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惡搞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惡搞 屬於網絡語言。原意指出於惡意搞笑,意思就是完全以顛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無厘頭表達來解構所謂「正常」。

指在已有資源(如新聞圖片)基礎上進行,原來的格調和氣氛大變,包含各種搞笑犯貧元素,同時,新作和原作的對比往往能增強搞笑程度。

惡搞由日本的遊戲界傳入台灣,成為台灣BBS網絡上一種特殊的現象。這種現象再經由網絡傳到香港,繼而傳到內地。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惡搞 [1]

外文名稱 EG,Eg,eG,eg,KUSO,Kuso.

別稱 KUSO [2]

正式名稱 惡意搞笑

源地 日本

含義 再創作式搞笑

性質 胡鬧娛樂文化

屬性 網絡語言

來源=

惡搞由日本的遊戲界傳入台灣,成為台灣BBS網絡上一種特殊的文化。這種新文化然後再經由網絡傳到香港,繼而傳到內地。

原意指出於惡意的搞笑,指在已有資源(如新聞圖片、文藝作品)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原來的格調和氣氛大變,包含各種搞笑元素,同時,新作和原作的對比往往能增強搞笑程度。

惡搞推廣

把"惡搞"一詞真正推到中國網民面前的是胡戈,但是有人卻提出祖師爺應該追溯到周星馳,他的"無厘頭"為"惡搞"做了鋪墊。他的《大話西遊》更被奉為"惡搞"之《聖經》。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周星馳只能算是"搞笑"--當"搞"的對象被不樂意地醜化或被傳統道德不接受的時候,"搞笑"才是"惡搞"。細察其別,也許就是細微的一線之差。 電影的剪輯合成;名人的惡搞;名人之間的"互咬"……有的作品被認為"惡搞"之經典,有的作品被指為"粗俗不堪"……在這其中,即將過氣或已過氣的名人也不甘寂寞趕上網絡博客瘋狂的年代,或自爆個人所謂隱私,或互爆對方隱私,或開口大罵。

惡搞主要模式

圖片經過二次加工編輯,製作成對話形式,或者藉助軟件製作成gif的形式,也能達到惡搞的效果,到2014年,網絡流行的有搞笑gif、腦殘對話等。

其次惡搞的對象也與當時的熱點話題相關。

惡搞風靡原因

「惡搞」某種程度上契合了現代青年人的特徵,成為文化消費的新寵。第一,現代青年人更強調個性。他們比父輩更排斥順從、更強調個性。我國主流文化作品在內容和風格上具有很大的雷同性,容易引起審美疲勞。「惡搞」顛覆經典、張揚個性,成為青年文化的一個亮點。第二,現代青年人承受更大的壓力。教育高收費、「畢業即失業」……使現代青年人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惡搞」以較強的娛樂功能,較好地釋放人們生活中的緊張與疲憊。第三,現代青年人面對更多的無奈。在市場競爭和利益導向的作用下,人們的關係漸趨淡漠,人們既希望保持個性,又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另外,很多青年人很清楚改革所帶來的很多問題、但無力解決,抱負與現實存在很大的反差。當「惡搞」浪潮來臨時,他們好像找到了「用武之地」——以「天之驕子」的濟世熱情、智慧和技術表現出強大的俗文化建構能力,實現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高層次——「實現自我」的需要。

電腦與網絡技術的普及為「惡搞」的流行提供了硬件環境。Photoshop 、Premiere 以及數碼相機自帶軟件等使圖像、音頻、視頻處理都變得非常簡單、廉價,很容易重新編輯並賦予新的表達主題,這為「惡搞」作品的創作提供了現實可能性。如果說《分家在十月》是出自電視台專業人員之手,《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則表現了「惡搞」的民間性和大眾性。互聯網作為第四媒體,具有更強的傳播功能優勢,為「惡搞」作品的流行提供了條件。由於互動性,網民接到「惡搞」作品後很容易進行再「創造」,並以回帖的方式不斷添加自己的新作,使「惡搞」作品越來越搞笑、越來越誇張、越來越反叛。由於虛擬性,現實生活中不願意說的話或做的事都可以在網絡上「瘋狂」地展現出來,也使「惡搞」越來越「惡」。

多元化的文化為「惡搞」的流行提供了軟件環境。在我國計劃經濟時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強調精英文化的絕對地位,不登大雅之堂的草根文化幾乎沒有生存空間。樣板戲曾經成為人們文化消費的主流,出現了「八億人民八部戲」的局面。隨着經濟體制的轉變,文化逐漸呈現多元化趨勢,人們對於非主流文化抱着一種寬容的態度,不贊成也不干預,為「惡搞」的流行提供了空間。

反響

2006年8月10日,光明日報社舉辦防止網上『惡搞』成風專家座談會,呼籲「旗幟鮮明地反對網上『惡搞』紅色經典,反對『惡搞』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