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荫
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广义恩荫,是指由于封建制度下,祖辈、父辈的地位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称之为“恩荫”。狭义的“恩荫”特指宋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门荫制度,称之为“推恩荫补”,宋时被简称为“恩荫”。
目录
历史演变
广义的“恩荫”:由于封建制度下,祖辈、父辈的地位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称之为“恩荫”。与之相近的说法有:门荫、荫补等等。
狭义的“恩荫”:特指宋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门荫制度,称之为“推恩荫补”,宋时被简称为“恩荫”。
宋代“恩荫”:遇朝廷重要庆典时,官员子孙承恩特许入国学读书并入仕。
清代“恩荫”:文职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俱准送一子入监读书,称恩荫。此外,与宋代一样,因遇庆典而给予入监待遇的,亦属恩荫。 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聊斋志异·促织》
汉朝 荫任制,汉代一般称之为“任子”制,就是高级官员可以保任其子弟为官。是先秦世官制度的孑遗,是贵族特权制度在秦汉时期的变异形态。荫任制在秦朝可能已经产生,汉文帝时成为定制,后来日益发展。保任对象除了子、弟、孙外,还扩大到宗族、门从等,人数由1人扩大到2至3人。 荫任制是一种落后的封闭的选任官员的制度。因为选任官员的依据不是才能,而是其父兄或家族的政治地位,是血统关系。虽然在任子制度下也产生过一些有作为的官吏,如苏武、霍光等,然而就其大多数而言,基本上都是碌碌无能之辈。任子制度违背社会应该由合格人才担任管理者的公理,败坏吏治,在当时就受到具有正义感的士大夫的批评,但是,因为它维护了地主官僚的特权和既得利益,所以一直保留下来。
唐朝 门荫盛于唐朝,门荫在唐朝亦称恩荫。唐代荫补数量有限,且“不着为常例”。
宋朝 宋朝实行恩荫制度,这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中高级文武官员的子弟,亲属及其门客等享受此特权。 恩荫制是“门荫”制的扩充,范围更大,宋代恩荫名目繁多,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正月,宋真宗赵恒定承天节(每年生日)、南郊(三年一次)奏荫子弟恩例,大开恩荫之门,从此恩荫愈滥。嘉祐元年四月诏:“悉罢乾元节恩荫”。
恩荫制的机会有: 1、圣节荫补,每年逢皇帝诞辰一次
2、大礼荫补,每三年逢郊祀时一次
3、致仕荫补,官员告老退休时一次明初沿袭元朝任子制,文官七品以上皆得荫一子以世受俸禄,称之恩荫生。
4、遗表荫补,官员死时上遗表一次。 功臣死后,推恩可达20多人
明朝 明初沿袭元朝任子制,文官七品以上皆得荫一子以世受俸禄,称之恩荫生。
清朝 清制,文职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俱准送一子入监读书,称恩荫。此外,因遇庆典而给予入监待遇的,亦属恩荫。[1]
词语来源
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 恩荫多多少少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官僚世袭制的变种,汉代有任子制。门荫盛于唐朝,门荫在唐朝亦称恩荫。 唐代荫补数量有限,且“不着为常例”。 杨万里说:“仕进之路之盛者,进士、任子而已。”赵翼称宋朝:“文臣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若孙,及期亲大功以下亲,并异姓亲及门客;太师至保和殿大学士,荫至异姓亲,无门客;中大夫至中散大夫,荫至小功以下亲,无异姓亲。武臣亦以是为差……以斯以观,一人入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