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慢投壘球

「慢投壘球」運動是20世紀後期由棒壘球運動衍生出來的新興體育休閒運動項目。

它繼承了棒壘球運動團結協作,勇敢智慧的特點,突出了棒壘球運動的遊戲性;同時,簡化了複雜的棒壘球規則,降低了擊球難度,形成了簡單易學,運動量適中,男女老少可以同場競技等等鮮明的運動特色;打破了以往男子獨霸戶外運動賽場的局面。慢投壘球運動一經推出,受到大眾的廣泛歡迎,在全世界得到了迅猛發展,成為了迎接新世紀的一項嶄新的全民健身運動項目。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慢投壘球

類別:球類運動

項目簡介

慢投壘球是棒球系列的球類運動之一。隨着棒球技術的專業化,由追求休閒運動的人們簡化棒球規則而得。慢投壘球簡單易學,可以實現男女老少同場競技。在規則上,慢投壘球與正式壘球比賽有所不同,主要是在投球上要求高拋投球,以限制球速,此外在場地和球員數量、球員裝備等方面也不盡相同。

慢投壘球在棒壘球發達國家和地區十分普及,是棒壘球運動的群眾基礎。在美國有3個慢投壘球協會,上萬支慢投壘球隊伍、其中包括職業、半職業、業餘以及青少年各級別的慢投壘球隊伍。我國台灣地區的慢投壘球也十分發達,僅台北市就有500支以上的慢投壘球隊伍,全省約有1500-2000支慢投壘球隊。

壘球是球類運動的一種。場地和器材與棒球相似,競賽規則也基本相同,與棒球不同之處主要是壘球球體較大而軟,球棒稍細,場地較小,壘間和投手距離也較短。在競賽規則方面,壘球投手限用低手投球,跑壘員須待投手投球離手後才能離壘跑進。壘球比賽時球速比棒球慢,技術難度和劇烈程度不如棒球。

發展概況

現代壘球運動由美國芝加哥法格特划船俱樂部的G.漢考克和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的消防隊員L.羅伯於1887年和1895年先後提出。他們為了能在嚴冬和風雨時在室內打棒球,分別對1839年始見於美國的現代棒球場地、器材和競賽規則作了某些修改,取名室內棒球。後因參加人數逐漸增多,室內場地不敷使用,1908年又將室內棒球移至室外進行,取名為女孩球、軟球、遊戲場球等,當時沒有統一的場地劃法和競賽規則。比賽時,有9人1隊的也有10人1隊的,投球、跑壘、打法各異。1932年,一位名叫列奧·歐費薩哥的美國記者提出,把這項運動叫做「softball」,但當時並沒有得到普遍的響應。到1933年美國業餘壘球協會成立,設國際聯合規則委員會,制訂了第一部統一規則。這項運動亦被正式命名為「softball」,中國叫做壘球。

1915年在上海舉行的遠東運動會上,菲律賓女子壘球隊作了表演。此後,壘球逐漸在上海、北京、天津、廣州等地的教會學校中得到開展。1924年在中華民國第三屆全運會上進行了首次全國女子壘球賽。1933年第五屆全運會上,女子壘球列為正式競賽項目,這次雖在室外舉行,但使用的卻是室內規則,規定每隊10人。1935年第六屆全運會改用國際規則委員會統一後的規則。1948年第七屆全運會,除設女子壘球項目外,還增設了男子壘球為表演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6年在北京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性男子壘球表演賽。1959年舉行的第一屆全運會上女子壘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每年舉行全國女子壘球聯賽。1986年首次參加第六屆世界女子壘球錦標賽的中國女子壘球隊,獲得亞軍;1990年、1994年分獲第七屆和第八屆世界錦標賽的第三名和第二名。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和1994年第十二屆亞運會的女子壘球比賽中,中國女子壘球隊均獲冠軍。[1]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壘球運動在世界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所發展。1952年9月成立國際壘球聯合會,總部設在美國。80年代末已擁有56個會員國(或地區)。1979年11月,中國被該會接納為會員國。國際壘球聯合會分別從1965年和1966年起,每隔4年舉辦一次世界女子壘球錦標賽和世界男子壘球錦標賽。從1981年起國際壘球聯合會還為18歲和18歲以下的男女青年舉辦世界錦標賽,每年有一次世界級的比賽。在世界各國中,壘球開展得最為普及的當屬美國。 [1]

  • 精神和文化

隨着經濟的不斷發展,"團隊精神"、"企業文化"等精神層面的追求已越來越被中國的企業集團、事業單位所接受。慢投壘球是最能體現這種精神的體育運動。這是一項廣闊空間裡的運動,場地最大,使人心胸開闊。同時進攻防守節奏分明且緊湊。進攻和防守都體現了全隊的集體感。進攻時自己要努力把壘上的隊友送下得分甚至有時要犧牲自己。防守時全隊分布在廣闊的場地上,職責明確且角色各異,但都互相彌補配合。同時,慢投壘球是沒有時間限制的運動,不到最後一人出局,永遠不分勝負,所以機會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裡。再者,慢投壘球運動不靠身體對抗,而更多體現了智慧、配合、戰術,強調的是人的精神。也正因為這樣,這項運動才可能發展成為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國球,並形成一種有厚重積澱的文化。

