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艇
快艇,噸位小,航速高,機動靈活,排水量通常為數十噸至數百噸,航行速度30到40節,有的可達50節,續航能力500-3000海里。艇上裝有武器,有些快艇還加裝 20至76毫米口徑艦炮,噸位較大的快艇還可能包含水雷、深水炸彈等。搭配的感測系統有搜索、探測、武器控制、通信導航、電子作戰等。
快艇 | |
---|---|
目錄
信息介紹
快艇噸位小,航速高,機動靈活,排水量通常為數十噸至數百噸,航行速度30到40節,有的可達50節,續航能力500-3000海里。艇上裝有武器,有些快艇還加裝 20至76毫米口徑艦炮,噸位較大的快艇還可能包含水雷、深水炸彈等。搭配的感測系統有搜索、探測、武器控制、通信導航、電子作戰等。
基本簡介
快艇是艦艇中的「短跑冠軍」,最大航速可達40—60節,有「海上輕騎兵」之稱。快艇按裝備的武器分類,有魚雷艇、導彈艇和導彈魚雷艇等。快艇雖然小,但它的威力不小,作用很大。對於侵入到近海範圍內的大、中型敵艦,魚雷艇和導彈艇可以單獨編隊出擊,也可以與其他水面艦艇協同出擊,消滅來犯的敵方大、中型艦艇。也可以派快艇去攻打敵方運輸船隊,破壞敵人的海上交通運輸線。快艇的速度快,艇體小,能隱蔽,能有效地突然地襲擊敵方的基地、停泊場。在淺水航道、狹窄海區、礁島區等處,可以使用快艇布雷。
快艇中威力最大的要數導彈艇,它繼承了魚雷艇的優點,在海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與大、中型艦艇相比,它的自衛能力較弱,抗風浪性能較差,只能在近海作戰。
現代快艇廣泛應用導彈武器,先進的小型化電子設備,大功率燃汽輪機和水翼、氣墊技術,正朝着導彈化、大型化、高速化、電子化等方向發展。在未來的海戰中,快艇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快艇將在軍事上給人極大的幫助。[1]
分類信息
魚雷艇
是以魚雷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戰鬥艦艇[1]。亦稱魚雷快艇。特點是體積小,航速高,機動靈活,隱蔽性好,攻擊威力大。主要在近海區與其他兵力協同作戰,攻擊敵大、中型艦船,也可進行反潛和布雷等。魚雷艇體採用合金鋼、鋁合金、木質、和混合材料結構,動力裝置多數采。
用高速柴油機,少數採用燃氣輪機或燃氣-柴油機聯合動力裝置,航速40-50節。艇上裝有2-6枚魚雷和1-2座單管或雙管艦炮。此外,還有火箭、深水炸彈發射裝置、聲納、指揮系統、通信導航設備等。魚雷艇誕生於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年)時的水雷艇。當時還沒有魚雷,水雷艇艏部突出一
魚雷艇誕生於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年)時的水雷艇。世界上第一條魚雷艇是英國於1877年建造的「閃電」號。
根長長的撐杆,撐着水雷向敵艦猛烈撞擊,將敵艦炸毀。1864年,北軍的水雷艇就用這種辦法炸沉了南軍的「阿爾比馬爾」號裝甲艦。
1866年,在奧匈帝國工作的英國工程師R?懷特黑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條能夠自動航行的水雷。由於它能象魚一樣在水中運動,因而被稱為魚雷。後來製造了專門用來發射魚雷的艦艇便是魚雷艇。
