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拉姆
惠特拉姆 |
爱德华·高夫·惠特拉姆,澳大利亚工党政治家、第21任总理(1972~1975)。1916年出生于于维多利亚州墨尔本,1967年成为工党领袖。在自由党执政18年后出任总理。任内结束征募,放松对非白人移民的限制,并试图削弱美国对澳大利亚的影响。1975年在预算危机中被约翰·克尔总督免职。1975年和1977年竞选失败,1978年退出政界。著有《惠特拉姆政府:1972~1975》(1986)。
目录
简介
1916年出生于于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其父是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律师,主要是打一些争取人权的官司,惠特拉姆高中毕业后,在悉尼大学学习法律,二战期间他参当了飞行员,最终军阶是空军上尉。1945年他加入澳大利亚工党,当时工党正被一些狭隘的工会领袖所统辖。他发起了一场改革。1947年在惠特拉姆开始角逐政治选举。但是他先后两次在地方议会的选举中及一次新南威尔士州的州议会的选举中落败。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间,连续当选众议院议员,其中1960年当选为工党副党魁;1967年成为下议院内的反对党领袖。1969年国会改选的结果席次不足以组阁。1972年,在当时的执政联盟连续主政23年之后,惠特拉姆终于率领工党取得了组阁权。他打出的口号是“是时候了。”1972年至1975年他是澳大利亚总理。上台后,他所领导的工党在环保、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和财富再分配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1972年12月21日,在当选总理后的数周内,惠特拉姆阁下实施了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两国正式外交关系的举措,奠定了中澳建交的基石。这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还处于封闭当中但又试图摆脱这种孤立的时候具有里程碑意义,因此,惠特拉姆阁下又被人们尊称为“中澳建交之父”。三年执政期间,惠特拉姆从越南撤回了军队;结束了征兵;消除了白澳政策的遗迹;取消了大学学费;增加了对资金困难学校的拨款;在全国实现医疗保险计划,但是,惠特拉姆的盲区是经济。到1975年,因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上升,他政府的一些部长陷入了冒险从海外借款的风波。
评价
1975年,约翰·马尔科姆·弗雷泽领导的反对党在参议员占多数,他们不同意政府的年度预算。澳大利亚总督约翰·罗伯特·科尔爵士在国会有重大争端之际,未循例事先征询总理方面的意见,仅在召见后即解除惠特拉姆的总理职务,后世称此“澳大利亚宪政危机”;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被总督所解职的总理。在两院重现选举之季,尽管工党打出了“耻辱,弗雷泽,“耻辱,弗雷泽。”的口号,他们还是在竞选中失利。惠特拉姆退出了总理职位,继续担任工党领袖,但是,工党在1977年大选再一次失利,此后,他从国会退下来。他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政治家,其才智依然令他光彩异常尽管惠特拉姆当政的时间不长,但后世认为他担任总理期间建树颇多。时至今日,许多政策和方针皆于当代成形,并且持续发挥着行政效益。其中最著名的是健康保险(Medicare)政策。此外有如总统般的施政风格、所追求的社会福利改革,以及国会改选失利等仍然使人们表以同情和讨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