  • 台灣慢投壘球的發展

以台灣為例,十餘年前僅有台北、台中、嘉義三支慢投壘球隊,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僅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擁有了多達1200餘支的慢投壘球隊;僅台北市,參加各種聯賽的就有多達500多支球隊。形成了跨地區、跨行業、跨階層、跨年齡、跨性別的各種形式的聯賽,真正成為了一項深受大眾喜愛的休閒體育運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項目意義

同時,慢投壘球運動又是一種新型的人力資源培訓方式。兄弟聯盟棒球俱樂部願以精湛的專業技術、豐富的培訓經驗、完善的裝備設施,配合各個團體,以新穎的休閒娛樂形式,增強團隊協作精神,構築團隊間交流平台。

項目規則

1. 打者進入擊球箱,球數從1好1壞開始。

2. 兩好球後,打者擊出界外球,打者自動出局,跑者回壘。

3. 打者擊球瞬間,腳踩出擊球箱或踩到本壘墊,打者出局,場面繼續。若上述情況中,打者為第三個出局,則得分無效。

4. 打者擊出本壘後方擦棒球,視球高度而定。若球的高度超過打者頭部以上,接殺有效,否則視為一好球。二擊以後,打者擊出擦棒球落到界外,打者出局。

5. 打者甩棒,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以後直接出局,由主審裁定。

6. 投手投球過程中,軸心腳必須踏在投手板上,允許伸踏一次。

7.投手投出的球,飛行的最高點不得高於3.65m,不得低於1.60m。

8.投手球速適當,球速由裁判判斷。對超速者,裁判要提出警告。被警告後仍如此,則判其調離投手位置。

9. 一壘設雙壘包。跑者衝刺應踏外側壘包,否則視為無效踏壘。防守隊員應踏內側壘包,否則視為無效踏壘。安打球,跑者連續進壘時,踏內側壘包即可。跑者從一壘向二壘方向進壘前,需踏內側壘包。

10.跑者衝過一壘後,若從一壘沿線內側回壘,觸殺出局有效;若從一壘沿線外側回壘,則觸殺無效,安全上壘。

11.比賽設活動壘包,跑壘者觸及壘墊或壘位任其一,即可視為有效。若跑者兩者都未觸及到,則觸殺出局有效。

12.本壘為封殺局面,跑者進入三米線後,不得往三壘方向跑,否則自動出局。

13.內場騰空球由主審裁定,為死球局面。二人出局以前,打者自動出局,跑者回原壘位。

14.打者不得觸擊,否則自動出局,跑者回原壘位。

15.跑者不得偷壘,否則自動出局。由該投球而產生的一切後果均無效。打者擊中球以後,跑者方可進壘。

基礎知識

壘球體的周長為30.4厘米壘球的投手與擊球手之間只有12.2米的距離

  • 競賽

壘球是一種以兩支隊伍交替擊球和接球的比賽項目。比賽雙方的目的是力爭在7局比賽(即七輪擊球)中獲得最高分。如果一方有3名擊球手被淘汰出局的話,那麼,該隊的半局就宣告結束。如果七局比賽之後兩隊打平的話,兩隊將進入附加賽,直到有一方獲勝為止。

  • 得分

在一局比賽中,如果擊球手擊中球後沿逆時針方向順利到達一壘,然後跑完所有的三壘,最後跑回本壘,此時,這支球隊得一分。擊球手擊中對方隊員投出來的球後,該擊球手占得一壘。擊球手擊出來的球必須落在邊線以內,對方接球隊員之前,這樣,對方接球隊員就有可能用其手套將球接住。在接球手拿球上壘之前,擊球手必須先到該壘。[2]

  • 上壘

如果擊球手將球擊出場外(擊球區外四個投球點以外)或者被對方投出來的球打到身上,擊球手也能安全上壘。但是,如果是一個本壘打,經常是將球擊出場外圍欄,那麼,擊球手和所有跑壘球員都要繞各壘跑一周,然後馬上得分。一般情況下,第一個擊球隊員安全到達第一壘後,然後其他擊球手擊中投球後,逐壘占領,這樣才能得分。 擊球隊員和跑壘員可以跑到下一個沒被其他跑壘員占領的壘。但是,如果擊球隊員在接球隊員之後上壘,那麼,該擊球手就被淘汰出局。如果擊球手打出一個地面球,那麼,一壘的跑壘員就要儘快跑到第二壘,這樣,擊球手就能輕鬆的跑到第一壘。類似的,如果一名隊員被迫跑到其隊友原先所占的壘時,其他的跑壘員也要相應的跑到下一壘。在這兩種情況下,跑壘員都必須跑壘,而接球手在接到球後,只需比跑壘員先到下一壘,就可以將對方跑壘員淘汰出局。不需追趕對方跑壘員。

場地器材

通常,壘球得內場為泥地,外場是草地。因為壘球場內場被本壘和其他三壘圍成一個菱形,所以壘球場也被稱為菱形場。壘與壘間隔18.3米(60英尺)一條假想的線將四個壘連成一個銳角為45度的菱形。投球手站在球場中央一塊橡膠制的投球墊上。實力強勁的投手一般都能將球以110千米/小時的速度擲出。但是,為了擾亂擊球手的擊球節奏,投球手也會擲出一些稍慢一點的球,比如說為使打擊手打空而投的緩慢球。外場的大小不那麼嚴格,但是,女子速投壘球的本壘離外場圍欄之間至少應該有61米(200英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