世界上第一條魚雷艇是英國於1877年建造的「閃電」號,幾乎與英國同時,俄國建造的「切什梅」號和「錫諾普」號水雷艇也可看作是最早的原型魚雷艇。1887年1月13日,「切什梅」號和「錫諾普」號第一次用魚雷擊沉了土耳其海軍的「國蒂巴赫」號通信船。
此後,歐洲各國海軍都相繼製造和裝備了魚雷艇,魚雷艇的性能也不斷得到改善。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魚雷艇都取得了較大戰果。在1918年6月10日,2艘意大利魚雷艇用2發魚雷就擊沉了奧匈帝國的萬噸級戰列艦「森特?伊斯特萬」號。在50和6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魚雷艇部隊曾多次參加海戰,取得了擊沉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衛艦。「洞庭」號,「水昌」號炮艦,「劍門」號,「章江」號獵潛和多艘運輸艦的戰績。魚雷艇具有體積小,航速高,機動靈活,隱蔽性好,攻擊威力大的特點,但適航性差,活動半徑小,自衛能力弱。由於它的造價低廉,製造容易,使用方便,加之現代魚雷的性能不斷提高,因此它的發展仍受到當今世界各國的重視。但隨着導彈艇的崛起,魚雷艇在快艇中逐步退居次要地位。現代的魚雷艇的滿載排水量一般在40-150噸之間,少數大型魚雷艇在200噸以上,航速為75-100公里/小時,續航能力為900-1800公里;艇上裝有2-6具魚雷發射管。
導彈快艇
導彈快艇是中山科學研究院仿以色列"毒蜂"(Dvora)級的設計,由高
快艇雄廠建造,於1979年完成兩艘原型艇. 1979年五月十六日以12艘本級艇成立自強中隊,1979年十一月十六日擴編成立海蛟大隊;隨着新艇陸續完工成軍,於1980年十月一日第二中隊成立;1981年三月十六日第三中隊成立,六月一日為第四中隊,至八月一日第五中隊與支援中隊同時成立.
海蛟大隊下的每一快艇中隊都轄有兩個分隊(番號一至十分隊),每分隊各轄導彈快艇5艘;整個海蛟大隊共擁有48艘"海鷗"級,2艘以色列原裝"毒蜂"級導彈快艇;支援中隊下轄一至五分隊,每分隊各支援一個中隊之保養維修. 海蛟大隊原尚轄有兩艘"龍江"級導彈巡邏艦,但在1996年此二艦已撥歸131艦隊的212戰隊. 海蛟大隊長為上校,中隊長為少校,"海鷗"艇長則為中尉編階.
"海鷗"級導彈快艇為鋁合金艇身,排水量47噸,艇身長75尺,寬18尺,至桅頂高22尺,吃水6.6尺. 三部12汽缸MTU331TC92型柴油主機,馬力2,605匹,三車雙舵極速達36節,32節巡航速度之續航力為 700里. 艇尾裝備一門有炮身穩定系統的國造T-75/20公厘機炮(1994年後方陸續加裝),以及兩具雄風一式導彈發射箱,艦橋兩側尚裝配有兩挺12.7 公厘機槍及四管AV-2干擾火箭發射器. 射控系統為中科院的"海鷗二型"並有Mk35Mod3光學指揮儀供在不使用雷達的情況下發射導快艇彈。
本級艇編制乘員軍官2人,士官6人(分別是上尉艇長,中尉副艇長,導彈士官長,油機士官長,導彈士,電子士,雷達士,電機士). "海鷗"導彈快艇是大部份海官兵科畢業生第一次擔任艦長的資歷,畢業後約四,五年即可當上."海鷗"級艇只有編號而無艇名,編號至目前為止發現最多編至"59"號(中間扣除傳統禁忌的4,13,22,31,40等號,另原型艇1,2號除役),但根據資料,卻有到"FABG-68"號,此點尚待查. 本級艇最初是稱做"FAB",並將"FAB-XX"的編號以牌子懸掛在艦橋後方的兩側; 現在則改稱"FABG-XX",並將編號以極小的反白字漆於艇艏,另將單獨阿拉伯數字編號的大字漆於艇尾; 水線部份則是漆成紅色.
