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悲情司馬遷(紅山飛雪)

​​ 悲情司馬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悲情司馬遷》中國當代作家紅山飛雪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悲情司馬遷

歷史上有許多悲情式的人物,布魯諾蘇格拉底屈原、商鞅、孫臏司馬遷……

這些人物,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讓我們這些後人們,在閱讀他們的時候,一邊仰慕,一邊感慨,一邊唏噓。

這些人,有的為了宗教、有的為了科學、有的為了理想,不惜以身殉之。用血肉之軀,樹立了一座座豐碑,聳立在各個歷史時期,聳立在,各自民族的詩冊上。

而司馬遷,在我的眼裡,是這些悲情人物中間,最為悲慘的一個。

一生一死,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件大事,所以才會有「生死攸關」之說。所以,《莊子·德充符》里也說:「死生亦大矣。」許多人,在生死關頭,選擇了死,並不是厭倦了生;有的人,在生死關頭選擇了生,也不能說他畏懼死。在生與死的權衡選擇上,孟子有一段著名的論斷:「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這裡,孟子着重論述了死的意義,卻忽視了生的艱難與重要。所以,後來的人,往往更願意把那些溢美之詞獻給以身殉道的人。像布魯諾、蘇格拉底、屈原。

司馬遷十分明了死的意義與價值,也同樣明白生的意義與價值。所以他才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既然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那麼,死,在有可能選擇的情況之下,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都是需要反覆權衡的。生或者是死,死,為什麼去死;生,生的價值何在。就像孟子所說:「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那麼,「義」是什麼?在不同人的眼裡,在不同的環境之下,「義」的含義是不同的。

有的時候,在特定情形之下,活着,比死,更艱難,更有意義。就如司馬遷所言:「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在孰輕孰重的痛苦權衡之下,司馬遷選擇了活下來,選擇了苟延殘喘,忍辱負重。我想,當司馬遷選擇活下來的時候,他心中的「義」,就是一部《史記》,一部尚未完稿的著作。所以他選擇了苟且偷生,他是想以殘缺之身,用一支滴着血淚的筆,為3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樹碑立傳。

翻閱一部被魯迅稱作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那一段段已經淡去了的歷史,那一個個已經退居幕後的歷史人物,又紛紛從字裡行間復活,講述着烽火硝煙,愛恨情仇。劉邦、項羽、秦始皇、韓信……

有時候,夜深人靜,讀得倦了,輕輕合上書。窗外,正是星光燦爛,夜空深邃,那些璀璨的星斗,猶如歷史上那些熠熠生輝的人物,永遠定格在我們的史書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位置;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光芒。有時候我就想,悲慘如司馬遷,如果他不能忍,如果他無法忍,如果他不肯忍,中國的歷史會怎樣呢?像屈原那樣忍無可忍,縱身一跳,從此冤魂歸大海;像布魯諾那樣,火中涅槃,從此名垂不朽;或者像商鞅那樣,慘遭車裂,從此煙消雲散。如果那樣,就沒有了今天我們所認識的司馬遷,就沒有了一部史家之絕唱。就沒有了中國3000多年浩如煙海的跌宕起伏、慷慨悲歌;就沒有了那一個個叱咤風雲,演繹出一幕幕金戈鐵馬、悲歡離合的鮮活面孔。那麼,我們現在所認識的中國那一段歷史,會怎麼樣呢?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如果屈原不死…..

由此,我想起了孫臏。那個與司馬遷有着相似經歷,也同樣創作出一部不朽名著《孫臏兵法》的人。據史料記載:孫臏,孫武的後代,為戰國時兵法家。他曾與龐涓同學兵法,當龐涓作魏惠王將軍時,忌其才能,把他騙到魏國,處以臏刑。後經齊國使者秘密載回,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協助齊將田忌,設計大敗魏軍於桂陵、馬陵。著有《孫臏兵法》一書,也稱《齊孫子》。被奸人陷害,成為殘缺之軀,但孫臏並沒有因此而沉淪、逃避,而是選擇生存,選擇了生當作人傑。他認為,只有留下一條性命,才能成就大事,才能為自己,為後人,為歷史留下寶貴遺產。所以,他活下來,才有了一部舉世聞名的《孫臏兵法》;所以,我們才會覺得,孫臏選擇了生,與自己,與歷史,與民族,與整個人類,意義更加重大。

在這裡,我們不妨再做一個假設。如果孫臏被陷害,被囚禁,被臏刑;悲傷,悲憤,忍無可忍,一死了之,會怎麼樣呢?

