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慢波睡眠

中文名: 慢波睡眠

外文名: slow-wave sleep

又 稱: 正相睡眠或慢動眼睡眠

簡 寫: SWS

表 現: 感到意識迷迷糊糊,精神不甚清醒


慢波睡眠(slow-wave sleep,簡寫為SWS),又稱正相睡眠或非快眼動睡眠。慢波睡眠的腦電圖特徵是呈現同步化的慢波。[1]


目錄

簡介

慢波睡眠又稱為正相睡眠或慢動眼睡眠,簡寫為SWS(slow-wave sleep,SWS)指的是第三與第四睡眠階段。在此階段因故醒來的人們會 感到意識迷迷糊糊,精神不甚清醒。如果被剝奪了這段睡眠,儘管隔了幾個小時後,身體仍然被大腦要求恢復尚未完成的慢波睡眠。


正常睡眠分為兩個時相: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兩者可以相互轉化。由一個慢波睡眠和一個快波睡眠組成睡眠周期,每個睡眠周期歷時約90分鐘。人們每晚的睡眠通常經歷4~6個睡眠周期。


慢波睡眠由淺至深又可分為四期(S1_S4期)。第一、二期稱淺睡期,第三、四期稱深睡期。深睡期對恢復您的精神和體力具有重要價值 。在整個慢波睡眠中,以副交感神經活動占優勢,可引起心率減慢,血壓降低,胃腸活動增加,全身肌肉鬆弛,但沒有張力和活力。


主要特徵

慢波睡眠亦稱「普通睡眠」、「快步化睡眠」。與快波眼動睡眠相對,睡眠的兩個時相之一,其腦電特徵是高振幅、低頻率的同步化的慢波(δ波),此時人的意識消失,心率、呼吸、體溫、血壓、尿量、代謝率等全部降低。夜間睡眠多數時間處在這種熟知的睡眠狀態。成人慢波睡眠分為4個階段:打盹淺睡、中度睡眠、中度至深度睡眠和深度睡眠。兒童睡眠分期較困難。研究表明,慢波睡眠時眼球只有少 數緩慢的運動,故又稱為非快速眼動睡眠。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均可以直接轉入覺醒狀態,但覺醒狀態只能轉入慢波睡眠,而不能直接轉入快波睡眠。在快波睡眠期間將人喚醒,大多數人說他在做夢,而在慢波睡眠期間將人喚醒,一般很少說在做夢,即無夢。在整個睡眠期間兩種睡眠交替進行,大約一夜反覆交替3~5次。越接近睡眠後期睡眠的持續時間越長。最近研究表明,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在慢波睡眠期間,慢波睡眠對生長發育和恢復體力有重要促進作用。


慢波睡眠時的一般表現為:各種感覺功能減退,骨骼肌反射活動和肌緊張減退、自主神經功能普遍下降,但胃液分泌和發汗功能增強,生長激素分泌明顯增多。慢波睡眠有利於促進生長和恢復體力。


腦電圖特徵

在慢波睡眠時,腦電圖的起伏可達75微伏低頻波(熟睡時的典型腦電波)。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時間,皆為慢波睡眠。


睡眠節律

典型睡眠節律按以下程序進行:覺醒→S1→S2→S3→S4→S3→S2→第一次快波睡眠→S2→S3→S4→S3→S2→第二次快波睡眠······


研究應用

睡眠是維持正常人認知功能的重要條件。睡眠剝奪,特別是慢波睡眠剝奪,可導致正常人認知功能障礙,如學習記憶障礙。一般認為,慢波睡眠主要通過氧化應激激活以及改變神經遞質分泌、海馬區電活動、突觸穩態等途徑影響正常人的認知功能狀態。認知功能障礙是癲癇患者常見的伴隨症狀之一,而癲癇患者中大部分存在睡眠結構紊亂,特別是慢波睡眠比例降低。因此,癲癇患者的認知功能狀態亦可能與慢波睡眠有關,其機制可能與慢波睡眠時異常慢波放電導致大腦網絡受抑制或中斷有關。癲癇發作時常伴有異常慢波的出現,其異常放電激活大腦網絡,導致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而慢波睡眠異常亦可損害認知功能狀態,現今對三者間的相互作用具體機制並不完全清楚,尚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