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惜雞詩》是北宋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李覯的作品之一。

李覯祖居麻源谷口,家有田地數頃,生活尚可自給自足。少年時聰穎能文,14歲時喪父。天聖三年(1025年)李覯17歲,守父孝期滿,出遊求師。    景祜三年(1036年),覯赴汴京拜見修撰宋庠[1]、李淑和記注聶冠卿、集賢葉清臣等朝官,均得嘉許。這年朝廷貢舉事暫停,覯返回家鄉。景祜四年,李覯鄉試落榜,遂往鄱陽拜訪范仲淹。康定二年(1041年),郡舉覯京試茂材科。慶曆二年(1042年),覯試製科,仍落第。從此退居家中,不再以功名為意。慶曆三年(1043年),李覯創辦「盱江書院」同年.南城奉詔始立郡學,郡守請李覯出主學事,課業授徒,四方慕名來南城求學者甚多,弟子達數百人。

惜雞詩

目錄

思想觀點

李覯是北宋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著書立說,大膽創新,在哲學上持「氣」一元論觀點,認為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認識論上,承認主觀來自觀,因此,成為宋代哲學學派的先導,在我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覯還具有進步的社會歷史觀。他卓有膽識地提出功利主義的理論,反對道學家們不許談「利」言「欲」的虛偽道德觀念。他從實際物質利益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根本這一基本觀點出發,解釋社會歷史現象。他認為「治國之實,必本於財用」(《富國策》第一)。治理國家的基礎,是經濟,是物質財富。所以,他反對把實際物質利益和道德原則,即「利」和「義」對立起來。李覯認識到,物質財富多寡不均的癥結所在,是土地占有的不合理。

為了解決土地,問題他專門寫了一篇《平土書》,提出「均田」、「平土」的主張[2],引經據典,煞費苦心地為統治者提供解決土地問題的歷史借鑑。為了拯救北宋積弱的局面,緩和社會矛盾,他提出富國、強兵、安民的主張,寫了《富國策》、《強兵策》、《安民策》各十篇,闡述自己的見解。李覯哲學上的觀點和政治上的革新思想,在當時是獨樹一幟的,為稍後於他的王安石實行變法進行了哲學理論上的準備。由此看來,他的弟子鄧潤甫等人成為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得力助手,那就是很自然的了。

視頻

惜雞詩 相關視頻

一代名儒李覯創辦書院0915
中國古典詩詞文化,可以美到這般令人心醉

參考文獻

  1. 宋庠簡介,古詩文網
  2. 李覯平土思想簡論,道客巴巴,20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