從孫臏的身上,我們似乎讀懂了司馬遷。可是,司馬遷所遭受到的,比之於孫臏,其悲慘,其屈辱,其忍無可忍,又深了何止千百倍。我曾含淚閱讀了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許多遍,每一次,都會被他那痛徹心扉的陳述所打動,都會悲憤難當。問世間,有何人,如司馬遷這般忍耐,這般百折不撓,這般堅忍不拔,又這般淒悽慘慘?

他在《報任安書》中說道:「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至激於義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於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仆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從他的話中,明白了他之所以「自沉溺縲紲之辱」而不死的原因。是因為《史記》未完,他決心放下個人得失,隱忍苟活。相比「死節」之士,則更能看出司馬遷的決絕與隱忍;相比於一了百了的引頸就戮,則更加顯示出司馬遷執着與剛毅。

他父親司馬談死後,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與天文學家唐都等人共訂「太初曆」。同年,開始動手編《史記》。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為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獲罪被捕,被判宮刑。此時,司馬遷已經為《史記》做了大量前期準備,一旦殞命,所有的努力將付之東流。為了完成父親遺願,完成《史記》,留與後人,他最終選擇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掌握皇帝的文書機要。他發憤著書,全力寫作《史記》,大約在他55歲那年終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

「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忍辱偷生,並非貪生畏死,是因為有未盡之事也。悠悠幾千年,一部《史記》光照千秋,贏得了崇高的歷史地位。可是,誰能懂,一部《史記》所包含的血與淚呢?誰能理解,忍奇恥大辱,發奮著書的司馬遷的悲情與悲哀呢?

孟子曾在他的《孟子二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是,發生在司馬遷身上的種種經歷,未免太過殘忍,太過屈辱了罷。遍觀一部中國古代史,一部中國現代史,像司馬遷一樣,身受奇恥大辱,卻能創作出如此鴻篇巨製,光照千秋,這世上,能有幾人?

我們無法理解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所以,我們無論再怎樣設身處地,都無法感受司馬遷所遭受的屈辱與悲憤。在《報任安書》他寫道:「故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丑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幾千年過去,我們捧書再讀,尚能感受到字裡行間那種如泣如訴、悲痛欲絕,那種九曲迴腸般的哀婉低泣。

我們怎能不為司馬遷的種種遭遇,而感慨、而感嘆、而唏噓、而有淚如傾呢?

悲情司馬遷,以客觀公正的文筆,書寫了一段歷史,塑造一個個血肉豐滿的歷史人物,不偏激、不虛美、不隱惡;不因為自己不幸遭遇而影響了對歷史的客觀公正。這是一個怎樣的史學家、文學家,一個怎樣的奇男子,堂堂偉丈夫!韓愈十分推崇司馬遷的文學才華。他說:「漢朝人莫不能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楊雄之為最。」他認為司馬遷作品的風格是「雄深雅健」。柳宗元認為《史記》文章寫得樸素凝鍊、簡潔利落,無枝蔓之疾;渾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詞造句,煞費苦心,減一字不能。一個悲情人物,書寫了一部偉大的作品,也堪稱奇蹟。

在生死面前,司馬遷選擇活了下來,完成了悲情的一生。

因為這個活着的司馬遷,我們才可以觸摸那樣一段鮮活的歷史。中國古代歷史,中國古代文學史,甚至中國古代戲曲的舞台上,才不寂寞。

「憂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剛直不阿,留得正義沖霄漢。」司馬遷的一生是悲情的,司馬遷的一生又是光輝的。


[1]

作者簡介

紅山飛雪,孫國華,內蒙赤峰市人。作品散見於《人民文學》《兒童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小品文選刊》《四川文學》《意林》《語文報》《電影報》等報刊。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