡快的情境中,因暴怒導致的臟腑功能失調得到矯治。現代心理學中的娛樂療法是指通過各種娛樂活動,如聽音樂、看戲劇、讀詩詞、做遊戲等,來改善不良情緒,矯治不良行為。

擊幾療驚悸

衛德新之妻,夜間因遇盜賊驚嚇墜於床下,遂懼怕聲響,甚至聽到家人的腳步聲都會「驚倒不知人」。張從正思考再三,乃命二侍女將患者兩手按在高椅上,在其面前置一竹几,用木棍反覆敲擊。病婦開始聽到敲擊聲膽戰心驚,連續敲擊後,便習以為常。

張從正認為,「驚者,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平者常也,常見之必無驚」。以驚恐之法,來治療由驚恐所導致的驚悸症,是中醫情志相勝理論的獨具匠心的發揮。從臨床心理學的角度看,本症屬於神經症中的「恐怖症」。在特定的心身狀態下,本來無害或無關的體驗,即盜賊的行徑使衛婦產生恐懼感,這種應激的負強化和泛化,使其懼怕任何聲響。張氏用木棍敲擊竹几,讓病人長時間處在最恐懼的逼迫情境中,達到「移精變氣」,改變內在舊情境的目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