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成事定理是個經濟類術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目錄

名詞解釋

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做好工作,這也就是把事做成。把工作做到了位,也就是把事做成了。被管理者在什麼情況下才能把要他做到位、做好的工作做到位、做好,這就是管理學第三定理——管理成事定理必須解答的問題。

要通過他人做好工作,不為他全面創造出能力素質、意志意願、熱情耐心、資源支持、評價標準、程序方法六個條件,是難以達成目的的。

管理成事定理又可稱之為執行力定理。一個組織,為什麼沒有執行力?就是因為應該由組織成員做到位、做好的工作,沒有做到位、做好。一個組織執行力的高低,是直接與這個組織的成員把工作做到位、做好的普遍程度正相關,與沒有做到位、做好的工作的關鍵性程度負相關。

保證他人把工作做到位、做好的條件,有六個,並且六個是作為一個整體發生作用的,任何一個條件都只是必要條件,六者作為一個整體,才能構成充要條件。為便於理解,在此專門介紹一下這六個條件的內涵:

1. 能力素質是他人做好工作的主體前提。趕鴨子上架是無法把工作做好的。

2. 意志意願是他人做好工作的主觀前提。他人不想做好這工作,這工作再簡單,也難保證他做好,因為他總可找到做不好的理由。

3. 熱情耐心是形成他人戰勝艱難險阻決心的動力根據。沒有這一動力根據,不免功虧一簣。

4. 資源支持是他人做好工作的客觀前提。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嘛。

5. 評價標準是他人是否做好工作的評價和控制根據。不知道什麼是好,就不可能有穩定的好。有了好的標準,再向它的達成方向不斷努力,這才是做好工作的努力。

6. 程序方法是他人做好工作的過程根據。什麼事都有其自身的規律,找不到這種規律,不免事與願違,做不好工作,至少是做好工作的效率不高。

成事定理的推理

從管理成事定理中可直接得到兩個具體判斷,即管理成事定理的兩個推理:

1. 管理者的職責,就是為下屬員工創造提供做好工作的條件。要讓他人做好工作,必須為他人創造出做好工作的條件。

2. 管理者對下屬員工的工作失誤要承擔絕大部分責任。被管理者之所以沒有做好工作,是因為管理者沒有把做好工作的條件全面創造出來。

參考文獻