"海鷗"艇除了駐守各軍港基地擔任快速打擊部隊外亦分駐在各漁港協助巡防工作,駐守澎湖的第一中隊尚且擔任反快艇操演。除自製的"海鷗"級艇外,海蛟大隊尚有兩艘以色列制的原裝"毒蜂"級艇(即"FABG-5"與"FABG-6",主桅為較低的A字型). 因當初中科院在仿製過程當中曾發生問題,所以買了兩艘原裝貨回來研究便留下服役至今。
此外,"海鷗"級的兩艘中科院原型艇並未真正服役(原型艇的主桅是方快艇柱型,與量產艇的格架型桅杆不一樣;並且導彈發射箱的位置也比較靠近艇尾),已於1994年十一月六日以裝櫃海運方式贈送給巴拉圭. 由於當初採用鋁合金材質,在服役18年後"海鷗"級的艇身已經出現無法修補的金屬疲勞,使得本級艇面臨即將淘汰除役的窘境. 所以新的導彈快艇設計已在進行中,可能是曾在展覽中出現以「光華六號」為名的匿蹤型設計. 1998年七月十一日晚1800,FABG-46號導彈快艇與其它三艘快艇在澎湖湖西鄉龍門村外海東方約2里處操演時觸礁進水半沉,經漁船及保七警艇救起十三名官兵,當時艇長為李仲元上尉.
中國快艇
2002年6月18日,由大陸自行設計、製造的目前大陸第一快艇——海豹HP1600型超高速緝私巡邏艇在蛇口港成功下水試航,並將很快裝備深圳邊防緝私部隊。
該艇由深圳海斯比船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設計、製造。據該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施軍介紹,海豹巡邏艇總長16米,寬3米,高1.65米,吃水深度為0.65米,排水量達8.5噸,續航能力為250海里,能抗擊6級風浪。最高速度為60節,即每小時航行112公里,為目前大陸速度最快、最先進的船艇。該艇採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驅動系統和最「王牌」的柴油發動機,技術上有重大突破。同時,該艇還獨特地採用了「斷級」船型,大大減少了海水對艇身的阻力,這在大陸也是首創。此外,該艇採用了大量的新型高科技材料,甚至動用了不少飛機建造用料。該艇的建造費用還不到300萬元,僅為國外同類產品的1/3。
「黃蜂」級(021型)大型導彈艇,蘇聯於1959年轉讓,搭載4枚「上游-1號」導彈,在當時是較先進的裝備。首艦由上海滬東造船廠製造,1963年下水,1965年12月底服役。1970年該型艇實現全面國產化,西江造船廠也於1971年建成首艇。
在國產化過程中,中國的技術人員也對該型艇進行了不少改進,主要有:研製了鋼質可放倒桅杆,導彈裝載架改成裝在短架,人工收、拋錨改為錨鏈筒自動首、拋,在南方使用的艇上加裝了空調系統,增加了無線電台,偵察雷達,保密機等設備。1975年,該型艇定型,開始大規模生產,裝備部隊首艇快艇由蕪湖造船廠製造,1966年4月開工,8月下水,12月服役,命名為66型小型導彈艇。因為「文革」影響,直到1975年2月才定型,由蕪湖造船廠和上海求新造船廠生產。1980年至1982年,701所
與海軍4805廠將4枚 C-801型多用途導彈改裝到一艘024艇上,攻擊力大大加強。近年來,海軍還在該型艇上進行C-101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試驗工作。
1997年7月1日隨駐港部隊進駐香港昂船洲基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二代大型導彈快艇,國外稱紅箭級或黃級導彈快艇。由廣東黃浦造船廠建造,首艇於1989年下水,1991年服役,至1997已建成4艘(編號770-773),服役於解放軍駐香港部隊。該型艇長65.4米,寬8.4米,吃水2.4米,標準排水量520噸,滿載排水量542噸,航速32節,續航能力1800海里/18節,戰鬥乘員75人。武備:2座三聯裝「鷹擊」-81(C-801)反艦導彈發射架,1座37毫米全自動雙管艦炮(774艇起換76毫米艦炮),2座30毫米雙管艦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