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情动于中,寄于顽石(崔燕方)

情动于中,寄于顽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情动于中,寄于顽石》中国当代作家崔燕方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情动于中,寄于顽石

《毛诗序》里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热爱一个人、一个水果、一片风景,这些所有的热爱都是“情动于中”。“情动于中”“形于言”,这个“言”就是我们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心情。因为热爱,因为感动,我们的情感需要一个口子让它宣泄出来,但是它的先决条件是“情动于中”,而诗歌就是文字或语言的形式,把它写出来,唱出来。认识文字的人,是写出来,比如我们在座的各位,于是,一首首诗歌就在我们的感动中诞生了。而不认识文字的人,他们可以唱出来,一些民歌就是他们感情的出口。如果没有“情动于中”,那么你再华丽的辞藻都没有用,你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去感动其他人呢?为什么会有作家,因为你想了。你想唱一首歌,你想写一首诗,你想画一张画,你想写一部小说,为什么想?首要的条件是“情动于中”。

记得有一首晋北民歌《小曲儿一唱解心宽》:“高山上盖庙还嫌低,面对面坐下还想你”,很通俗的语言,但是却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相思深入骨骼,那种爱不是表层次的,而是想进了骨头里,这是很标准的“情动于中”。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陈凯歌的电影《黄土地》。那个采集民歌的军人找到主人公翠巧的父亲,说是要采集民歌。翠巧的父亲说:“也不悲,也不喜,唱什么?”没有“情动于中”,所以,他唱不出来。在电影的结尾,翠巧送他心爱的男人离开,爱而不得,所以,当男人的背影渐渐消失的时候,她就开始唱歌了:“黄河九十九道弯”,她爱那个男人,但是却不能跟那个男人在一起,她无奈、郁闷、悲苦,多种感情融合在一起,她只能唱出来,她才不会被感情摧毁。

这是我一直理解的诗歌。当我拿到田地的这本诗集《顽石》的时候,我从这些诗歌里看到了一个向往理想的灵魂被困囿于一方小天地的苦闷、挣扎和超脱。我看到好多次他对着月亮抒怀,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也有许多诗人无数次对着月亮抒发情感,比如李白、张若虚、苏东坡。而田地应该是有无数个夜晚,面对窗外的月亮,无数次的放飞他的遐想。当然,每一次望月,他的感情又是不一样的。面对芦庙的月亮,他已写出了很多首诗,这里给大家诵读两首:

《芦庙的月亮》

今夜,月亮是属羊的

啃秋草的影子,犹如啃泛黄的经书

食古不化的城乡结合部

散发着郊区的孤独,被拆迁的孤独

咩咩的叫声唤醒同类

刚从乡下的小河边洗过脸

喜欢发芽的木头

练习跳秋风舞,对[[生活]逆来顺受

有些不合群的石块,高高在上

盈亏自负

《芦庙的月亮》

恍如童话,从挖掘机的世界

盗走羊毛和泉水

星光粘满黄胶泥

种籽慢慢地睁开鱼的眼睛

雪,赠予干涸的池塘一页稿纸:

词语的星群即将来临……

“他仍然坚持着最后的底线……”

在灵魂的深井里,凿着富矿和满月

田地看着芦庙的月亮在“啃泛黄的经书”,他是孤独的,他对生活的追求和感情在诗歌里表达、抒发了出来。他要像草木一样,“逆来顺受”。即使是秋天,也要“练习跳秋风舞”,而他自己呢,又是一截“发芽的木头”。即使是“不合群的石块”,也要“高高在上”,“盈亏自负”。为什么,因为他心里充满了诗意,充满了诗情,这是他的超脱之处,在现实中默默奋斗,在诗歌里抱着“盈亏自负”的心态,躬耕和仰望。这一种蒙太奇的表达味道,已经让他从尘俗中拔离了出来,印证着这部诗集标题的含义:“顽石”。是一块石头又怎么样呢?平凡中透着不平凡的气息,“高高在上”,“盈亏自负”。

当再一次面对芦庙的月亮的时候,他把自己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不管怎样,他也要睁开慧眼,那是种子的眼睛,无论世界怎样,依然看到“雪”一样干净的世界,为什么?因为他自己的心底也如雪一样纯净,因为他灵魂的深处,住着诗歌,住着满月,终有一天,他的理想也会和天上的满月相互映照,他也将和自己的理想无限接近、通融。

正因为“情动于中”,所以田地才写出了这么优秀的诗歌,诗歌让他单调乏味、波折坎坷的生活有了很多乐趣。我觉得,文学艺术最大的功能其实就在这里,诗歌会使人觉得活着有意义,让人感觉活着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1]

作者简介

崔燕方,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登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登封市朗诵协会会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