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疾病名)一般指急性膽管炎
急性膽管炎一般是指由細菌感染所致的膽道系統的急性炎症,常伴有膽道梗阻。當膽道梗阻比較完全,膽道內細菌感染較重時,可出現嚴重的臨床症狀,如寒戰、高熱、黃疸,尚可有感染性休克和神經精神症狀。
臨床表現
腹痛、發熱、寒戰、黃疸、腹部查體腹膜刺激症狀,膽囊積液時可捫及膽囊,但肝內膽管梗阻致膽管炎時腹部可無特異體徵。
分型:急性膽管炎,急性重症膽管炎,屬同一疾病不同病理階段。
分級:對重症膽管炎華西醫科大學提出分類
1.Ⅰ級:單純急性重症膽管炎,有感染中毒症狀,腹痛,黃疸,右上腹壓痛或肝腫大、叩擊痛;B超發現膽管有擴張、蛔蟲或結石;ERCP或PTC或手術證實膽道高壓及膿膽汁。
2.Ⅱ級:感染性休克,低血壓,脈搏細,神志變化及內環境紊亂。
3.Ⅲ級:肝膿腫。
4.Ⅳ級:多器官功能衰竭。
診斷
1.具有Charcot三聯征者即可診急性膽管炎;
2.在Charcot三聯征的基礎上發生血壓下降、休克者稱為四聯征,再加上譫語、嗜睡、昏迷等精神症狀者稱為Reynold五聯征,具有四聯征或五聯征可診斷為急性重症膽管炎;
3.B超或膽道造影,可發現膽管擴張的部位,梗阻或狹窄的部位和性質,有無肝膿腫,膽囊情況。
需注意肝內型膽管炎的診斷,症狀常不典型,腹痛可能輕,黃疸亦不重,無腹膜刺激征,但全身感染較明顯。
治療
1.解痙、鎮痛、利膽,必要時可用度冷丁。
2.胃腸減壓,可減輕腹脹、嘔吐及膽汁分泌的刺激。
3.糾正休克。
4.抗感染。
5.重症膽管炎所致嚴重的臨床過程多半與膽管系統內高壓和膽汁中的感染性物質通過毛細膽管的肝細胞屏障直接進入肝血流中有關。
6.重症急性膽管炎的發展有時異常迅猛,因此應早期採取積極的措施。儘早的膽道引流減壓是降低本症病死率的基本措施。發病24小時內早期施行引流術者,病死率一般較低。但廣泛肝內膽管結石或肝膽管的狹窄則很難解決問題。
7.急診手術時避免作複雜的手術,手術注意是否解除梗阻。
8.新技術:①鼻膽管引流術 ②膽囊穿刺置管引流,PTCD等。
預後
導致急性重症膽管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敗血症、中毒性休克、膽源性肝膿腫、膽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情的嚴重發展。ACST的嚴重性和危害性是全身性的,在機體的種種病變中,有膽道梗阻和感染這樣嚴重的損害,為數甚少,其中10%以上病死率難於有效降低,也充分證實了它的危害性。中毒性休克、肝膿腫、膽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可由ACST引起,但已不是或不再完全是ACST病變本身,而是ACST的續發病變和損傷。ACST由膽管的感染和梗阻造成,兩個因素互相作用使病情加重,若未得到有效處理或處理不及時、不恰當,就可導致上述一系列的嚴重後果。診斷和治療都準確地完成在ACST導致發生嚴重病損之前,這應看作是有效降低臨床病死率的關鍵一環。
ACST以膽道的梗阻和感染為病理基礎。病理生理變化中,膽道內高壓,敗血症和毒血症,內毒素血症,高膽紅素血症致全身代謝和內環境的複雜和嚴重紊亂。這些因素互相聯繫,損害肝、腎、肺、胃腸,凝血因素和中樞神經系統,使臟器組織學上的損害和器官功能的損害相繼產生。臨床上起病越急,病情越嚴重,病程越長,損害就越嚴重,休克發生率和病死率也就越高。
參考文獻
- ↑ 字母文字的演變脈絡:世界所有國家的字母文字都是同出一源,搜狐,2020-09-11
- ↑ 字體的演變:篆書,搜狐,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