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心若晴,安好(王宇鵬)

心若晴,安好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心若晴,安好》中國當代作家王宇鵬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心若晴,安好

她從《詩經》里走來,「巧笑倩兮,顧盼神飛」,她以純淨的眸子,確認一生至愛。她走過千山萬水,「清揚婉兮」,她春心蕩漾,令多少男子「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她從「五四」的春天走來,茫茫人海,她自帶光芒。人間四月芳菲天,任思緒纏綿,她那顆孤寂苦悶的心為誰守候?暮春之初,落英繽紛,是誰在沉寂中凝望,又是誰在唯美的世界裡與心相依?

18歲的她,錦心繡口,秀外慧中。她青春蒸騰,靜姝粲然。深受中國傳統美學濡染的她,自有一身通透靈秀之氣。她披着《詩經》的晨露,帶着「五四」青年的憧憬。她的青春,她的靈光,她的夢想,都被新文化新思想點燃。她生於書香門第,身姿曼妙,典雅如玉,卻偏遇國家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只得隨父親林覺民遊學歐洲。林徽因在英國霧都與徐志摩似金風雨露相逢,她深深地徐志摩的詩人氣質和才華打動,她發乎情,止乎禮,二人似前世修緣,今生遇見,情竇初開的林徽因,在徐志摩「新月派」詩風的浸潤中她找到屬於青春女子的情感寄託和精神歸屬。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彼此精神之戀,來得洶湧,來得急切;似火山噴發,又似暗流涌動。23歲的徐志摩為了有資格和林徽音站在一起,他訣別了大家閨秀張幼儀。對於愛情,徐志摩寫道「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的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在《再別康橋》的詩里,「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他深陷於精神沼澤,沉耽其中,不可解脫,他為林徽因意亂情迷,神魂顛倒:「人生中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性情之語是他心靈的方向和精神力量,成為他安命立心的緣由,也是他傷害別人毀滅自己的藉口。

民國才女林徽因,她撥動自己情感的琴弦氤氳出這人間至味清歡,這份緣,這份愛,情何以堪?靜姝林徽音,她要走出《詩經》,她要超越夢幻,她要用現實的腳步丈量人間的崎嶇坎坷。今生偏又遇見他----與徐志摩霧都相逢,他倆不求同聲,只求同氣。康橋一別,知音否?冤家否? 徐志摩一語成讖,他為了林徽因,「眾里尋她千百度」,穿越國境,跨越世俗,用詩情豐盈宛若「新月」的詩體生命。多情公子空牽掛,一場空難,是冥冥的天意,還是命定的無解……?林徽因哭幹了淚,流出血來,她呼天號地,只撿回被愛的烈焰灼焦的一絲殘骸。是的,林徽因情殤淚灑,在她陰鬱的情感世界裡,她記住徐志摩,她揮一揮衣袖,沒帶走一片雲彩,只留下一世的至愛心痛。她必須堅強,必須走出心靈的陰霾,她記住徐志摩,還有他的詩: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甜蜜的憂愁。

沒經歷過苦痛,不足以言人生。她從青石板路走來,撐着油紙傘,如江南女子的靈秀,又似湘君的哀怨,走過人生暮春,她必須斬斷縷縷情絲。她溫暖堅定的目光充滿不可逆轉的力量-----自我靈魂的救贖。她依舊披着詩經的晨露,在山重水複,迷蹤重霧中苦苦尋覓,尋找屬於她生命里的春天和晴天。

1924年至1928年,她與梁思成遵從了父母之命、門妁之言,成就了中國愛情史上的一段佳話。梁思成在林徽因書房,看到清新脫俗,明眸善睞的小仙女----林徽因,特別是她左頰的酒窩,令梁思成心旌神搖。這驚鴻一瞥,註定了他倆前世修緣,今生相隨。以後他倆志同道合,兩情相悅。從此生命里的春天和晴天已經來臨。他倆一起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一個學建築;一個學美術,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1928年學成歸國,他們攜手迎着每一縷朝陽,踩着現實的每一道坎坷,即使清苦,即使困頓,即使潦倒,他們為愛相約,為情相守,無怨無悔。他們伉儷攜手在東北大學開闢的第一個建築專業,創立清華大學建築系;主持中國營造學社;完成了《中國建築史》《中國雕塑史》等建築學巨著。為了搶救整理中國古代建築遺產,他們伉儷攜手,跋山涉水,披荊斬棘,穿越迷霧險灘,跑遍祖國15個省190多個縣,走訪了無數古代建築;還發現了有佛光真容的禪寺,這是中國古建築第一瑰寶,是他倆發現的第一座唐構建築。那種欣喜,宛如被佛光普照,他們的人生自此豁然開朗。他們以共同的理想鑄就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傳奇。 林徽因以女性的溫柔堅忍與梁公子相濡以沫,耳鬢廝磨。他們以執著專注堅韌的精神,發幽探微,共同發掘、見證、書寫中國建築美學的傳奇。他們從故宮入手,通過實地的考察,他倆研究整理寫出了《清代建築則例》享譽國內外的建築學專著。他們夫唱婦隨,合而為一。他們設計的建築作品有:吉林西站、西南聯大校園、人民英雄紀念碑、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等;有影響力的典範徽標有:東北大學校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他倆樹起了中國古今建築的歷史豐碑。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心若晴,一切安好!

情之於人,是人生的源動力,是生命的陽光雨露,是黛玉用一生的淚還了寶玉的一生的緣與債;是相看兩不厭的相依相守;是鏡花水月的迷離。發乎情,止乎禮,彼此真誠相悅,但又彼此靜默地守望。

江南水城,煙雨淒迷,一襲旗袍的她,踩着青石板,那節奏鮮明的聲響,每一聲都踩在金岳霖的心房。「我知道,她一定不同凡響,如青蓮灼灼。那個出生在江蘇無錫的女子,攜着一身煙雨而來,不帶塵土飛花。」哲學大師金岳霖成為梁思成一家的常客,他們一起探討邏輯學和社會人生的哲學,金岳霖被林徽因的談吐見識深深地吸引,為她迷人的氣質所感染。他和林徽因彼此欣賞,心照不宣。矛盾痛苦中的林徽因,她將自己心跡向丈夫梁思成坦白,梁思成陣痛後的理性解釋讓金岳霖如夢初醒,「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自此金岳霖專心投入學術研究,他將對林徽因的傾慕深埋在心底,化作他學術研究的動力,為了她,他只有報之以瓊瑤。他終生未娶,直到林徽因去世後,金岳霖才向世人坦承心跡:「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這是金岳霖給林徽因最深摯的輓聯。

有了篤定的人生信念,因愛而生,為愛而活,堅忍於世間,以無畏的精神支撐生命的大廈,詮釋世間的悲歡離合。即使時間流逝,即使命途多舛,只要活着就須掙脫命運枷鎖,獲得精神的自由奔放,讓理性的種子長成參天大樹,根相擁在沃土,葉相觸在雲里。林徽因如盛開的金蓮,悠然吐蕊,暗香幽然。她走過51歲的生命里程,情深心傷,但她半個世紀的人生經歷,成為影響中國現當代人的精神食糧。讀懂了林徽因的精神世界,我們每一個人就會釐清人生邊界,在精彩的人生歲月里擁有晴朗的星空,一切安好![1]

作者簡介

王宇鵬,70年代生於陝西商州,長期從事高中語文教學,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